視頻標簽:夢回繁華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夢回繁華》山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語文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夢回繁華》山西省優課
《夢回繁華》教學設計
整體設計思路:
《夢回繁華》是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介紹的是《清明上河圖》這一國寶級畫作。如果將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價值作為學習重點,那就很容易上成歷史課。所以教授此文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習說明文知識點為主的。設計思路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學生自學為主,通過教師的引導,先整體感知文章大意,再將說明文知識點滲透在精讀段落中。 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夢回繁華》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接觸的第一篇說明文,同時又是一篇自讀課。本單元語文能力教學點主要是掌握說明文的特點,學習如何抓住特征將一個事物介紹清楚。所以學習本課的重難點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讀,精讀,把握作者如何抓住特征介紹說明《清明上河圖》,同時引導學生在精讀中了解說明文的知識點。本課的學習,僅是對說明文知識點的初探,也是為后面學習其他說明文篇目做一個鋪墊工作。
2.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接觸過一些說明文,但對說明文的知識點還了解的不夠系統,甚至都是蜻蜓點水。再加上本文是學生在初中階段要學的第一篇說明文,同時又是文藝性說明文,很多知識點相當于重新開始學習,這就加大了教學難度。但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接受新知識,速度應該是比較快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讀感知,了解課文大意,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及其特征。 (2)精讀課文,體會說明事物時如何抓住特征來介紹,學習作者運用空間順序及多種說明方法來介紹說明對象。
(3)體會文藝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2.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默讀、精讀、品讀等方式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
式地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感受古代人民的藝術才華和聰明才智,增強民族自豪感。 (2)培養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歷史使命感。 教學重點:
(1)學會精讀課文,體會說明事物時如何抓住特征來介紹。
(2)了解說明順序中的空間順序,學會辨識說明方法中的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三種說明方法,并體會文藝性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學會精讀課文,體會說明事物時如何抓住特征來介紹。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用一段展示《清明上河圖》的價值和地位的語言,自然引入課題。 (設計意圖:導入部分教師用自己的語言加上背景配樂的《清明上河圖》的動態圖,給學生創設一種情境,為學生學習本文增添了學習興趣。)
二、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學生借助老師所給的閱讀錦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了解大意。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教給學生自讀的方法,要讓學生有意識的學會借助課下注音、詞語解釋、課后閱讀提示、圈點勾畫去了解大意,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三、再讀課文,明確段意
四人小組合作完成游戲“連連看”。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檢測學生初讀感知,了解大意的效果,提煉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節課堂氣氛。)
四、學習文體知識 明確說明文體及說明對象。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主要是在滲透說明文的文體以及說明對象的說明文知識點。讓學生在之前蜻蜓點水的小學知識基礎上,對說明文開始有系統的認識。)
五、精讀課文,欣賞畫作。
思考:在你賞心悅目之后,能否用一個詞形容這段文字帶給你的感受呢?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環節主要想讓學生通過聽讀的方式整體感知畫作內容,訓練其聽讀能力,讓學生對國寶畫作有初步認識。同時也教學生學會自讀課文時要有所側重,并為學生創造一個展示朗讀課文能力的機會。)
六、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四人小組合作,尋找表現“繁華”的具體語句,并做分析。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想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精讀段落是如何緊抓特征而介紹說明畫作的。也是本課難點的突破口。同時四人小組的合作探究,也使學生增強了合作意識,學會分享交流,提高了學習效率。)
七、理清結構,明晰順序。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想讓學生在精讀段中理清作者的寫作順序,從而認識空間順序。)
八、學習微課,辨識方法 1.教師利用微課講解方法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借助微課的教學手段,高效的掌握三種說明方法。同時利用教師自己錄制的微課,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指出說明方法,搶答比賽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檢測學生是否可以辨識說明方法,搶答的環節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學習效果得以展現。不僅如此,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
九、對比閱讀,品味語言
學生再讀課文找出文中語言特點,師生共同總結語言特點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通過對比原文的內容,讓學生體會語言的特點。再通過自讀,品味好處,從而使學生學會借鑒作者的寫作語言。)
十、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是將學生學到的知識進一步梳理,另一方面是讓學生體會古代人民的藝術才華和智慧,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十一、布置作業:
1. 小練筆:請你用今天所學的說明方法及說明順序,為大家介紹一下
你的校園。
2. 假如你是一名小小解說員,請你用今天所學的方法,為你的家人介紹《清明上河圖》。
3. 推薦書目:《<清明上河圖>的故事》、《解讀<清明上河圖>》、《謎一樣的<清明上河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