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抗擊八國聯(lián)軍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7課抗擊八國聯(lián)軍-四川省優(yōu)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7課抗擊八國聯(lián)軍-四川省優(yōu)課
第7課 抗擊八國聯(lián)軍
一、導入新課
19世紀中葉,英國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一步一步邁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國家危亡,吾輩當自強,英勇的中國人民紛紛起來抗爭……(視頻)
19世紀末期,中國山東貧苦大眾掀起了義和團運動,它以“威雄驚萬里,風雨噴長空”的聲勢,震撼了中國,震撼了世界。今天,讓我們走進歷史,翻開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一頁,去領略那英勇悲壯的一幕。(3分鐘)
二、新課過程
(一)義和團運動的興起(背景、目的、口號、清廷的態(tài)度)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第一子目,簡單梳理義和團運動興起于發(fā)展情況)
義和團原名“義和拳”,是興起于山東、直隸、河南一帶的民間秘密組織,以設壇練武為掩護,以“反清復明”為號,進行反清運動。1898年后,更名為“義和團”。
1898年,10月,冠縣義和團在首領趙三多豎起“扶清滅洋”的旗幟“起義”率領下攻下當?shù)亟烫茫獾角灞?zhèn)壓,但是義和團運動傳播開來。1899年,朱紅燈率領義和團在平原打敗了前來鎮(zhèn)壓的清軍,義和團運動很快形成燎原之勢,“不到三月遍地紅”。清政府派袁世凱任山東巡撫,大肆鎮(zhèn)壓義和團。義和團在山東無法立足,開始北上,進入到直隸,并不斷向北發(fā)展,進入到京津地區(qū)。
義和團的口號從“反清復明”到“扶清滅洋”,斗爭矛頭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矛頭指向帝國主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我通過義和團的揭帖來一探究竟。(3分鐘)展示《只
因鬼子鬧中原》揭帖,學生閱讀揭帖,討論回答問題。(2分鐘)
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 不無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藝,都學全,要平鬼子不費難。 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 大法國,心膽寒,英美德俄盡消然。 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tǒng)靖江山。 ——《只因鬼子鬧中原》揭帖
原因: 1.19世紀末,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
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根本原因) 2.教堂活動猖獗。
局限:
迷信、相信神功附體、相信刀槍不入、 方式:武裝反抗、盲目排外 目的: 滅洋、扶清
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強便開始對中國這塊肥肉垂涎三尺。1897——1898年,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熱潮。而隨著戰(zhàn)爭賠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負,終于引起了義和團運動,清政府內(nèi)憂外患,無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強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圖吞霸中國。
隨著帝國主義經(jīng)濟侵略的深入,西方宗教、文化也隨之滲透到中國。19世紀末,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中國的西方傳教士已達3、4千人,這些傳教士中不乏虔誠的教徒,但是他們的觀念與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思想是格格不入的,為了吸引中國民眾的加入,他們不惜重金誘惑,這就讓一些無賴分子看到有利可圖紛紛入教,招攬了80萬教民,但更多的傳教士利用宗教的掩護下,霸占天地,欺凌百姓,販賣鴉片牟取暴利,甚至搜集情報,干涉詞訟,進行文化侵略,并為本國政府出謀劃策,掠奪中國利權,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傳教士活動的猖獗,引起了人民的公憤。
所以,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義和團運動的目的是什么?“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tǒng)靖江山。”,這是一場廣大下層民眾的反帝愛國運動。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為口號,極具號召力,為什么?
面對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滅洋”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要求,在當時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的形勢下,起到了廣泛動員民眾參加的作用。因此這個口號具有愛國性質(zhì)和進步意義,可是義和團認為,他們只手遮天,導致天不下雨,土地干旱。這其實又反映出義和團什么特點?迷信,他們甚至相信神功附體、刀槍不入,只要學會了這些就能消滅鬼子,連同傳入的先進文明一并破壞掉,仇視一切洋物,反映了他們盲目排外的特點,比如“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雖然反映了愛國的心愿,但是是一種盲目排外的思想,抵觸一切西方文明)
“扶清”又可以減少義和團運動發(fā)展的阻力,易于為人們所接受,還能爭取清政府和愛國清兵的支持。但是也同時應看到“扶清”無論在主觀上還是在客觀上又會使人們喪失對清朝封建統(tǒng)治集團的警覺,尤其是隨著義和團運動的大發(fā)展,人員成分復雜,容易落入被利用、被控制的圈套,這也正是“扶清”的必然結局。(5分鐘)
隨著義和團運動深入到京津地區(qū),清政府眼看難以鎮(zhèn)壓,再加上帝國主義的侵略不斷加劇,威脅到了清王朝的基本利益,于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清政府企圖利用控制義和團,以此限制和打擊外國侵略勢力,于是以“招撫”代替了“剿滅”,承認義和團的合法地位。在清政府的支持下,1900年夏,義和團已經(jīng)控制了京津地區(qū)。他們包圍了東交民巷使館區(qū),義和團運動達到高潮,義和團的迅猛發(fā)展,沉重的打擊了帝國主義列強的在華利益,引起了帝國
主義的恐慌和擔憂,他們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壓力,令其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另一方面又拼湊其八國聯(lián)軍,在1900年6月,以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為借口,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2分鐘)
(二)義和團運動高潮——抗擊八國聯(lián)軍
八國聯(lián)軍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的率領下,在大沽口登陸,6月17日,大沽陷落;同時慈禧便收到了帝國主義要求她歸政于光緒皇帝的謊報,氣急敗壞之下,6月20日,她對外宣戰(zhàn)。7月14日,占領天津向北京進犯。8月,攻占北京,他們對北京實行分區(qū)占領,特許官兵公開搶劫三天。他們在北京城是無忌憚的燒殺搶掠,他們毀壞了和搶劫了大量的歷史文物,“中國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國寶奇珍,掃地遂盡”。八國聯(lián)軍頭目瓦德西在其回憶錄中回憶錄中供認:“中國此次所受損毀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shù)將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shù)必及重大無疑。”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義和團戰(zhàn)士和部分愛國清軍進行了英勇的抗爭。
八國聯(lián)軍進攻大沽口,提督羅榮光進行堅決的抵抗,但卻因為實力懸殊而失守,羅榮光逃回天津后自殺。
1900年6月18日,英國海軍提督西摩爾率領的2000多名侵略軍從天津向乘坐火車向北京進犯,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義和團早已拆毀了天津到北京的鐵軌,并且拆除了電線桿,這就使得鐵路交通和通訊全部中斷,在廊坊火車站附近搶修鐵路的八國聯(lián)軍遭到了義和團的狙擊,一時間聲動天地,血流成河,手持大刀長矛的團民,個個舍生忘死,以血肉之軀對抗敵人的新式槍炮,西摩爾靠著大炮屢次殺出血路突圍,又被迫回到廊坊,堅持了十幾天后,西摩爾被迫放棄了沿途進犯北京的企圖,退回到天津租借地。此次廊坊狙擊戰(zhàn),義和團和清軍董福祥部一共擊斃62人,致商200余人,使侵略軍進犯北京的企圖以失敗告終。
在天津,義和團和清軍在老龍頭火車站與侵略軍展開激戰(zhàn),炮轟紫竹林租借,守將聶士成身中數(shù)彈,犧牲在敵軍的炮火之下,而后裕祿接連敗退,并在楊村失陷的時候自殺。
在北京,義和團和曹福祥部圍攻西什庫教堂和東交民巷,殺掉了克林德。在保衛(wèi)北京的戰(zhàn)斗中,即使是在失守前一分鐘,義和團的戰(zhàn)士們還在東直門和朝陽門一帶與侵略軍肉搏。
也許他們的武器不夠先進,斗爭方式也太過原始,然而在這民族存亡之秋,義和團的戰(zhàn)士們敢于用血肉之軀去抵擋帝國主義軍隊的槍炮,前赴后繼,死而后已,以一種悲壯的、近乎自殺的方式提醒了西方人:中國人民不可辱!明知“寡不可敵眾,然出于愛國之心,忍之無可忍,顧冒萬死以一敵八,冀國民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這種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與追求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氣節(jié)。魯迅先生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
中國的脊梁。”我想義和團的戰(zhàn)士或許屬于那種拼命硬干的人吧!他們就是民族的脊梁!
反觀坐擁中國大權的慈禧,“我本來是執(zhí)定不同洋人破臉的。中間一段時間,因洋人欺負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動氣。但是雖沒有阻攔(載漪、載勛、載瀾)他們,始終總沒有叫他們十分盡意的胡鬧。火氣一過我也就回轉頭來,處處留有余地。我若是真正由他們盡意的鬧,難道一個使館有打不下來的道理?!”一出鬧劇、為了泄憤、沖動行為,她曾在7月18日下詔下詔保護使館和外國人,并愿意護送外國人離開,總理衙門也為侵略軍送去了生活用品,只為自己留條后路。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是她選擇再次逃離,并認定義和團是罪魁禍首,請求八國聯(lián)軍共同鎮(zhèn)壓。清政府的屈膝投降換來的是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恥辱條約——《辛丑條約》
(三)《辛丑條約》的簽訂
同學們,我們通過一段微課來了解掌握《辛》。
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沒能救國于水火,卻遭慈禧與帝國主義的聯(lián)合絞殺,它為什么會失敗?(見課件)
但是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反帝愛國運動,它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巨大力量,體現(xiàn)出中國人民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和愛國精神,沉重的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認中國“尚有無線蓬勃生氣”。
它的結局是悲劇,但它使清政府淪為“洋人朝廷”的真面目暴露在全國人民面前,一些本來對清政府還抱有希望的人們徹底的清醒過來,同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一起,決心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統(tǒng)治。中國近代史上一場革命風暴就要來臨了。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