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功率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九年級第十八章第二節《電功率》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九年級第十八章第二節《電功率》
《電功率》教學設計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
一、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以建構主義理論和心理認知學理論為依據,重視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培養,以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和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為目標。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電功率》是義務教育九年級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電功率是電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聯系著電壓、電流和電阻,又和電功、電熱、電能有關系。電功率是反映用電器工作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所以電功率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過力學功率、電功等相關的知識,有類比、比值定義的方法和有控制變量的思想,有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但是學生容易混淆用電器消耗電能多少和快慢兩個概念,認為做功多就是做功快,常把千瓦時當成電功率的單位,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忽略用電器的電壓和電功率存在一一對應關系。 3.教學方式、手段和策略
(1)教材是按照電功率概念、千瓦時的來歷、額定電壓額定功率、電功率的測量的四部分內容呈現的。在考慮學生認知邏輯和學科邏輯的基礎上,我做了如下調整,即:電功率、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兩部分知識。我將單位的認識、電功率的測量放到了電功率的應用中,因為建立了電功率的知識之后,馬上讓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包括對單位的認識和對電功率的測量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和學科邏輯的。在測量出一個燈泡有多個電功率的情境下去理解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既幫助學生理解了額定電壓的意義還對電功率公式進行了應用。
(2)本節課的設計始終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通過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和有效的設問引導,讓學生親歷物理知識的構建過程;教師采用了啟發法、講授法、演示實驗法、探究法等教法和以任務為引導的驅動法、遷移法等學法,使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學習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3)教學中兩處安排演示實驗:首先,通過實驗幫助學生直接感知不同的用電器做功快慢是不同,用功率的知識遷移到電功率概念的建立,并利用多個事例不斷強化對電功率概念的理解。然后,利用觀察測量電功率的實驗和計算電功率,直接感受到同一個用電器有多個電功率,在對實驗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知道電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單位
⑵理解電功率的公式t
W
P,P=UI,進行簡單的計算,能簡單設計出測電功率的方法
⑶理解和區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體驗電能表表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系,提高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⑵通過實驗觀察、實驗數據和實例的分析、與同學辨析的過程,進一步掌握物理研究問題的方
法,不僅做到“學會”更做到“會學”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物理就在我們生活中
有節約用電的意識和習慣 4.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電功率的建立,認識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 難點: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1.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家庭電路示教板、數字電能表、240W的燈泡一個、電吹風機一個、插座一個、干電池4節、直流電流表、電壓表、導線若干、滑動變阻器、開關、“2.5V 0.3A”小燈泡一個,教學課件學案等
【學生準備】查寫家用電器銘牌;復習有關機械功率的內容 2.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 入 課 題
【演示實驗1】分別把一只250 W的燈泡和1600W的電吹風機接在電路中,觀察電能表鋁盤轉動的快慢和數字電能表示數 請同學認真觀察兩個用電器在工作時電能表鋁盤的轉動情況和數字電能表顯示的數據
【提問】顯示的數據不同說明了什么?轉盤轉速不同說明了什么?
剛才的實驗說明了電流做功不但有多少之分還有快慢之分。用電器做功快慢反應了一個用電器的工作能力,所以我們研究電流做功的快慢很有必要。用什么物理量來描述電流做功的快慢呢?
引導學生回憶力學中用功率表示機械做功快慢,從而引出課題
觀察
思考
討論得出:數字電能表的數據反映了消耗的電能多少,電能表鋁盤轉動的快慢不同,表示用電器消耗電能 傾聽
回憶舊知識、與新知識間形成聯系
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實驗創造課堂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學生直接感受到用電器不但消耗電能多少不同,消耗電能快慢也有不同
明確研究電功率的物理
意義
學會用知識的遷移來學習新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新
課
一、電功率
引導學生用功率知識建立電功率的概念 1.電功率的意義: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或所消耗的電能)。 3.定義公式:tWP 4.單位:國際 瓦 常用單位:千瓦
【提問】用電器的電功率跟哪些因素有關? 能否用已有的知識推導驗證自己的猜想 有了電功率的知識后你們能解決哪些實際問題?
利用功率知識回答電功率的定義、公式、單位及單位換算 傾聽 思考 傾聽
猜想:電功率跟電壓和電流有關
思考
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構建新知識
不直接給知識,而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思維探究的過程后獲取知識
呈上啟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 課
5.電功率知識的簡單應用 (1)測量電功率的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測量電功率的兩種方法 (2)電功率的簡單計算 請學生利用實驗中得出的數據計算出燈泡和吹風機的電功率 教師巡視
投影儀展示兩位學生計算電功率的過程 請指出書寫好的地方和需要修改之處
6.辨析電功和電功率
【提問】(1)燈泡的電功率240W和電吹風機的功是1560W的物理意義是什么?(2)燈泡和電吹風機工作時哪個做功快?(3)哪個做功多?
7.了解家用電器的電功率 展示學生課前調查的用電器銘牌 【提問】電功率超過500W的電器有什么共性?
小結:不同的用電器電功率基本不同 制熱制冷的電器功率比較大一些
思考: (1)會測量某個用電器的電功率
(2)會計算用電器的電功率
書寫計算燈泡和吹風機電功率的過程 觀察 評價書寫過程并糾正
回答 思考 回答
觀看各個用電器的電功率
思考、回答
加深對電功率概念的理
解承上啟下
激發學生用新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加深對電功率概念的理解,為后面的實驗做鋪墊 講練結合,及時鞏固 關注物理量的單位統一,
規范書寫過程
生生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加深對電功率意義的理解
明確電功和電功的區別與聯系
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
體現“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幫助學生快速了解電器的大致功率 培養總結概括能力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 課
二、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
展示各種用電器的銘牌 出示一個小燈泡的銘牌 【提問】以你們的經驗和知識,你們是如何理解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 根據學生的猜想師生一起設計實驗電路圖
【演示實驗2】將小燈泡的電壓分別在等于額定電壓、低于額定電壓和大于額定電壓下工作
將實驗器材粘在黑板上連接,并用投影儀將電壓表和電流表
1.額定電壓:用電器正常工作下的電壓 2.額定功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出示電吹風機銘牌
提問:1600W和剛才我們測出了電吹風機的功率1650W分別是電吹風機的什么功率?
傾聽
回答:兩種認識
1) 最大電壓和最大功率 2) 正常工作的電壓和功率 觀察
記錄電壓值和電流值并計算每次的電功率,觀察燈泡的亮度 聆聽
思考并回答
環節情境設置
教育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現象
形成認識沖突,激發學生
的學習欲望
培養實驗設計能力
及時驗證學生的猜想,體
驗到了研究問題的方法 利用實驗讓學生形象感知到電壓變化導致實際
電功率的變化
增加可見度
突破理解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的難點
鞏固對額定電壓、額定功率、實際電壓和實際功率的認識
課堂總結
1.電功和電功率的區別與聯系(通過一個表格帶領學生一起回顧)
分類
電功 電功率 物理意義 定義 單位 公式
聯系
2.通過學習本節課的知識,你將以后在家將怎么節約用電?
回顧總結 思考回答
對比學習,梳理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做到學以致用,并養成節能的意識和行為。
作業 1.請調查家中和學校隨意浪費電能的現象 2.百度中國效能標識圖標的物理意義
調查、百度 關注生活中的物理,培養社會責任感
五、教學反思
整節課以問題為主線,在教師的引導下步步推進,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整節課是以學生為中心,用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知識的學習,老師沒有進行灌輸,新知識和方法的掌握都是在學生經歷同化順應的過程進行自主構建的。整節課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課堂氛圍輕松融洽,大部分學生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和方法,教學目標基本達成。警惕
本節課的教學創新有如下4點: 1. 教學創新點
(1)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主構建知識,重視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2)實驗現象直觀可見度高 (3)充分發揮實驗的物理營養
演示實驗1不但起到了引入課題的作用,還為思考測量電功率的方法上做了鋪墊,還為計算電功率提供了數據,最后還運用了實驗算出的數據辨析了電功和電功率。
(4)充分滲透“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 ”的理念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入課題,到最后以學生思考如何節約電、調查浪費電的現象和查閱中國效能標識的問題結束本節課。
2. 不足
教學是一門遺憾藝術,每節課總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個別生沒照顧到,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充分展示學生的一些思維過程,有些地方的語言不夠精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