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活中的透鏡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五章第二節《生活中的透鏡》教學-內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五章第二節《生活中的透鏡》教學-內蒙古 - 包頭
5.2《生活中透鏡》
教學目標:
1.通過日常生活中對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了解,描述凸透鏡在三種儀器上所成像的特點;
2.通過制作簡易模型照相機的過程,初步了解照相機的成像原理;
3.通過觀看投影片,了解投影儀的成像原理,能簡單描述凸透鏡成實像的主要特征; 4.通過觀察教師演示放大鏡成像實驗,對照平面鏡成虛像的情況,能描述凸透鏡成虛像時的主要特征;
5.養成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現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 教學難點
凸透鏡成虛像時的成像情景分析。 學法指導
預習法、實驗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半透明薄膜、放大鏡若干,自制投影儀,寫有“箭頭”的玻璃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引入新課 用拍立得給學生拍照片,將照片貼到黑板上。
設問:照相機是怎樣成像的?我們又是怎樣“跑到”照片上去的呢?這節課就一起來探究生活中的透鏡。 觀察照片
二、推進新課 (一)照相機 (一)照相機 1探究實驗:.
照相機問世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如今它已經成為生活中我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們交流表達的重要途徑。同學們想不想了解它的成像原理?通過一個實驗來研究它的成像特點。
實驗器材:放大鏡和半透明的紙
實驗步驟:用放大鏡正對著正在發光的物體,例如吊燈,然后,將半透明的紙,逐漸靠近放大鏡,直到可以在半透明的紙上,看到吊燈的像。
這就是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所以它的成像特點: 總結: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像。 2.觀察照相機成像原理圖。
概念:物距和像距
回答:(1)像是縮小還是放大?像是正立還是倒立?
了解照相機的結構及作用,小組合作實驗,初步感知照相機的成像,交流看到的像的特點。
(2)像距與物距哪個大?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同側還是兩側? 交流總結:
(1)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兩側。 反饋訓練1:
如圖,小男孩拿一個直徑比較大的放大鏡,伸直手臂觀察窗外遠處的物體,可以看到物體的像。小男孩觀察到的是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縮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 D.倒立縮小的像
(二)投影儀 1.演示實驗:
將投影片插到投影儀上,觀察墻上是否會出現像?
用手電筒,照亮投影片,再來觀察天花板出現的像,以及出現了的像的特點。
總結: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對照實驗器材,認識投影儀的主要構造及作用。
不用平面鏡時,像呈在天花板上,用了平面鏡,像呈在前面的屏幕上。
要將使像正立,物體要倒插到投影儀
回答:(1)像是縮小還是放大?像是正立還是倒立? (2)像距與物距哪個大?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同側還是兩側? 交流總結:
學生通過演示實驗感知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
分茶,投影儀了解其構造及作用。 觀察體會,平面鏡的作用。
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兩側。 反饋訓練2:
放映幻燈片時,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燈片上景物的 A.正立放大的虛像 B.正立放大的實像 C.倒立放大的虛像 D.倒立放大的實像
(三)放大鏡 探究實驗:
用放大鏡來觀察書上的字,回答:像是縮小還是放大?像是正立還是倒立?像和物位于透鏡的兩側還是同側? 總結: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反饋訓練3:
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葉脈看起來比較大,這是露珠產生了______鏡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_____像,這是由于光的______射現象的結果。 對比學習:
同是一塊凸透鏡,為何成像特點不同?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三者的物體到透鏡距離分別是怎樣的? 實驗探究感覺凸透鏡成放大的虛像,
(四)實像與虛像
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成的像,有的能用光屏承接,有的不能,這是為什么呢? 歸納總結:
1.實像:實際光線會形成的,能呈現在光屏上的。
2.虛像:由反射光線,我覺得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現在光屏上的。 反饋訓練4:
光的折射形成的都是虛像,對的嗎?
思考總結
三、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梳理本節知識要點 四、當堂檢測 做導學案上練習,教師講評。 完成當堂檢測習題 五、布置作業 練習冊 課后完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