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平行線的性質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三節《平行線的性質》河南省 - 鄭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題】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二章 第三節
《平行線的性質》教學設計
【所需課時】第1課時 【課標要求】
課標要求:掌握平行線的性質定理,了解平行線性質定理的證明
課標分析: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狀況、認知特點,此部分內容側重于合情推理,即憑借經驗和直覺,通過歸納類比等推斷圖形的某些性質,同時滲透演繹推理的有關思想。
【教材及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平行線的性質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基礎知識,是證明角相等,研究角相等,研究角的關系的重要依據,是研究幾何圖形位置關系與數量關系的基礎,是平面幾何的一個重要內容和學習的邏輯推理的素材。為今后學習三角形,四邊形,平移等知識的基礎。
學情分析: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學生在小學就已經直觀認識了角、平行與垂直,對其性質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本章前面幾節課中,在學習判定直線平行的條件的同時,自然引入了“三線八角”,認識了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這些知識儲備為學生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技能基礎。
【學習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學習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的能力.
2. 經歷探索平行線性質的過程,掌握平行線的性質,并能解決一些問題. 【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經歷探索平行線性質的過程,掌握平行線的三條性質。 難點:區分性質和判定以及靈活運用它們解決問題。
【教學方式與方法】多媒體幾何畫板演示、小組合作探索交流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遵循“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和“學習對生活有用的數學”的思想,在設計上綜合考慮學生的年齡狀況,為學生提供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豐富的數學活動平臺,在探索、發現、確認、證明圖形性質的過程中,盡可能借助幾何直觀,把復雜的問題變得簡明、形象、,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培養學習的能力。
【教學資源】幾何畫板、教材圖表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2.3.1《平行線的性質1》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探索并掌握平行線的性質,并能進行簡單的推理。 2、通過分析推導,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幫教,進而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重點:平行線的性質及簡單應用 三、難點: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正確區分 四、知識回顧
1、如何判斷兩直線平行?你有什么方法? (1)、 (2)、 (3)、 2、如圖
(1)∵∠1=∠5 (已知)
∴a∥b( ) (2)∵∠4=∠ (已知)
∴a∥b(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 (3)∵∠4+∠ =1800 (已知) ∴a∥b( ) 五、情境引入、探究新知
(一)活動探究一、平行線的性質1
(1)如圖,直線a∥b,直線a,b被直線c所截,請想辦法比較同位角∠1和∠2的大小關系。
學生活動:
從給定的同位角出發,開始動手驗證引入中的猜測。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進行驗證。 (2)請找出圖中其他的同位角,它們的大小又有什么關系呢?
在給定圖形的基礎上,驗證的范圍不斷擴大,看一看其他組同位角是不是也相等。 (3)請用三角板任意畫一組平行線并且被第三條線所截,找出所有的同位角,看看你畫的這幅圖里面這些同位角又有怎樣的大小關系?
在備用的紙上畫,同樣測量各組同位角的度數,檢驗剛才的猜想是否具有一般性。 教師活動:利用幾何畫板進行直觀驗證,檢驗學生得出的結果的一般性。
通過以上活動,我們可以知道:
結論:平行線性質1: 。 幾何語言:∵ a∥b ∴∠1=∠2
(二)活動探究二、平行線的性質2
學生活動:請想辦法說明“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和“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是否正確?
有了剛才探索一的經驗,對于內錯角、同旁內角之間的關系,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擇探究方法,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與同位角進行比較,用推理的方法得到有關結論。
已知a∥b,圖中有幾對內錯角?它們的大小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結論:平行線性質2: 。 幾何語言: ∵ a∥b ∴ ∠3=∠6(或∠4=∠5) (三) 活動探究三、平行線的性質3
結論:平行線性質3: 。
六、 師生互動,典例示范
例1: 如圖,已知直線a∥b,∠1 = 50, 求∠2的
度數.
b
變式2:已知∠3 =∠4,∠1=47°,求∠2的度數?
a∥b
a∥b
a
c
1
2
3
4
d c 3 2
4
1
例2:小青不小心把家里的梯形玻璃塊打碎了,還剩下梯 形上底的一部分(如圖)。要訂造一塊新的玻璃,已經 量得 ,你想一想,梯形另外兩
個角各是多少度?
A
練習1.如圖,直線a∥b, ∠1=54°,∠2, ∠3, ∠4 各是多少度?
已知 ∠ADE=60 ° ∠B=60 °∠AED=40°
3
4
b
a
B
(1)求證DE∥BC A (2) ∠C的度數
D
E
B C
練習2.如圖,在汶川大地震當中,一輛抗震救災拖拉機經過一條公路兩次拐彎后,和原來的方向相同,也就是拐彎前后的兩條路互相平行.第一次拐的角∠B等于142° ,第二次拐的角∠C是多少度?為什么? 八、 課堂小結
師生交流,共同總結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1.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在本節課的學習中,你還存在哪些疑問?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思考引導學生回顧整節課的學習歷程,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沉淀、吸收的過程。讓學生暢談自己學習的體會,通過教師為學生提供的交流互動的平臺,使學生傾聽別人的想法、意見,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
九、 作業:
板書設計
【 平行線的性質(1)
(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教學反思】
本節課研究的內容是平行線的性質,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判定直線平行的條件之后來進行學習的。因此,在引入環節,就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從復習判定直線平行的條件入手,進而引導學生進行平行線性質的探究。21教育網
本節課著重突出了平行線性質的探究過程。通過學生自主測量,猜想、驗證,讓學生在充分活動的基礎上,自己發現,并用自己的語言來歸納,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在教學中,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了教學活動,充分挖掘知識內涵,引導學生體會平行線性質與兩直線平行的條件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使學生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密切聯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