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京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第二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江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設計
課題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教學對象 七年級學生 課時 第1課時 課型 新授
教材內容分析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章第三節,是初中生物學中知識點多且較難處理的課題。盡管七年級學生對心臟具有一定的初步感性認識,但卻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學的。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將充分挖掘學生的直接經驗,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運用zSpace VR(虛擬現實)技術,結合相應的演示實驗,精心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觀察、探究以及分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中,自主構建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等有關知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夠概述心臟的位置、形態和大小;描述心臟的結構組成及特點;說出心臟的功能。
2、能力目標:通過辨認心臟的各結構組成,區別與心臟相連的不同血管,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觀察能力;能說出心臟與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3、情感目標:在觀察、探究、討論中讓學生體驗成功感,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在學習中認識心臟健康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關愛家人愛護心臟的健康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難點:通過學習理解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相統一,更好的理解心臟作為“泵”的作用。 四、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同時還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概括能力。他們好奇心強,易于接受新鮮事物,通過VR技術的使用以及結合直觀的圖片、視頻和實驗演示,學生更容易接受并理解。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在教學過程中,為支持教師的教,我將圖片、視頻與希沃白板5相結合,增強直觀性,趣味性;為支持學生的學,我選擇了zSpace虛擬技術的學習環境,并結合直觀的演示實驗,增強學習的實效性。 七、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課間,教師播放音樂《高山流水》
,上課鈴聲響起,
忽而切入砰砰的心跳聲。
學生沉浸在優美的
旋律中.....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師:高山流水過后,畫風一轉,我們聽到了另外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大家熟悉嗎? 3、師:那這個聲音是從哪兒發出來的呢?
4、師:那心臟在我們身體里起了什么作用?
5、演示實驗:用品紅溶液代替血液,通過水泵演示心臟的工作。 6、現在我們知道了心臟的功能是泵血,但它為什么會發出砰砰砰的聲音呢?實際上,長期以來,心臟的結構和功能一直不為人所知。500年前,世界著名畫家達芬奇也曾對這個器官感到十分困惑,但最后也不得不放棄對它的研究。那今天我們就帶著達芬奇的疑惑,一起走進心臟,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PPT呈現本節課題《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生:是心跳的聲音。
生:是從心臟發出來的。
生:為身體血液流動提供動力。 觀察實驗
調動多種感官;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揭示本節課題。
二、心臟的位置、大小、形態
1、師:首先,請伸出你們的手,一起來感受一下此刻心臟的跳動。 2、師:心臟究竟位于我們身體的那個位置呢?現在,我們借助大部分學生都伸出了右手
挖掘學生已有的直接經驗
借助zSpace先進的VR技
zSpace VR技術來幫我們快速解開這個疑惑。
請同學們打開zSpace VR課件1,拿起手中的操作筆,在虛擬現實中解剖人體胸腔,一起來找一找心臟。 3、師:請一位同學描述一下心臟在身體的具體位置、大小、形狀。 4、教師總結:心臟位于胸腔偏左下方,兩肺之間,心尖偏左,拳頭大小。 zSpace VR操作-----解剖胸腔。(借助zSpace VR技術使學生快速找到心臟,在探索中發現心臟的位置、大小及形狀。)
學生代表回答
術手段幫助學生更直觀的觀察到心臟位置,大小及形狀,同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把zSpace的價值潤色進去)
三、心臟的結構
1、師:從外面我們可以看到,心臟是一個拳頭大小、外形像桃子一樣的器官,那它的里面又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先從這張圖來認識一下它。(PPT展示心臟的平面圖) 2、師:從這張平面圖看,心臟是實心的嗎? 3、師:心臟就像一個不規則的房子,其中間被一道壁分割成了左右不想通的左右兩個部分。每個部分又被分成了上下想通的兩個房間,上面的被稱作心房,下面的被稱作心室。但心臟似乎又不僅僅是幾個房間那么簡單,它周
觀察心臟平面圖
生:不是
因心臟結構比較復雜,首先借助心臟平面圖引導學生對心臟內部結構有個初步的整體認識。
圍還連接著許多管子,這些又是什么呢?
4、師:剛才在解剖胸腔的時候,你們有注意到心臟和哪個器官的所在的位置距離最近嗎?
5、師:我們都知道,肺是呼吸器官,是氣體進行交換的場所,而心臟是推送血液在身體流動的泵。二者必須完美協作,我們的身體才能源源不斷的獲得含氧量豐富的血液。那么它們之間是怎么連接的呢? 現在請同學們打開zSpace
Experience,讓我們重新回到虛擬現實中來解開這個疑團。
6、師:請一位學生上來操作,說出認識的心臟結構。 師:為了檢測大家是否都已經熟練掌握心臟的基本結構,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做一個10秒小游戲---連連看。每一組請一個代表上來。
8、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心臟還有一個重要結構老師并沒有提到?
生(思考):血管
生(回顧解剖過程):肺
生:借助zSpace VR觀察心臟的立體結構,進一步強化對心臟結構的認知。
學生代表上主機操作指認心臟各個腔室名稱及相連的血管名稱
5組各一名代表依次上來連線,其余學生倒計時。 是瓣膜
層層深入,問題誘導,引導學生思考,優化思維方式。
因心臟是一個立體結構,僅借助平面圖來學習其與肺部及全身血管的連接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困難,但通過VR技術輔助學習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難點的學習。
利用希沃白板5設置游戲環節,可以及時地檢驗學生學習的成果,同時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提示:在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
9、教師在一名學生的協助下完成演示實驗---心臟瓣膜的作用。
通過觀察實驗,說出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通過生活中的“防臭神器”來演示心臟瓣膜的作用,讓學生更深刻理解其作用的原理。
四、心臟的工作
1、師:(過渡)瓣膜的結構和功能我們都已經了解了,你們還想聽聽瓣膜在心臟工作時發出的聲音嗎?
2、播放心跳的聲音
3、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心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請大家打開zSpace VR課件2,播放心臟工作動畫。 4、師:心臟壁在工作時有什么特點?
5、師:什么類型的組織可以擔負收縮、舒張的功能?由此可以推測心臟這個器官是由組織構成? 6、師:那由肌肉圍成的四個房室壁厚度有差異 生:想
學生恍然大悟:我們平常聽到的最熟悉的砰砰砰的心跳聲,就是心臟在工作時瓣膜關閉發出的聲音。
VR觀看心臟工作動畫 生:會不停的收縮、舒張。
生:肌肉組織
VR測量心臟四個房室壁的厚度,得出結論:心室壁厚度
讓知識與生活經驗結合
結合之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思考
嗎?現在請同學們點擊右側工具欄的尺子進行測量。(一位同學上主機演示操作) 7、師:請你來試著解釋一下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
8、教師總結:心臟壁越厚,肌肉越發達,收縮和舒張就越有力,而血液輸送距離與心臟壁的厚度是成正比的。(結構與其功能相適應) 9、師:心臟在跳動,生命就在繼續。那么,心臟真的從來都不需要休息嗎?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尋找答案。 10、教師繼續播放心跳聲并展示心臟搏動周期圖表。
大于心房壁,左心
室壁大于右心室壁。
生:因為心室的收縮把血液輸送到全身或肺部,而心房收縮只需把血液送入心室。而左心室連接的是主動脈,要將血液泵至全身;而右心室連接的是肺動脈,將血液泵至肺,距離相對來說短很多,所以左心室壁需要更發達的肌肉...... 觀看視頻
學生思考并得出答案:心臟能不停的工作是因為它是一邊工作一邊休息的。
學生通過測量, 結合數據思考問題,更加深入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結合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