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驛路梨花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驛路梨花》-福建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驛路梨花-福建省大田鴻圖中學
人教版2016年部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 14.《驛路梨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彭荊風
授課時間:2017年6月8日 授課班級:七年(1)班
教學目標:
1.略讀課文,理清文章的順序,體會構(gòu)思巧妙,設置懸念、誤會使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的寫法。
2.細讀課文,理解、分析“梨花”在文中的象征含義及作用,理解用“驛路梨花”做標題的妙處。
3.學會感恩,學習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 教學重難點:
深入文本,學會用略讀的閱讀方法,理清文章的順序,體會構(gòu)思巧妙,設置懸念、誤會使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的寫法。分析“梨花”在文中的象征含義及作用,理解用“驛路梨花”做標題的妙處。 教學過程:
一、溫習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用略讀的閱讀方法學習了課文,初步感受到了作家彭荊風那盛開在驛路邊的梨花帶給我們的“美與生命”呢?今天,我們將再次跟隨作者的步伐去聆聽這個美麗的故事,去感受這份美好與溫暖! 二、細讀課文,尋找“主人”
請同學們用略讀的閱讀方法,思考“誰是小茅屋的主人”,在文中圈點勾畫。 小組交流討論。
預設:從學生的匯報中引出“大家就是小茅屋的主人”,體會構(gòu)思巧妙,設置懸念、誤會使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的寫法,理清文章的順序。
展示匯報,學生圈畫、朗讀、品味,教師適時補充、板書。強調(diào)認真傾聽,做筆記。
2017年福建省“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教學設計
2
1.第一次誤會在哪些段落,我們產(chǎn)生了什么誤會?
預設:我們認為瑤族老人是主人,他說不是。(課件出示:誤會一) 追問:為什么我們會產(chǎn)生誤會,會認為瑤族老人是主人? 2.小茅屋究竟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
品析預設:齊讀第8段。我和老余趕山路,正擔心要在“這深山中露宿”時,巧遇”出現(xiàn)在梨樹林邊”“一座草頂、竹篾、泥墻的小屋”。可屋內(nèi)沒有人,沒有燈,“我們”發(fā)生了疑問: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因此第一個懸念也就產(chǎn)生了。(課件出示:懸念一) 追問:這個小茅屋是有人居住的嗎?課文如何描寫屋內(nèi)的環(huán)境? 分組朗讀,品析9-12段。抓住“請進”、“厚厚”、“裝滿”、“粗大”等描寫引導學生體會小茅屋主人的細心、周到。
3.我和老余為什么都認為眼前的這個瑤族老人就是小茅屋的主人?
齊讀,品析13段。 引導學生體會“提”、“扛”兩處細節(jié)。 追問:我和老余見到老人時,有什么表現(xiàn)?瑤族老人又是什么反應呢?從哪里看出來? 男女分角色朗讀,品析14段。引導學生從“同時抓住”、“搶著說”、“瞪得”、“笑道”等細節(jié),體會人物形象。
4.原來瑤族老人也不說主人,是過路人。此刻,誤會是消除了,但是卻留下了第二個懸念,到底誰是小茅屋的主人呢?(課件出示:懸念二)又產(chǎn)生了什么誤會? 預設:我們認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課件出示:誤會二) 追問:課文是怎么描寫的?
分角色朗讀,品析:30-32段。引導學生從“立即”、“深深”、“大禮”,“蹦開”、“哈哈大笑”等細節(jié),體會人物形象。
5.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個誤會? 齊讀24段老人的話。
追問:一個小姑娘都要用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幫助過路人,瑤族老人,我和“老余”又是怎么做的呢?
品讀:26.28段。
過渡:不知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我和老余、瑤族老人的身份發(fā)生了變化,原來我們是受幫助的人,現(xiàn)在轉(zhuǎn)化成了幫助別人的人了。
6.是啊,第二次誤會解除了,可新的問題又來了,解放軍叔叔為什么蓋房子呢?又產(chǎn)生了新的懸念。
預設:為了方便路人。(課件出示:懸念三)齊讀33段的句子。 追問:解放軍叔叔去執(zhí)行人物,小茅屋又是由誰來照料?齊讀33段的句子。 梨花姑娘嫁人后,小茅屋又是由誰來照料?齊讀36段。 7.小結(jié)。
從“三設懸念、兩次誤會”中明白小茅屋的主人是大家,引導學生體會是一種愛的傳遞,愛的傳承。(板書:懸念、誤會) 8.理清順序。
引導學生梳理整篇文章的思路,明白本文的寫作順序,強調(diào)寫作借鑒。(板書:倒敘、插敘)
3
三、品讀課文,體味“梨花”
1.都說“題好一半文”,標題好不好直接影響作品的質(zhì)量,本課的標題“驛路梨花”有什么妙處?
2.課文圍繞“梨花”出現(xiàn)了幾次?有什么含義?
3.再次略讀課文,找出描寫梨花的句子,大聲朗讀。 4.同桌交流。 5.分析5寫梨花。
6.標題“驛路梨花”有什么妙處?
預設:題目一語雙關,字面上指驛路上的梨花,實指梨花其人,梨花精神,即雷鋒精神,這里用了象征的手法。
四、拓展延伸,洗滌心靈
1.引用德國詩人歌德的話,結(jié)合寫作背景分析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讓學生闡述“驛路梨花處處開”的事例。 2.生匯報。
3.齊讀最后一段。
五、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1.戴月之下,驛路之上,深山密林之中,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帶給我們的這份“美與生命”,梨花不只是自然界的梨花,茅屋也不僅是茅屋,不管歲月怎樣流轉(zhuǎn),時代怎樣變遷,我們都相信:驛路梨花處處開,雷鋒精神代代傳。讓我們都化成那清香四溢的一瓣梨花,讓美麗的“梨花”開遍神州大地!(板書:簡筆畫梨花,內(nèi)容在花瓣內(nèi)) 2.最后,讓我懷著這份美好與溫暖,齊讀最后一段! 3.作業(yè)布置:
(1)用《原來如此》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用倒敘或插敘,設置懸念,使文章吸引讀者。寫在隨筆錄上,作為本周的小練筆。
(2)推薦閱讀:彭荊風的短篇小說精選《驛路梨花》。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