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新文化運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內蒙古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內蒙古省級優課
第9課 新文化運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了解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掌握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及歷史意義。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新文化運動背景的分析,培養學生根據歷史現象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新文化運動興起及主要內容的探究,培養學生通過感知得出歷史結論的能力;通過學生表達自己對新文化運動的看法,培養學生通過反思交流、形成價值判斷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運動,“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增強學生在新時代條件下的民主與科學意識;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新文化運動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感。
【教學重點】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難點】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 【教材分析】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場影響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是先進的中國人為振興中華、改造黑暗的舊中國而進行的新的探索。它既是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補課,又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曲。運動中民主與科學旗幟的樹立,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促進了新的思想理論的傳播。馬克思主義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乘著俄國革命勝利之風在中國廣泛傳播。
本課分兩目內容:第一目:《新青年》的創辦。介紹了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志、主要代表人物、旗幟、主要陣地、前期的主要內容。第二目:新世紀的曙光。介紹了新文化運動后期的內容和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本課不僅在本單元而且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初二學生,課文內容比較抽象,有些對學生很難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選取通俗易懂的材料讓學生體會,使學生通過對材料的閱讀來理解,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能力。
【設計理念】
新課程教學是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環境之間互動的動態過程。本課教學力圖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他們參與歷史學習的熱情,教會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自讀自學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概括歸納能力和評價論證能力等。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講析法;啟發法;設疑提問法;情境創設法;分組討論法;自主、合作、
探究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同學們,在近代中國涌現的許多著名人物中,安徽籍的名人很多,你能數出幾位嗎?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導入:我今天要重點給大家介紹的是兩位人物:陳獨秀、胡適。陳獨秀,安徽懷寧人,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胡適,安徽績溪人,著名的學者和詩人,一生獲得30多個博士頭銜。他們倆參與、領導了我國近代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今天,讓我們隨著他們的腳步走進那段激情澎湃的歲月,走進新文化運動。
播放幻燈1:第9課 新文化運動
● 研習新課
一、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
教師過渡:新文化是相對于舊文化而言的,是資產階級文化對封建文化的批判。那么,陳獨秀、胡適等人為什么要發動新文化運動?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
板書:一、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
教師講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從西方傳入的民主、平等、自由、博愛等思想被廣大的青年知識分子所接受;與此同時,袁世凱為實現獨裁專制,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新舊兩種思潮同時出現,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播放幻燈2,3
教師過渡:新文化運動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應該講它是當時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可有人說“新文化運動是幾個青年憑空造出來的”。請看課本“動腦筋”題目,分組討論回答,誰先想到先回答。
播放幻燈4(“課堂討論”) 學生分小組討論、回答。
教師參與討論、明確:可見,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有著深刻的階級基礎和思想基礎,它是在當時社會大背景下產生的,是全國人民反封建斗爭意志的集中體現,而不是幾個人憑空編造出來的。
播放幻燈5
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教師過渡:陳獨秀等人面對中國當時的現狀,認為國民的思想很陳舊,要反對袁世凱的尊孔復古就必須改造國民的思想,掀起一場思想解放運動。這樣新文化運動興起。
板書: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教師過渡:那么,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概況有哪些?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相關內容,動手設計簡單表格,找出和填寫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時間、代表人物、旗幟、興起標志和主要陣地。比一比、賽一賽,看誰找得準、填得快。
學生看書、填表、回答。 教師巡視,歸納。 播放幻燈6,7,8
教師過渡:同學們表現得都很不錯。我們現在來了解一下新文化運動的兩面旗幟。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講過這樣的一段話:“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這兩位先生就是德先生、賽先生。那德先生、賽先生又指的是什么呢?
播放幻燈9 學生回答。 教師講析:(教師用英語讀出“民主”和“科學”兩個英文單詞)當時他們以英語的第一個字母的發音親切的稱呼“民主”和“科學”為德先生、賽先生。德先生指的是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民主制度;賽先生指的是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
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
教師過渡:發動這場運動的,除了陳獨秀,還有李大釗、胡適、魯迅。我們來認識一下新文化運動的四位代表人物。
板書: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 播放幻燈10
教師講析: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逐一了解下這四位代表人物,以及他們的作品和主要思想。
播放幻燈11,12,13,14,15 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教師過渡:大家從剛才的介紹中看出,陳獨秀等認為救治中國的方法是要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愚昧。這也就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接下來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回答: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板書: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播放幻燈16
學生回答(教師請學生齊讀新文化運動前期的內容—“四提倡”、“四反對”,明確后期內容—宣傳馬克思主義)。
播放幻燈17,18 教師過渡:下面我們通過幾組鏡頭來具體理解新文化運動為什么要提出這樣的內容。 1、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播放幻燈19 (鏡頭:辛亥革命后百姓門戶對聯) 教師講析。
2、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播放幻燈20 (鏡頭:魯迅小說《藥》中描述的人血饅頭) 教師講析。
3、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播放幻燈21 (鏡頭:鏡頭:唐氏自殺殉夫成就烈女稱號) 教師講析。
教師提問:對舊禮教、舊道德攻擊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誰? 學生回答。
播放幻燈22 (魯迅譴責封建舊道德) 4、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播放幻燈23 (鏡頭:秀才斷句征婚啟事)
教師講析:這種舊文學需要斷句,容易給人帶來歧義,而新文學簡潔、明了。因此要反對陳腐的舊文學,建立一種新文學。胡適在這方面樹立了典范。
播放幻燈24 (鏡頭:胡適提倡白話文) 五、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教師過渡:新文化運動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對于這樣一次運動,我們要正確評價。想一想,應該如何評價新文化運動呢?下面請同學們從性質、積極性和局限性方面評價新文化運動。
板書:五、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播放幻燈25
學生回答。教師講析。 播放幻燈26
教師過渡:下面我們通過幾個現象的分析,來加深對新文化運動影響的理解。 1、性質 播放幻燈27
教師講析: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2、進步性 播放幻燈28
教師講析: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3、局限性: 播放幻燈29
教師講析: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一直影響到后來。
教師過渡:我們已經學習了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內容和意義。下面,我們來回憶所學內容,自主思考、合作研討、探究回答下面問題。
在近代化的探索過程中,中國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各發動了哪些運動?分別從什么方面進行探索的?
學生思考、研討、回答。 播放幻燈30(探究活動),31,32。教師參與探究、明確。
教師提問:一百年前,在祖國處于危難之際,先進的知識分子為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號,拋頭顱灑熱血。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該如何做呢?
播放幻燈33 學生回答。
播放幻燈34。教師明確(請全體同學齊聲朗讀今日青少年之誓言)。
●課堂總結
1、本課小結
播放幻燈35。教師總結。 1、課堂訓練 播放幻燈36,37(“牛刀小試”) 學生答題。教師明確。
●布置作業
播放幻燈38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