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驛路梨花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驛路梨花-重慶市兼善中學校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驛路梨花-重慶市兼善中學校
14驛路梨花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略讀全文,把握小說的大意。
2、過程與方法:體味“梨花”的多層含意,明確文章的主旨。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文中樸實的民風,學習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 教學重點:
體味“梨花”的多層含意,明確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
感受文中樸實的民風,學習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 教學方法:
篩選式略讀法,精讀法,合作探究 教學步驟:
導入:欣賞一段音樂《梨花又開放》 欣賞完這段音樂后,大家有什么樣的感受? 學生回答:好聽,好看,梨花美…….
是的,歌聲美,梨花美。不僅如此,歌聲中梨花、紡車、母親、故鄉、永生難忘的情意,還共同演繹了一個美麗而又感人的梨花故事。這里,哀牢山中,梨樹林旁,小茅屋里,又有著一段怎樣美麗動人的故事呢? 走進文本:
一、讀“梨花”,知大意
1、根據這篇小說的情節進行篩選式略讀,完成填空。
明確:(“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瑤族老人——(送米、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繼續照管小茅屋;(解放軍叔叔)——(建造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
2、這是一間怎樣的小茅屋?精讀9——12段描寫小茅屋的語句,體味細節描寫的妙處。 明確:溫馨有愛
3、如此溫馨有愛的小茅屋,它的主人會是誰? 明確:他們都是茅屋的主人
(標準:所有為茅屋做了好事的人都可以是茅屋的主人。) 4、到了小茅屋就像到了自己的家,既然大家做了這么多好事,作者為什么不題為《小茅屋的故事》或其他,而是《驛路梨花》?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梨花”的語句。 二、賞“梨花”,明主旨
思考:請勾畫出描寫“梨花”的語句,體味各自的含義。 (一)花潔(4、6段): (1)此處“梨花”指的是什么?
明確:枝頭綻放的梨花 (2)有何特點?
明確:潔白,美麗,燦爛 (3)為什么如此潔白,美麗?
明確:景為情生,烘托出“我”和老余的心情。(“有家”的欣喜和希望)
(二)人善(24段):
(1)此處“梨花”指的是什么? 明確:一個人 (2)姑娘怎樣?
明確:樂善好施,古道熱腸,溫暖世道 (3)善良的只有“梨花”姑娘嗎? 明確:所有人(體現“處處開”) (三)德馨(27、37段)
(1)后面兩處的“人景相融”就不單只指人和景,更指的是? 明確:一種精神,將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與潔白的梨花融為一體,花美人更美。“處處開”揭示了雷鋒精神不斷發揚光大的旺盛生命力。 小結:驛路梨花處處開,雷鋒精神代代傳。 三、繪“梨花”,揚精神
孩子們,其實我們現在更需要雷鋒精神。也許有的人會認為雷鋒離我們很遙遠,是不是這樣的呢?就讓我們先來看一段報道。 (播放曾鵬助人為樂的報道)
問:視頻中曾鵬師哥助人為樂的精神就是雷鋒精神,雷鋒離我們遠嗎?咱們兼善中學將對他的精神進行嘉獎,但缺少一段頒獎詞,請你為他寫一段頒獎詞,好嗎? 給曾鵬寫一段頒獎詞
總結:雷鋒,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一個曾經響徹大江南北的名字,一個曾經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奮勇向前的名字,一個不知讓多少人聽到
后潸然淚下的名字,他是助人為樂精神的化身,他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