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三大改造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5課《三大改造》青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第5課《三大改造》青海師大附屬第二中學
部編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第五課 社會主義狂想曲
——三大改造
教學分析
課標要求:
知道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志。 教材分析:
本課是部編本《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第5課《三大改造》。《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國1956年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本課主要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三大改造是新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轉折,是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里程碑事件,它的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學情分析:
通過近兩年的歷史學習,八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初步具備了在老師的指導下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鑒于此,在教學中,抓住他們思維比較活躍,愛發表見解,愛表現自己,希望得到老師表揚等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語言講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一些相關資料,預設一些問題,使用激勵性評價語言,啟發引導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形式;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實質、意義和缺點等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搜集有關三大改造的資料,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實施探究式學習,掌握合作、交流學習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國實現了從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初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引導學生認識在過渡時期,我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
教學重難點
重點: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義。 難點: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實質。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播放《社會主義好視頻》
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
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
反動派被打倒
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
全國人民大團結 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
建設高潮
解決困惑:為什么國人稱贊社會主義好?
通過新穎的導入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授新課 第一篇章:狂想之源 三大改造的背景
展示材料: 1. 什么是社會主義? 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以社會化大生產為物質前提,生產資料歸全社會共有,實行計劃經濟和按勞分配。
——《辭海》 2、分析中國生產力現狀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各項經濟數據人均統計表格:
3、現實模板
二戰前1938年各國的工業生產為100,到1950年,(增長) 蘇聯為166%,美國為233%,日本為60%,英國為131%,法國為111%,西德為92%。
4、行動指南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時間內,基本上完成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1953年6月15日
根據4則材料討論三大改造的背景:
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認真閱讀教材,和同學進
行討論,積極回答問題。
通過問題讓學生更加的專注,通過問題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得出結論:1、學習蘇聯的經驗
2、“一五計劃”的帶動
第二篇章:狂想之行 三大改造的做法
一、對農業社會主義的改造 (一)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 1、分析土改以后農民的生產經營方式
經過土地改革,廣大農民得到了土地,農村生產力從封建制度束縛下解放出來,農業生產恢復和發展起來了,但農民絕大多數還是靠人畜經營……正因如此,今天農業生產的發展,還有許多困難的條件限制了它,約束了它。 2. 歷史小劇場 老農民的煩惱:
張老漢說:我家連買種子的錢還沒湊齊呢!村西頭的李二狗說是能借我錢,但是要高利息,你們說怎么辦? 王老漢說:我家沒分到干活的牲口,孩子去參加抗美援朝了,家里也沒個壯勞力,這地要怎么種?
李老漢說:我家分的地周圍沒有水渠,平時澆地全靠挑,要趙老漢說:我已經過不下去了,我要把地和房子都賣給李二狗,租他的地過日子,要回到土改前嘍。 是今年雨水少,我也是白忙活。
教師提問:結合農民的煩惱分析對農業進行改造的原因。
提示:土改完成后,農民遇到了缺乏生產工具、資金、水利和遭遇自然災害等困難;更別說承擔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貧困農民不得不賣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走合作之路成為勢在必行的道路。
(二)對農業改造的方式
1.教師提問:如何對農業進行改造呢? 提示: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
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2.圖片展示:多媒體展示有關農業合作化的圖片 3.教師提問:閱讀教材說說農業改造的結果是怎樣的。
歷史小劇場:農民的高興事
張老漢說:今年我們社里糧食大豐收,比去年一畝地多收了200斤糧食,這兩天晚上睡覺都會笑醒,照這樣下去我們也能天天吃白面了。
王老漢說:社里今年還添了3頭牛,1頭驢,聽說社里打李老漢說:我們發動全社的社員修了個水庫,把水都引到了地頭,莊稼一點也沒受災。算多開荒地,多種糧食好支援國家的工業建設。
趙老漢說:現在我們土地都入了社連成片,最適合用機器了,我們國家也能生產機器了,這要是用上了,種地可省力多了。
提示:1955年,全國掀起農業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國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
二、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農業合作化運動,推動了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樣,也是引導手工業者走合作化的道路,建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引導學生思考:手工業改造的結果如何? 提示:1956年,90%以上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三、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改造
1.教師過渡:黨和政府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
主義改造和對農業、手工業的改造是不同的,這
不僅表現在態度上,也表現在方式上,而且還有偉大的創舉。那么具體情況如何呢? 播放視頻《大宅門》節選
提問:為什么股東們都不愿意合營? 什么是公私合營?
將私營工商業者(私方)所有固定資產折價,連流動資本一齊交給國家(公方),作為股金,由國家按年付息,名叫“贖買政策”,資本家喪失對企業的管理權,成為國營職工之一員 ,企業成為國營企業。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中的四馬分肥
“它主要不是為了資本家的利潤而存在,而是為了供應人民和國家的需要而存在。” ——毛澤東
民族資本家的故事:
1937年投資24000銀元創辦了煙臺建德和漁行。抗戰勝利后,漁行合資發展,更名為煙臺裕興義漁業公司。1951年秋天,為響應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的號召,蘇懋晉帶領他的漁行,毅然捐獻15萬元,為志愿軍購買一架戰斗機。蘇懋晉還讓兩個孫子一起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
思考:國家對民族資本家采取贖買政策的原因
5%-15%
30%
10% -30%
25%
討論1分鐘
民族資本家為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需要充分發揮資本主義工商業在工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 思考:如何評價贖買政策?
實現了和平過渡,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
結果: 1956年初,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出現全行業公私合營的浪潮,并迅速席卷全國。
北京同仁堂中藥老店
是全國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創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開始供奉御藥,歷經八代皇帝。1954年,同仁堂率先實行了公私合營。目前,同仁堂已經形成了在集團整體框架下發展現代制藥業、零售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
塊,其中擁有境內、境外兩家上市公司,零售門店800余家,海外合資公司(門店)28家,遍布15個國家和地區。
學生展示:公私合營之后的老字號
第三篇章:狂想之問 成就與疑惑
成就: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實質: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成就:促進工業化建設 疑惑:
1)有公就不能有私?
將牲口、農具等全部歸公,有的甚至連棺木壽材,老羊皮襖也歸社。
——《向社會主義過渡·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林蘊暉
資本家白天慶賀公私合營,夜晚抱著老婆孩子痛苦流涕:我家的產業到我這一輩就沒了…… 2)只爭朝夕
運動要“暴風驟雨”“猛虎下山,餓虎撲食”“逢山開路,過河拆橋”,結果合作社一哄而起,情況極為混亂。有的村為追求入社農戶的百分比,強迫農民簽字畫押。 ——《毛澤東選集·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
有的區政府干部在動員的時候甚至會用原料等來威脅商戶,逼迫他們加入合作社。
——《全市申請合營工作簡訊》第13其,瀘檔C48-2-1595 自愿互利的原則怎么體現? 學生討論環節: 還有那些疑惑? 得出結論:
三大改造的局限性:在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
著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
教師總結:三大改造后期雖然存在一些缺點,但是它對于整個三大改造來說是白璧微瑕,中國人民通過三大改造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成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個體農民、手工業者轉變為合作化的農民和手工業者,絕大多數資本家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在我國存在了幾千年的階級剝削制度被消滅,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邁向了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
課堂小結
中國人民緊跟時代的步伐,他們用鮮血鑄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用自己的智慧來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譜寫了一曲中國歷史的贊歌。從農民自發組成合作社,依靠集體
搞生產;身單力薄的手工業者聯合起來,他們不只是在刺繡,更是在描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美好未來。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接見各界代表,農民的喜悅,手工業者的幸福,工商業者的心悅誠服無不證明改造的正確。
思考、歸納、
總結
通過課堂小結,培養學生的歸納、表達能力,鞏固本節課的內容。
板書設計
學生將板書記
在課本的空白
處
加強學生
對知識的整體理解,便于記憶。
當堂檢測
1.隨著工業化的起步,我國社會主義改造也迅速
邁開了步子,這次改造的主要行業有 (A )
①農業 ②手工業 ③資本主義工商業 ④官僚資本 ⑤帝國主義在華企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2. 1956年底,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D ) A.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B.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C.新中國的成立 D.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3. 同仁堂是馳名中外的商標品牌。如果你要考察當年有關其公私合營的概況,你必須查閱哪一階段的歷史資料( A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4.在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高潮的推動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也迅速展開。國家對資
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C )
A.沒收資本家的財產 B.采用合作化運動 C.開展公私合營 D.組織生產合作社
認真完成老師所給出的題目。
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學習成果。
教學反思 上課條理比較清晰,能夠做到重難點突出,課堂銜接較好。在課前做了一定的工作,認真收集資料,在課堂上能夠很好地將課本知識與資料內容相
銜接。在給學生講授課本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他們思考、分析問題的能
力。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某些環節的處理有失妥當,內容過多。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應做到不斷地思考,及時總結積累經驗,使自己不斷進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