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流動的組織,血液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章第一節《流動的組織-血液》山東省 - 青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教學方案
授課人:楊慧 課型:新授 課時:1課時上課地點:膠州市第六中學 時間:2017年3月8日 教學目標
1、描述血液的組成成分和主要功能。
2、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 3、嘗試解讀血常規化驗的主要數據。 4、體驗血液對生命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血液的組成成分和主要功能 (二)教學難點
在光學顯微鏡下區分三種血細胞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知識容量較大,教師根據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處理。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問題驅動為一條主線,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釋疑點撥、學以致用等“七環節”為教學策略,以“六步”探究式診斷卡為抓手,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多媒體課件、視頻、動畫來突破重點和難點。教學流程設計:創設情景,設疑啟思→問題引領自主思考→實驗、視頻增強感性認知→疑難問題,合作釋疑→展示交流,點撥釋疑→歸納梳理,學以致用。同時滲透“無償獻血,奉獻愛心”的情感教育,培養學生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現象與生理功能之間相聯系等生物觀點,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疑問與困惑,用科學的生物知識指導學生健康生活成長。教學流程環環相扣,抽絲剝繭式探“血液”之奧秘,以達成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 教學準備 (一)教師
多媒體課件、視頻、加入抗凝劑的羊血、人血的永久涂片、顯微鏡、紅色氣球、血液常規化驗單。 (二)學生
預習教材和診斷卡上的相關知識,帶著疑問進課堂,師生、生生思維碰撞;復習顯微鏡的使用。 教學過程 預習感知
生:課前利用探究式診斷卡預習教材,發現疑惑。 師:課前批閱,發現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整體感知教材關鍵知識點,明確自身需要學什么?想什么?議什么?教師明確教什么?怎么教?從而使課堂探究有的放矢。 探究新知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圖中這位可愛、堅強,令人心疼的小朋友正在通過什么方式維持生命呢? 生:輸血
師:輸血為什么能維持一些病人的生命,點燃生命之光呢?
本節課我們就來一起探究血液的秘密。
設計意圖: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實例,深刻認識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激發學生探究其奧秘的興趣。
青島市公開課 青島市初中生物學科教學改革實驗基地
膠州市初中生物楊慧名師工作室
2
探究之旅一:血液的組成 (一)【演示探究】血液的分層現象
師:請閱讀課本51頁資料分析①,四人一組合作,認真觀察探究 1、猜一猜
(1)試管中的這種現象是怎樣出來的嗎? (2)為何要在試管中先加入抗凝劑? 2、看一看:
(1)有什么現象? 分幾層? (2)各呈什么顏色?
(3)各部分的容積比例大致是多少? 3、想一想:
(1)為什么會分層?
(2)推測血液可能由幾部分組成?
生:四人小組觀察分析,相互切磋交流。據試管中的血液向全班同學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血液分層實驗觀察分析,增強學生對血液成分的宏觀感性認識,這符合七年級多數學生學生感性認識能力較強的特點,同時結合問題思考分析,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邊觀察邊思考的好習慣養成。
(二)血漿的成分及其功能
師:請閱讀教材第52頁第一段,觀察圖4—31血漿成分示意圖,自主探究: 1、血漿中有哪些成分? 2、血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由此推測血漿有什么功能?(聯系水的功能)
生:自主閱讀并觀察圖片,針對問題,進行積極分析歸納。
師:啟發學生聯系“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中所學的水的作用來進行推測分析血漿的功能。 生:歸納小結血液的組成和血漿的作用
設計意圖:本知識點教材上文字分析和圖片,學生容易自主學習獲得答案,水是構成血漿的主要成分,所以對于血漿的功能,教師通過啟發學生回顧水的功能,幫助學生對血漿功能的理解,建立生物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 探究之旅二:血細胞及其功能
(一)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師:聯系實際,設疑:當我們體檢時,有時醫生會讓我們驗血,做成涂片在顯微鏡下觀察。
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了什么呢?
準備顯微鏡和人血永久涂片,請同學們明確觀察目的,清點器材,按照要求和具體方法步驟,同位合作進行觀察觀察。
生:按照顯微鏡使用的規范要求進行觀察探究,認一認,想一想以下問題:
青島市公開課 青島市初中生物學科教學改革實驗基地
膠州市初中生物楊慧名師工作室
3
1.通過低倍顯微鏡觀察人血永久涂片,你看不到的血細胞是哪種? 2.你所觀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數量最多的是哪種細胞? 3.你是怎樣區別紅細胞和白細胞的? 結合問題,展示匯報觀察探究結果。實驗完畢,學生將顯微鏡歸位。 設計意圖:學生對體檢驗血往往感到很神秘,問題: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去觀察血涂片,學生的熱情非常高漲,本實驗能使學生練習熟練使用顯微鏡,親自觀察體驗顯微鏡下人的血液組成,增強學生對血細胞的微觀感性認識。 (二)紅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
師:出示問題組,請閱讀課本第53第一段、第二段及小資料 ,自主探究以下問題。
1、紅細胞形態結構有什么特點?(展示模型) 紅細胞的壽命?為什么不會死亡而減少? 2、血紅蛋白是由什么組成的?具有什么特性? 3、血紅蛋白的特性說明紅細胞具有什么功能? 播放視頻“紅細胞結構和功能”,引導學生解決自學中的困惑。
生:帶著問題,形象感知紅細胞的結構特點和功能,匯報交流自學成果。
設計意圖:紅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是本節課重點,知識點較多,以問題組的形式將所要探究的問題進行出示,并使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觀察相關視頻解決困惑,對紅細胞有形象的感性認識,這符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問題引領學生自學,培養學生閱讀相關資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問題比較簡單,答案明確的問題,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不能包辦代替。對于紅細胞的功能,有部分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屬于邏輯性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聯系血紅蛋白的功能,而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成分,紅細胞的功能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師:質疑探究:如果體內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會對健康造成什么影響呢?
教師出示病例資料,名醫會診,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該患者下列化驗單中哪項指標不正常?患的是什么病呢? (2)什么叫貧血?貧血患者應多吃什么食物?
探究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帶著問題,對血液化驗單進行分析,確認貧血的原因,理解什么是貧血。
設計意圖:對于“什么是貧血?”教師不是把概念直接交給學生,而是提供一個貧血患者的病例資料,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分析,進而歸納理解貧血的概念,危害及治療的方法,體驗知識探究的過程和發現的成就感。 (三)白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
師:出示問題組,請同學們請認真觀察視頻資料,自主探究問題:
1、與紅細胞相比白細胞具有什么形態結構特點?正常數目是多少? 2、請描述白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歸納白細胞具有什么功能? 播放視頻“白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生:帶著疑問,形象感知白細胞的結構特點和功能,釋疑解惑,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問題引領閱讀教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帶著疑問觀察視頻,使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通過視頻可以使學生感性認識到白細胞吞噬細菌的動態過程,對白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有形象深刻的認識,這符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師:出示白細胞吞噬細菌的動畫,引導學生觀察動畫,小組合作,描述白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歸納白細胞具有什么功能?
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小組推薦代表交流展示。
設計意圖:對于白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學生不易理解,通過動畫演示,學生形象感知,培
青島市公開課 青島市初中生物學科教學改革實驗基地
膠州市初中生物楊慧名師工作室
4
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小組團結協作精神。 師: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推測以下問題:
3、細菌感染發炎時,白細胞吞噬病菌后,自己也會死亡,但血液檢查白細胞為什么會增多呢?
生:積極動腦推測,
師:指導學生從白細胞的功能方面進行分析,當病菌侵入人體,人體會自然產生較多的白細
胞吞噬病菌,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性機體反應。
設計意圖:學生對白細胞吞噬病菌死亡,而白細胞卻增多感覺很矛盾,不理解。通過對本題的分析思考,使學生理解這是人體在細菌刺激下所產生的自我保護性機體反應,從而達到釋疑解惑的目的。
(四)血小板的形態結構和功能 師:出示電子顯微鏡下的血小板圖片,血小板是如何形容自己的呢?哪位同學能讀一讀?請閱讀課本第54頁第一段,自主探究:
1.血小板具有什么形態結構特點?正常數值是多少呢? 生:自主閱讀教材,交流回報
師:引導學生慧眼識圖并描述:2.傷口不嚴重時會自然止血,(1)傷口是怎樣止血的?(2)血小板具有什么功能?
生:自主閱讀課本,觀察圖片,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以上是較直接、直觀性的問題,請學生自主閱讀,觀察即可解決,主要培養學生觀察、描述表達能力。
師: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推測3.血小板過少會出現什么癥狀?過多又會出現什么情況? 生:自主思考,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推薦代表全班展示匯報。
設計意圖:本題屬于邏輯性性問題,根據血小板正常情況下的功能進行推理分析,學會知識的遷移運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師:出示表格,引導學生對比填寫血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特點。 生:對比填寫表格,及時梳理對比、理解鞏固。
設計意圖:這是屬于對比性問題,通過對表格的類比,提高學生的感知效率。 探究之旅三:血液的作用
師:創設情境,聯系導入提出的問題,啟發學生梳理血液的功能。 生:自主思考,小組合作討論分析歸納。
設計意圖:本題的邏輯性和系統性較強,聯系血液各成分的功能進行分析歸納,利于培養學生分析綜合,邏輯思維能力,充分認識血液對人體的重要,能無償獻血,挽救他人生命的人
青島市公開課 青島市初中生物學科教學改革實驗基地
膠州市初中生物楊慧名師工作室
5
都是當代的英雄。
三、易錯易混,釋疑點撥
師:提取在探究過程中“疑難、易錯、易混”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回答并點撥 1、成熟的紅細胞和血小板都無______。
2、符合“親子鑒定”條件的人,做“親子鑒定”提取的DNA來自血液中的_____。 3、貧血不一定都是紅細胞數量過少,也有可能只是_______含量過低引起的。 生:認真思考,分析回答。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加強對一些“疑難、易錯、易混”生物現象、概念、術語、規律的理解和和甄別。深刻理解內化相關知識點。 四、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師:請同學們,聯系所學知識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現象:
響應國家號召,幫助和扶持西藏地區發展教育,2016年8月,青島有10名優秀教師參加了由山東省統一組織的援藏支教活動。
(1)進入西藏后最初的幾天為什么有人會出現頭憋悶等高原反應?
(2)一段時間后就會適應。血常規檢查,血液中紅細胞數目會增加,紅細胞數目增加有什么意義?
生:自主思考,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本節與生活相聯系的實例很多,本節課在此只選這一個實例的原因是因為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一列舉,同時本實例是課后練習題的改編。通過本題重點培養學生分析解釋生活中的生物現象,培養學生解決、解釋實際問題的思想意識,用生物知識指導我們的生活。
五、梳理收獲,體系建構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
青島市公開課 青島市初中生物學科教學改革實驗基地
膠州市初中生物楊慧名師工作室
6
師:展示知識體系,請同學們補充完善。 生:結合診斷卡填寫,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建立“關鍵”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使知識系統化,也是進一步理解鞏固與運用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 六、應用訓練,反饋矯正:闖關游戲
生:認真思考,完成診斷卡上的以下題目,請同學隨機選取要回答的題目. 1.煤氣中毒是大量的一氧化碳與血液中的什么成分結合而導致缺氧的?( ) A.白細胞 B.血紅蛋白 C.血小板 D.血漿 2.傷口發炎流出的膿液中,主要的成分是( )。
A.死亡的紅細胞 B.死亡的白細胞 C.死亡的血小板 D.死亡血紅蛋白
3.李明同學在打預防針,針眼處出血流不止,很長時間不凝固,血常規檢查他的血液中有一種成分含量偏低,這種成分可能是( )
A.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血紅蛋白 4、血漿的主要主要作用是( )
①運輸養料和廢物②促進止血,加速凝血③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④運載血細胞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匯報展示,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5、課外探究:科學﹒技術﹒社會
“干細胞和造血干細胞的研究”
想一想:造血干細胞為什么能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設計意圖:針對所學知識,加強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夯實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
教師寄語:
無償獻血,無上光榮
血液,承載著生命的精華, 獻血,是靈魂綻放的一朵奇葩; 無償獻血,
創造出無數愛與生命的神話; 更締造出無私奉獻的人間佳話; 無償獻血,
流動的除了熱血還有愛心無價, 愿大愛精神在人間遍地開花!
膠州市第六中學
第四章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師生共用探究式診斷卡
主備人:楊慧 班級_______姓名______小組____
學習目標:
1、描述血液的組成成分和主要功能。
2、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
3、嘗試解讀血常規化驗的主要數據。
4、體驗血液對生命的重要作用
一、關鍵知識,預習感知
1、血漿
(1)形態:_____色半透明液體
(2)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功能:運載_______,運輸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體內產生的__________。
2、紅細胞:
(1)形態:_____________。
(2)結構:成熟的無_______。
(3)數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要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細胞:
(1)形態結構:可變形、體積最__、有______。
(2)數量: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要功能:能吞噬____,對人體有________作用。
4、血小板:
(1)形態結構:______________,無________。
(2)數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功能:_______,促使________。
二、問題驅動,探究新知
探究之旅一:血液的組成
(一)【演示探究】血液的分層現象
合作探究:(溫馨提示:請閱讀課本51頁資料分析①)
1、猜一猜
(1)試管中的這種現象是怎樣出來的嗎?
(2)為何要在試管中先加入抗凝劑?
2、看一看:
(1)有什么現象? 分幾層?
(2)各呈什么顏色?
(3)各部分的容積比例大致是多少?
3、想一想:
(1)為什么會分層?
(2)推測血液可能由幾部分組成?
(二)血漿的成分及其功能
自主探究:
(溫馨提示:請閱讀教材第52頁第一段,觀察圖4—31血漿成分示意圖)
1、血漿中有哪些成分?
2、血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由此推測血漿有什么功能?
想一想:
為什么把血液稱為“流動的組織”?
探究之旅二:血細胞形態結構及其功能
(一)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目的要求:認識紅細胞和白細胞。
材料用具:人血的永久涂片,顯微鏡
溫馨提示:
1、2人一組分工合作。
2、規范使用顯微鏡: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
3、先低倍鏡觀察,物像不在視野中央要輕輕移動裝片,再換較高倍數的物鏡。
4、觀察完畢,整理實驗器材、歸放原位。
認一認,想一想:
1.通過低倍顯微鏡觀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你看不到的血細胞是哪種?
2.你所觀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數量最多的是哪種細胞?
3.你是怎樣區別紅細胞和白細胞的?
方法步驟:
❶ 將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❷ 對照下圖,認識紅細胞、白細胞,比較它們的形態和數量。
(二)紅細胞
自主探究:(溫馨提示:閱讀課本第53第一段、第二段及小資料)
1、紅細胞形態結構有什么特點?
2、紅細胞的壽命是120天左右,但人體內的紅細胞為什么沒有減少?
3、血紅蛋白是由什么組成的?
具有什么特性?
血紅蛋白的特性說明紅細胞具有什么功能?
4、質疑探究:如果體內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會對健康造成什么影響呢?
名醫會診:
病例分析:某患者常常有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悸等癥狀。并去醫院做了血常規檢查。
正常參考值:
RBC(紅細胞)男:(4.0~5.5)×1012個/L 女:(3.5~5.0)×1012個/L
WBC(白細胞):(4 ~ 10)×109個/L
Hb(血紅蛋白)男:120 ~ 160克/升 女:110 ~ 150克/升
PLT(血小板):(100 ~ 300)×109個/L
想一想:
(1)該患者下列化驗單中哪項指標不正常?患的是什么病呢?
(2)什么叫貧血?貧血患者應多吃什么食物?
會診探究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白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
自主探究:請閱讀課本第53頁最后二段,思考以下問題:
1、與紅細胞相比白細胞具有什么形態結構特點?
正常數目是多少?
2、請描述白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歸納白細胞具有什么功能?
白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
白細胞_____穿過毛細血管壁 白細胞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 白細胞將病菌________。
試推測:細菌感染發炎時,白細胞吞噬病菌后,自己也會死亡,但血液檢查白細胞為什么會增多呢?
形態特點 | 有無細胞核 | 數量 | 功能 | |
紅細胞 | 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 |||
白細胞 | 個體最大,形態多樣 | 有 |
|
|
血小板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