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五四運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課《五四運動》四川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13課 五四運動 ❶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經過、口號等基本情況;掌握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和重要意義;分析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師生共同探究,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學生自主搜集資料,設置場景及相關問題,角色表演,探討五四運動的經過和結果,加深對五四運動的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五四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青年學生應該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斗
【重點難點】
重點: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及重大意義。 難點:對五四精神的理解。
❷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哪位同學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國什么節日? 這個節日是怎么來的呢?它源于一場偉大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它如同一顆流星劃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開了中國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讓一起學習第13課:五四運動,去尋找那個令無數青年熱血沸騰的時代,探尋先鋒足跡,體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五四運動的爆發
1.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從中找出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學生回答: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2.教師提問:中國是世界的中國,世界格局的變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國。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為何還是成為列強宰割的對象?
學生討論后回答:略
教師概況:辛亥革命沒有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中國仍然外受帝國主義的蹂躪,內有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經濟落后,主權不能獨立,中國依然受到被
列強宰割的命運。作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工具的北洋軍閥政府,明知喪權,卻準備在和
約上簽字。在中國歷史的緊要關頭,北京青年學生憑借著一種對祖國無比誠摯的愛和胸
腔中燃燒的青春熱血,勇敢地走上歷史舞臺,吹響了革命求存的號角——五四運動。 3.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出五四運動第一時期的相關信息,并出示圖片:
時間:1919年5月4日; 地點:北京 參加者:北京3000多名學生
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要求: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
結果:北洋軍閥政府出動軍警鎮壓,逮捕了許多愛國學生。
目標導學二:五四運動的擴大
- 2 -
1.教師講述:1919年6月,五四運動擴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國家之土地,再為學生被拘速求釋放。” ——工人罷工 “忍痛停業,冀救被捕學生,不除國賊,誓不開市。” ——商人罷市
提出:6月份,五四運動的擴大有哪些表現?有何特點? 學生回答:除了學生罷課之外,還有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活動。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特點:五四運動突破了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展成為以工人階級為主力,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全國規模的群眾愛國運動。 2.教師提問:五四運動得到進一步擴大有哪些原因? 學生回答:陳獨秀等人地積極號召、宣傳;日本帝國主義的進一步威脅。 3.教師講述:面對民族危機,上海工人積極罷工,聲援學生的愛國斗爭。工人階級成為五四運動的主力,運動的中心也由北京轉移到上海。 4.教師提問:這場聲勢浩大的五四愛國運動的結果如何? 學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中國的代表拒絕的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實現了,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 教師提問:為什么說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實現了?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原因:五四運動實現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目標,但是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目標導學三: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1.教師講解: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展
現了偉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2.教師提問: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愛國:從背景、口號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徹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妥協。
3.教師講述:為了紀念青年學生發起的這場愛國運動,為了讓五四的火炬代代相傳,
我國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為“五四青年節”。從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為當代青年的我們該如何弘揚五四精神? 學生回答:愛國、進步、民主、科學,以天下為己任。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家鄉,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憂天下之憂,樂天下之樂,以天下為己任,甘愿在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危亡的關頭義無反顧,挺身而出。 4.教師提問: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的開端”? 列表講解:新舊民主革命的比較 舊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 領導 資產階級 無產階級 思想 三民主義 馬克思主義 結果 資產階級共和國 人民民主專政 前途 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 革命時代 資產階級世界革命一部分 無產階級世界革命一部分
教師講解:近代以來,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各階層的仁人志士都為之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如:洋務派的洋務運動,資產階級維新派發起的戊戌變法,以“三民主義”為指導的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等,但由于階級的局限性,未能充分依靠群眾,最終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未能把我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解救出來,它追求的是資產階級的民
主,我們把這些由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叫舊民主主義革命。與之相對應的,五四運動中中國無產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臺并逐漸居于領導階級的地位,在斗爭
- 3 -
中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的傳播,社會主義已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五四運動成為新舊民主革命的分界線,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三、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90多年前由北京
的青年學生發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在這場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顯示了偉大的力量,中國歷史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精神”就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青年學生應該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斗,勤奮學習。
❸板書設計➷
爆發 : 學生
不屈不撓 擴大 :工人 意義:性質和地位
❹
教學反思➷
五四運動是本教材中重要的一課,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了展示大量的各種史料,進行小組探究性學習,讓引導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點的同時,提高自己分析史料、解讀運用史料的重要能力,同時注重拓展學生學習歷史的思維和空間,讓學生靈活運動相關知識。通過問題式教學方式,讓學生科學理解五四運動歷史意義,使得學生的愛國情感進一步得打升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