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內戰爆發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3課《內戰爆發》內蒙古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3課《內戰爆發》內蒙古省級優課
《內戰爆發》教學設計
章節名稱 第七單元 解放戰爭 第23課《內戰爆發》 年級 八年級 學科 歷史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課標要求 知道重慶談判;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的貢獻;認識國民黨實行獨裁、發動內戰的本質。
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解放戰爭這一單元中的一課,講述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關系由再次合作向走再次對峙的過程。
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人民渴望建立一個獨立、和平、民主富強的新中國;但國民黨在搶奪勝利果實的同時為建立一個獨裁政府積極準備內戰;共產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爭取民主、反對獨裁內戰的方針,領導和團結全國人民與國民政府進行斗爭;美國實行扶將反共的政策。經過重慶談判共產黨在政治上取得主動權,蔣介石背信棄義悍然發動內戰。毛澤東領導人民解放軍制定正確的方針和原則,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的重點進攻。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讀者來信,說出抗日戰爭勝利后人民的愿望和國內的局勢是渴望和平、反對內戰;
2、通過對比電報內容和蔣介石準備內戰的圖片,分析出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本質;
3、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觀看視頻,說出重慶談判的慨況、結果、意義,感受和平的來之不易。
4、通過出示表格對比歸納出解放戰爭初期敵強我弱的結論,進一步明白蔣介石和平是假,內戰是真;
5、通過觀察全面內戰爆發示意圖和教師講解,理解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的原因,闡述共產黨是如何粉碎敵人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的,分析出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是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明白共產黨才是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者。
教學重點 重慶談判;中共中央轉戰陜北。
教學難點 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初步具備歷史比較、分析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創設問題情景、論從史出,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課堂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技能。
教學方法
1、 綜述法:將本節課的內容放在一個專題之下系統講述,整合歸納; 2、 引導回憶法:回憶已學的國共關系,承接本節課新內容;
3、 談話法:談論事實熱點,輕松進入課堂,潛移默化引導學生關注國 家大事;
3
4、 示圖法:出示戰爭示意圖使學生更直觀感知路線、方位、戰爭形式; 5、 對比分析法:通過材料和表格數據對比更容易得出結論,論從史出, 更具有說服力。
學習方法
學法指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識圖法、觀察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學習任務、教師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5分鐘)
【談話導入】
:同學們認識圖片上的人物嗎?習近平和洪
秀柱握手反映出國共兩黨的關系如何?
過渡:如今海峽兩岸正有條不紊的推進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提出問題】: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的關系如何呢? 【出示時間軸】:1924-1927年第一次合作;1927-1937年第一次分裂;1937開始第二次合作,這次合作一直持續下去了嗎? 教師板書課題。 【生答】: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原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此圖反映出兩黨關系友好、潤洽。
【回顧交流】近代史上兩黨有合作有分裂。
【學生質疑】一直持續下去了嗎?
使學生輕松進入課堂;引導學生關注時政。
回憶兩黨關系,旨在把本節課內容放在大的歷史背景下講
解。
設疑,啟發求知
欲。
講授新課(28分
鐘) 【出示重難點】
: 重點:重慶談判;中共中央轉
戰陜北。
難點: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
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出示材料】:1945年新華日報上發表的一封讀者來信。
【提出問題】抗戰勝利后人們
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出示電報】: 萬急,延安 毛澤東先生勛鑒: 倭寇投【明確目標】齊讀重難點。瀏覽全文,知道本節課有三個大的問題。
【讀材料回答】渴望和平,反對內戰。
【閱讀電報】感受毛澤東字面上表現出的“誠心誠意“
有的放矢,整體上把握學習內容。
初步掌握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
對比字面意思和真實目的,初
4
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臨電不勝迫切懸盼之至。 【提出問題】蔣介石真的是誠心誠意,商談國家和平大事嗎?
【出示圖片】:出示美國幫助蔣介石空運軍隊、訓練軍隊、支援武器裝備圖片。
【提出問題】蔣介石為什么一邊準備內戰,一邊卻連發三封電報給毛澤東?
【歸納結論】:蔣介石和平是假,內戰是真。
【合作探究】:你認為毛澤東是否應該去重慶談判? 不去?去? 【播放視頻】:播放重慶談判視頻幫助學生理解去與不去的理由并了解最后的結果。 【教師總結】去:中蔣介石的圈套;去: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向全國表明爭取和平的誠意;揭露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在政治上獲得主動,得到人民的支持。 【出示圖片】1945年8月毛澤東在周恩來和等人的陪同下,從人民的利益出發,以“彌天之勇”“身系一身之安
【學生質疑】和談是真的嗎?
【學生釋疑】從圖片看出蔣介石事實上在美國的幫助下積極備戰。 【思考回答】結合課本內容:蔣介石的真正目的,一方面是為發動內戰爭取時間,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明白和平是假,內戰是真。
【小組討論】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并準備發言。
【交流回報】:分析去與不去的理由。
【傾聽感受】中國共產黨的
才是人民利益的真實代表
者。
步認識蔣介石的獨裁、內戰的本質。
初步培養合作意識;初步培養學生辯證的思維能力。有助于突破重點
激發愛黨、敬黨
之情,有利于增
強判斷能力。危”到達延安。延安山城為之沸騰,許多人激動地留下了熱淚。 【圖片過渡】出示1945年蔣介石和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時的合影。他們談判的結果呢?
【小結梳理】重慶談判、雙十協定的簽訂、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都是中國共產黨為爭取民主和和平,建立獨立、自由、富強的新中國而作出的能力,也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意義是什么呢?
【設問過渡】和平真的到來了嗎?
【出示示意圖】出示全面內戰爆發的動態示意圖,并介紹:1946年6月蔣介石向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標志著全面內戰爆發。
【出示表格】對比解放戰爭初國共雙方力量,你得出什么結論。
【追問】在解放戰爭初期敵人的實力就如此強大,又說明了什么?
【講解】由于敵強我弱,因此國民黨公然叫囂要以20
【結合課本回答】
結果一:1945年10月10日簽訂“雙十協定”,內容是……;
結果二:1946年1月10日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內容是……。
【傾聽】 聽老師小結共產黨為爭取和平作出的努力。 【欣賞】欣賞“雙十協定”的簽訂和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情景。
【總結】意義: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
【質疑思考】和平真的到來了嗎?
【觀看示意圖】注意內戰爆
發的標志與地點。
【觀察對比】在解放戰爭初期敵強我弱。
【思考回答】說明蔣介石早就為戰爭做了充分的準備。
【傾聽感受】感受敵人的瘋狂和強大。
培養表達與閱讀概括、能力。
初步養成知識梳理的習慣。 凸顯課標的要求。
調動學生積極思考。
利用動態示意圖使內戰的爆發更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
初步培養學生對比分析的能力。初步運用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習方法。認識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本質。
6
萬大軍,在48小時內消滅中原解放區;在3-6個月內消滅所有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前。在10月占領張家口,使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
【思考助學】面對國民黨的瘋狂進攻和敵強我弱的情況,解放軍是怎樣粉碎敵人全面進攻的?
【補充】運動戰是一種作戰方式,就是依托作較大的戰空間來換取作戰時間移動兵力包圍,以優勢兵力速戰速決。
【追問】敵人的全面進攻被粉碎以后是不是停止了對解放區的進攻?他們把進攻的重點有放在了什么地方?為什么?
【出示示意圖】出示動態示意圖,敵人將陜北和山東作為重點進攻的對象。為什么?
【補充】結合地圖講解補充為什么國民黨將陜北和山東作為重點進攻的對象。 【補充材料】 在陜北,國民黨軍投入胡宗南等部25萬人的兵力,向延安發動突然襲擊。敵我兵力比例是10:1,我軍處于絕對劣勢。我軍在延安以南進行了六晝夜的阻擊戰,掩護中共中央機關和群眾安全轉移,1947
【思考助學】結合課本內容,先自學思考,再同桌交流。 1、思想上:毛澤東提出“一切反對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
2、作戰方式:自衛戰爭和運動戰 。 3、目標: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4、作戰原則和方針: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思考回答】其中肯定有陜北,陜北有延安。
【回答】陜北有延安,延安是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所在地,是革命老區。在山東國民黨軍隊主要集中在那里;鐵路交通便利;離南京較近。
【閱讀理解】知道解放軍轉戰陜北原因。
用具體的數字說明敵人的瘋狂更具有說服力。
先自學再同桌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知道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粉碎敵人全面進攻時的采取了正確戰略決策。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引導學生逐步學會利用地圖解決歷史問題的方法。
通過補充材料、學生知道轉戰陜北的原因與敵我實力對比,有利于解決重點。
7
年3月主動撤出延安,開始了艱苦的陜北轉移。
【出示示意圖】出示轉戰陜北的路線圖。
【出示圖片】出示粉碎重點進攻的主要戰役。
【補充講解】從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軍在第一年度作戰中,共殲敵11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減少到373萬人,人民解放軍則在戰斗中不斷發展壯大,總兵力增加到195萬人,并積累了大兵團作戰的經驗總兵力。對國民黨戰略進攻的機會即將到來!
【補充講解】以上內容就是國共兩黨再次對峙的歷史。 【出示時間軸】出示時間軸解決遺留問題。
【觀看】知道轉戰陜北路線;
【回答】彭德懷率領西北野戰軍粉碎國民黨對陜北進攻;華東野戰軍粉碎對山東的重點進攻。
【回答】1946.6月蔣介石向中原解放前發動進攻標志著全面內戰爆發,國共兩黨歷史再次進入對峙時期,(解放戰爭時期);1949.4解放軍占領南京,解放戰爭勝利結束。
有利于學生直觀了解轉戰陜北,分散重點。
解決遺留問題,前后呼應;將本節課知識點潤入國共關系史中,點線相結合,有助于學生系統掌握知識。
課堂小結(2分鐘)
【小結板書】日戰爭勝利后,中國人民渴望和平;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在美國的支持下積極準備內戰,體現出內戰、獨裁的本質;共產黨為建立獨立、自由的新中國積極地爭取和平、民主,粉碎了敵人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體現出中國共產黨才是中國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
【出示時間軸】與師共同梳理知識體系。 理清思路,將本節課的內容進行整合,使之系統化。者。
隨堂演練(2分鐘)
【思考回答】兩次國共合作時間分別是1924-1927年、 1937-1946年;兩次合作目的分別是打倒軍閥,統一全國和抗日;形成標志分別是國民黨一大召開和國民黨發表國共合作宣言;破裂的標志分別是:“分共會議”召開和蔣介石向中原解放區進攻。
整合國共關系相關知識,查漏補缺,鞏固知識;學會對比與記憶。
學后反思(2分鐘) 我學到的知識……, 我學到的方法……,
我還要努力……
【交流暢談】從知識方面、學習方法、努力的方向等方面交流。
增強信心,體驗成就感;啟發學生注意學習方法;自我反省、尋找不足。
教師寄語(1分鐘) “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國共兩黨應以民族利益為己任,攜手合作,為祖國統一大業做貢獻。
引導學生樹立
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板書設計 第23課 內戰爆發
內 戰
(軍事)
真和平
重慶談判 (政治) 反擊
共
產
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