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新文化運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版(新)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新文化運動》青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初中歷史人教版(新)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新文化運動》青海省級優(yōu)課
初中歷史人教版(新)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
《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
12.新文化運動
一、 設計思想
以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式學習,注重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為依托,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進行本科的教學設計。本課教學力圖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他們參與歷史學習的熱情,教會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自讀自學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概括歸納能力和評價論證能力等。
二、 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nèi)容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場影響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是先進的中國人為振興中華、改造黑暗的舊中國而進行的新的探索。它既是資產(chǎn)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補課,又是無產(chǎn)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曲。運動中民主與科學旗幟的樹立,使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促進了新的思想理論的傳播。馬克思主義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乘著俄國革命勝利之風在中國廣泛傳播。
本課分兩目內(nèi)容:第一目: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介紹了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志、主要代表人物、旗幟、主要陣地第二目:新文化運動的內(nèi)內(nèi)容和意義。本課不僅在本單元而且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對教材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基本內(nèi)容、歷史意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分析,指導學生從歷史背景出
發(fā),聯(lián)系具體內(nèi)容,分析其作用和影響,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書中有關白話文的材料,培養(yǎng)學生對于歷史實物的鑒別和理解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從而增強在新時代下的民主與科學意識。 (三)重點難點
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nèi)容及其意義 難點:新文化運動為什么把斗爭鋒芒指向孔教?
三、 學情及學法指導
(一)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初二學生,課文內(nèi)容比較抽象,學生理解存在障礙。,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選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讓學生體會,使學生通過對材料的閱讀來理解,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能力。 (二)學法指導
1、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和動畫演示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引導學生去討論,鼓勵學生敢于講出自己的觀點。在講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聆聽,不僅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糾正,而且盡量從學生的觀點中發(fā)現(xiàn)閃光點,不失時機的表揚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愉悅的氛圍。
2、通過設計不同難度層次的問題和練習,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渠道思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
結合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采用“引導——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利用白板,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通過對幾位先進知識分子和他們在北大的趣事兒,使學生親身體驗,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注重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適時地
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知識、體會知識。要把學習知識的過程和探究知識的過程統(tǒng)一起來。
五、教具準備
1、電子白板制作。
2、閱讀材料:三綱五常、分析新文化運動積極意義的材料(學生合作探究)
3、學生以手抄報的形式搜集新聞。
六、教學過程
教學內(nèi)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課
播放《蘭花草》MV。 這首歌叫蘭花草,歌詞是民國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胡適先生所寫,也是新體詩歌的代表,那么新文化運動是怎么回事呢,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都做了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十二課:新文化運動
學生思考 以歡快的音樂
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 新聞是歷史的縮影。依據(jù)你搜集的1915年國內(nèi)新聞,思考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有哪些?
師:在課前每組同學搜集了不少于三則新聞,老師仔細整理、分析了同學們在課前搜集的新聞,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頻率最高而且具有價值的新聞其中第一個是:
電子白板展示學生搜集的新聞 新聞一:1915年2月20日留學生代表回國,參加抵制封建思想運動。 新聞二: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 新聞三:1915年《女子世界》雜志大量登載節(jié)烈好事。 例如注重男子多妻納妾,要求女子獨守貞操反對婚戀自由。
過渡:在當時新思想傳入,民主共和的新潮流下,袁世凱復辟帝制等舊潮流這時候發(fā)生激烈的沖突,這讓人們意識到,辛亥革命一夜之間可以就把封建王朝推翻,但是能不能一夜之間把人們頭腦里的舊思想清除?所以要實現(xiàn)真正的民主,共和,必須把頭腦里的什么給祛除?舊思想,這就需要一場在思想文化領域
學生搜集新聞,以手抄報形式展示
由三則新聞學生
分析得出: (1)袁世凱復辟帝制 (2)封建思想依然占統(tǒng)治地位 (3)西方新思想的傳入(民主自由平等博愛)
新聞是時代背景的映射,以新聞這種形式講述,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拉近歷史與現(xiàn)實的距離,而且基本上是學生搜集資料、思考回答問題。教師給予總結和提升,這樣使學生便于接受新知識。
知識的講述從學生熟悉的現(xiàn)象作為切入點,而且基本上是學生思考回答問題。教師給予總結和提升,這樣使學生便于接受新知識。
新文化運動的內(nèi)容
的革命。這就是新文化運動爆發(fā)的背景。 電子白板展示概況 1、根據(jù)課前的學習同學們自主學習從課本中找出相關內(nèi)容,完成連線,看看哪個組更快? 2、新文化運動有哪些“進步知識分子”舉旗? 3、課前每個小組也做了認真的搜集,我挑了兩個小組的作品,下面請同學們充當小小診斷員,看看這些組的作品有沒有錯誤,具體哪兒錯呢? 過渡:北京大學見證了這場運動的蓬勃發(fā)展,今天呢,老師帶大家到北京大學去,去了解當時發(fā)生在北京大學的新鮮事兒。 白板展示“北大新鮮事兒—北大教授們”圖片。 1.北大的教授他們的行頭一直是學生津津樂道的,那么在北大文學課的課堂上往往是上一節(jié)課的教授西裝革履,下一節(jié)課的教授有可能就是拖著長辮子,穿著長袍馬褂,這也可以看出北大的教授其實分了那兩大陣營? 2、自然北京大學就成 1.學生課前預習
及閱讀課本,叫
一位學生上黑板
在電子白板上完成連線,引導學生掌握新文化運
動的旗幟、開始標志、宣傳陣地、活動中心、人物
2.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3.孫中山是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蔡元培的人像弄錯
了。
1.學生回答:一個是非常
保守的,以辜鴻銘為代表的保守
派,另一個比較開放的新派人物。 2、學生回答:悲劇在于首先接受了父母安
排的婚姻,父母比較專制;怕犯
了新舊思想交鋒的戰(zhàn)場,當然這也促進了當時思想和文化的繁榮,那么在交鋒中中國究竟要批判什么舊思想,我們建設一個國家要什么樣的新思想呢?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覺新的故事 覺新,高家的長子、長孫,年輕時與梅相愛,但卻被迫接受父母的安排娶了瑞玨。瑞玨臨產(chǎn),高老太爺靈柩在家,家人怕犯血光之災,覺新不敢反抗,把瑞玨遷到城外一處潮濕的屋子里生產(chǎn),瑞玨在憂郁絕望中難產(chǎn)而死。 思考:造成覺新悲劇命運的原因有哪些? 白板展示“北大新鮮事兒—文科校長陳獨秀”圖片 師:陳獨秀,早年考中秀才,他的家人對他的規(guī)劃是這樣的,秀才、進士、狀元郎,結果他自己走的道路是康黨、亂黨、共產(chǎn)黨。 “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藝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陳獨秀《警告青年》,1915年發(fā)表于青年雜血光之災,家人比較迷信。引導學生得出想要拯救覺新這樣的人,就要宣揚民主與科學。
學生回答:(1)這里的德先生指英文Democracy ,賽先生是指Science ,因為當時很多中國人不認識英文,所以取了個中國化
的名字,德先生指民主,賽先生
指科學。
先是學生表演,再分析材料,得出阿毛父親很愛自己的孩子,但他所謂的愛就是讓女兒殉節(jié),歸
根到底是吃人的是封建禮教。
日記》中一段話非常好的印證了這一點,大家一起讀一下: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魯迅《狂人日記》。1918年刊登于《新青年》 設問:怎樣才能把這樣的婦女從封建禮教中解放出來? 白板展示“北大新鮮事兒—一堂別開生面的課”圖片。 師:這道題布置下去之后,同學們的作業(yè)紛紛就交上來了,他找出了一個最為簡練的。 白板展示才疏學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 假如這道題交給你們,用白話文來寫一篇這樣的電報你能不能比這個同學還要簡短呢? 師:白話文更為簡潔,以他寫的文章更加能讓人看得懂。其實早在1917年發(fā)表文章《文學改良芻議》,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倡將文言文改成白話文,而且由此還發(fā)起了一場提倡舊文學,
學生回答:干不
了等答案。并且分析得出結論: 古代不使用標點符號;胡適主張白話文
反對新文學的文學革命。
白板展示:明確提出“文學革命”的口號,號進行文學形式和內(nèi)容上的革新。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 設問:結合以上材料,你認為“新文學”與“舊文學”相比有何特點?
學生從形式和內(nèi)容上指出新文學的“新”。
新文化運動的評價
設問:以上我們了解了新文化運動的過程,以及主要的內(nèi)容,那么這場運動對當時社會究竟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那么請同學們一起討論這個問題,結合老師提前給同學們發(fā)的補充資料。 白板展示孔子學院圖片 師:學習歷史是為現(xiàn)實服務,當時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人物提出了“打到孔家店”,而今天在全世界我們建立了很多孔子學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學生小組合作,得出結論: 1、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tǒng)治地位 2、使中國人
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學的洗禮 3、為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 4、對東西方
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是片面的, 偏激的。(局限) 學生通過辯論
得出:不矛盾,對待傳統(tǒng)文化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課前老師提供資料,四個人一小組討論,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也做到論從史出。
通過探究怎樣對待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學會辯證看待歷史問題的方法,也可以拉近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