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功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十一章第一節 功-寧 夏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十一章第一節 功-寧 夏
人教版物理第十一章第1節
《功》
整體設計說明
本課由大量學生錄制實例建立模型,把室外開放式學習和室內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并通過自學引出功的概念,讓學生知道只有在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且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了距離時,該力才對物體做了功。即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并了解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教材分析
各種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間的轉化都與功緊密相連,而且功的計算能夠為能量的定量表達即能量的轉化提供分析的基礎,可見該節內容的重要性。 教法建議
本課有兩個內容:知道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并能在實際應用中判別三種不做功的情況,能正確計算力對物體做的功。很多學生對于功的計算只關注力和距離,而忽略了物體移動距離是否沿力的方向,這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教師引導學社根據提水桶上樓和拉物體上斜面的事例進行分析,歸納,提煉出一種模型,即物體在受到力時,且使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一段距離,力才對物體做了功,讓學生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的因素。再利用兩個同學提水上樓感受做功的多少與作用在物體上力的大小及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的距離都有關。在得出功的計算公式之后,再讓學生體驗學,F有的器材,如鉛球、啞鈴、籃球、足球、木塊、轉滿水的瓶子、木塊等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測量計算并體驗的說少。這樣的探究過程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學生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在建立模型的基礎上建立功的概念,使思路清晰起來,并逐步培養學生總結規律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對受力分析、力的測量、判斷物體的移動距離及其測量方法已經了解,但往往對兩者方向的一致性要求并不清楚;常導致功的計算產生錯誤,本課通過對大量生活實例的歸納,及實驗測量,讓學生在充分的體驗中學習功,將有利于學生對功的理解。 學法引導
放手讓學生通過對生活中的大量事實認真觀察,同時深入思考,然后小組同學之間動手做實驗,相互討論交流,歸納總結。這樣,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也鍛煉了動手能力、溝通能力,自然也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能判別三種不做功的情況。 (2)掌握功的計算公式及其單位。 2.過程和方法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能力。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及語言表達能力,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踐操作,使同學們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熱愛科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功的公式進行計算是本節課的重點。 難點:判斷物體是否做功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 實驗器材
學生器材:每組一套共8組:彈簧測力計8個、刻度尺8個、足球一個、籃球一個、裝滿水的
2/ 3
礦泉水瓶兩個、木塊6個。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功》了。功都有什么意思?我們來看一段視頻。(看視頻) 二、新課教學 1.功的定義
物理學中的功與力有關,我們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
木板受到幾個力的作用?用力拉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車,小車前進,則小車受到幾個力的作用?哪個力的作用對小車有了“成效”?有了“貢獻”呢? 請同學閱讀教材P62的內容,完成自學部分1 2.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如果有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顯示出了(),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 )。
找出力學中所說的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一個是_______________;另一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介紹)功的定義來源于早期的工業革命,當時的設計師想找到一種比較蒸汽機效益的辦法,在實踐中人們就逐漸的公認用機器舉起重物的質量與舉起重物的高度之積來量度機器的輸出并稱之為功。
學生一起與老師整理板書和筆記。 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學以致用
老師錄了幾個場景,同學們觀看以下場景中有哪些有力對物體做功了那些沒有做功為什么? 場景一:小蝶同學拉著車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 場景二:小娟同學把籃球從地面舉過頭頂。 場景三:小華同學費了很大的力車沒有推動。
場景四:小林同學提了一桶水,在水平的地面上轉了5圈。
場景五:走球離開腳后還能繼續向前跑一段距離。
發現場景一二做功了,場景三、四、五沒做功。找出場景一二做功的共同點,并解釋場景三、四、五沒做功的原因。 小華 S=0 踢足球F=0 小林 F⊥S
(小組活動1):(以小組為單位) 探討設計:推薦一位同學做一個做功或者不做功的動作,另選一名同學解釋做功或者不做功的理由。 如:“拾起”“托著”“水平移動”“舉起”“停滯”這五個動作中,哪些動作對物體做了功!為什么?
老師巡回指導后學生展示小組成果。
3/ 3
4.功的計算
功有大小同學們對物體做的功可以測量和計算嗎? 看微視頻
小華和小林誰做的功多?功與F有關。
小林同學把同一桶水提到2樓做功多還是提到3樓做功多?功與S有關。 (自學部分3)
自學教材P63-64——“功的計算” 功的單位是,簡稱,符號; 1.力學中功的大小等于;
用公式表示 其中W表示單位符號
F表示單位符號 S表示單位符號 1J表示
=_____N·m(手機展示學生的自學并板書) 觀看物理大師(鞏固) (活小組動2):實戰演練:(小組完成實驗,并把表格填寫完整)
對你們身邊的某個物體做一個做功的動作測量并計算出你對它所做的功,計入下表。
老師巡回指導后學生展示小組成果。 課堂小結
請同學們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整理這節課的內容。 板書設計
功
一功的定義
如果有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顯示出了成效,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二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三 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①S=0 ②F=0 ③ F⊥S 四功的計算 W=Fs 教后反思
這節課學生基本上能在老師的引導上掌握知識,但是學生的語言表示能力還有待鍛煉,在小組活動的分工上老師還需要引導和鍛煉。在后續的《功率》、《動能和勢能》和《機械效率》教學上,學生能很容易的提煉出這節課的能容,并能把功和功率;功和能的關系區分和聯系起來,并容易理解機械效率的概念。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專家們指正,謝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