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平行線的性質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數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5.3《平行線的性質》河北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數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5.3 平行線的性質-河北省
平行線的性質》教學設計 保定市滿城區燕南中學 張曉輝
課題 平行線的性質 課型 新授課
教
材
分
析
1、平行線的性質是證明角相等、研究角的關系的重要依據,是研究幾何圖形位置關系與數量關系的基礎,是平面幾何的一個重要內容和學習簡單的邏輯推理的素材。它不但為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提供了轉化的方法,而且也是今后學習三角形、四邊形、平移等知識的基礎。
2、教科書由平行線的判定引入對平行線性質的研究,既滲透了圖形的判定和性
質之間的互逆關系,又體現了知識的連貫性。平行線的三條性質都是需要證明的,
但是為了與學生思維發展水平相適應,性質1是通過操作確認的方式得出的,在性
質的基礎上經過進一步推理,得到性質2和性質3,這一過程體現了由實驗幾何到論證幾何的過渡,滲透了簡單推理,體現了數學在培養良好思維品質方面的價值。
因此,無論在知識技能上,還是在學生能力的培養及感情教育等方面,這節課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
學 目 標 知識技能
經歷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推理
能力和有條理表達的能力。
數學思考 經歷探索平行線性質的過程,掌握平行線的性質,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解決問題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變靜為動,融聲、形、色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
動、形象、直觀的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情感態度
在自己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對平行線的性質的討
論,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從中獲益。
重點 得到平行線性質的過程
難點 性質2和性質3的推理過程的邏輯表述。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歸納總結。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活動1:復習舊知,引出新課 如圖所示: 1、∠3 = ∠B,則___∥___; 2、∠2+∠A=180,則__∥___; 3、∠1= ∠4,則___∥___。
圖1
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學生代表回答,答案不完整學生再補充。 教師點評。 通過復習平行線判定,讓學生回顧上節課內容,為后面類比研究
平行線判定的過程來構
建平行線性質的研究過程做好鋪墊。
活動2:動手操作,歸納性質
問題: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截得的同位角會具有怎樣的數量關系?
87654
3
21
c
b
a
圖
2
追問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圖2)所形成的8個角中,那些是同位角?猜想在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的條件下,同位角有什么關系。你能驗證你的猜想嗎?
追問2:你能與同學交流一下驗證方法嗎?
追問3:如果改變截線的位置,你發現的結論還成立嗎?
追問4:你能用語言表述你發現的結論嗎?
追問5:你能用符號語言表述嗎?
學生首先對結論進行猜想,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獨立探究,學生代表演示,說明。
學生自己畫出圖形進行猜想
師:關注學生準確標記角,準確找出同位角,能否使用工具比較角的大小
學生展示:1、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度數進行驗證2、疊合法,通過剪紙,拼圖進行比較。
教師指正:操作或表達不規范的地方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制定方案,進行展示1、度量法2、疊合法
學生口頭表述,教師板書。
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學生表述:如圖2 如果a∥b,那么∠1=∠5 教師板書。
通過動手測量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培養學生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能力。
讓學生充分經歷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驗證猜想的探究過程,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將圖形語言轉化成文字語言、文字語言轉化成符號語言的歸納能力和表達能力,為下一步推理性質2、性質3,及今后學習推理打下基礎。
活動3:應用轉化,推出性質
問題:類比平行線判定的推導過程,你能利用性質1,推出“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之間的關系嗎?”
追問1:你能用性質1和其他相關知識說明理由嗎?
追問2:你能寫出推理過程嗎?
學生回答,再由同學補充。老師糾正。
學生代表板演,根據板演情況,師生共同修改或補充。在此更多關注推理過程是否符合
在教師引導下逐步構建研究思路,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思考,從“說理”向“簡單推理”過渡。
追問3:類比性質1,你能用文字語言表達上述結論嗎?
追問4:你能用符號語言表達性質2嗎?
問題:在兩條直線平行的條件下,我們研究了同位角和內錯角,那么同旁內角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你能由性質1推出同旁內角之間的關系嗎?
邏輯,不過多強調格式,多給學生鼓勵。
教師引導, 學生歸納。 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如圖2,如果a∥b,那么∠3=∠5。
學生獨立完成推理過程,學生代表使用實物投影進行展示和說明。 師生歸納:
性質3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符號語言:如圖2,
如果a∥b,那么∠4+∠5=180º
逐步培養學生的推 理能力,注意過程完整性,使學生初步養成言之有據的推理習慣,從而能進行簡單的推理。
培養學生言之有理、落筆有據的推理習慣,還要注意過程的簡潔性,從而能進行簡單的推理。
活動4 鞏固新知,深化理解 例1、 如圖,平行線AB,CD被直線AE所截.
(1)從∠1=110º.可以知道∠2是多少度嗎?為什么?
(2)從∠1=110º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嗎?為什么?
(3)從∠1=110º可以知道∠4是多少度嗎?為什么?
E
D
C
BA1
23
4
例2 、如圖,是一塊梯形鐵片的殘余部分,量得∠A=100º,∠B=115º,梯形的另外兩個角分別是多少度?
學生獨立思考,口述過程。
教師組織學生互相補充。
學生先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得出思路,學生代表分享思路。
學生板演過程。
例1和例2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鞏固平行線的性質,以及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之間的相互轉化。
通過這兩個例題檢測學生對平行線性質的掌握情況。
例2是通過具體問題,使學生更進一步理解和認識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區別和聯系。進一步認識角與角之間的關系,進一步鍛煉學生幾何證明題的邏輯推
教師組織學生互相補充,并演示準確形式。
理能力。 活動5:歸納小結
下面我們通過以下問題對本節課小結
(1)平行線的性質是什 么?
(2)你能用自己的語言
敘述研究平行線性質的過程嗎? (3)在推理論證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并請學生回答問題讓學生自己說出,師再補充、歸納。
通過小結,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所學內容,掌握本節課的核心-----平行線的性質,引導學生回顧探究平行線性質的過程,體會研究幾何問題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觀察能力、發現問題能力、歸納能力、探索新知能力。
活動6:布置作業
教科書 習題5.3 第2、4、6題
學生獨立完成。
通過作業,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進行適當調整,并對學有困難的學生給與指導。 活動7:目標檢測 1、如圖,a∥b,∠1=54º,∠2、∠3、∠4各是多少度?
2、如圖,填空:
(1)∵ED//AC(已知),
∴ ∠1=∠C( )
學生口答
學生搶答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平行線性質的掌握
本題利用較復雜的圖形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以及從不同角度應用性質的能力
(2)∵AB//DF(已知)
∴∠3=____( ) (3)∵AC//ED(已知) ∴ ∠___=∠____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
板書設計:
平行線性質
性質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符號語言:如果a∥b,那么∠1=∠5
性質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符號語言:如果a∥b,那么∠3=∠5。
性質3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符號語言:如果a∥b,那么∠4+∠5=180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