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重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重慶市大學城第一中學校
格一課堂教學方案
章節:第一單元 課時:1課時 備課人:余瀟 二次備課人:
課題名稱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三維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統一,使學生了解唐朝建立、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基本史實,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任用賢良,虛懷納諫,推行三省六部制,發展科舉制,輕徭薄賦,形成“貞觀之治”的局面和武則天“政啟開元,志宏貞觀”,都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2、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找出三位皇帝治國措施相同之處,并分析唐朝興盛的原因,從而培養他們正確分析歷史事件,正確把握歷史規律的能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從中體會到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所起到的推動作用,以及對歷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質的感悟。
重點目標 “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難點目標 分析唐朝興盛的原因
導入示標
觀看視頻,思考:你從視頻中能獲取哪些有效信息?
教師過渡:唐朝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偉大的、開放的時代,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既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喜悅,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還有“一覽眾山小”的凌云壯志。那么,大唐盛世之路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唐朝去一探究竟。
目標三導
學做思一:開元盛世
導學:閱讀教材第9頁,思考回答:開元盛世是由誰創造的,其統治年號是什么? 導做:閱讀材料:《資治通鑒》:姚崇善于應變,辦理各種事務;宋璟善于守法,主持公正立場。兩人都同心協力輔佐玄宗,使賦役寬平,刑罰清省,百姓富庶。唐的賢明宰相,前有房玄齡、杜如晦,后有姚崇、宋璟,其他人都不能同他們比。 思考回答:根據材料,說一說姚崇、宋璟為官各有何特點,你欣賞誰?請說出理由。(教師小結:姚崇為官善于應變辦理各種事務;宋璟善于守法,主持公正立場。兩人都同心協力輔佐玄宗,做到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治國安邦就應該選用姚崇、宋璟這樣的有才之人,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導思:1、閱讀教材第9頁,找出唐玄宗的治國措施 2、閱讀《憶昔》,思考: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過渡:唐朝的開元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極盛期,那么這種盛世局面的形成是不是唐玄宗一個人的功勞呢?(學生回答:不是)那么,都有誰為盛世局面的出現作出過貢獻呢?(學生回答:武則天或者是唐太宗)那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這位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做出了哪些貢獻。請大家觀看一段視頻,從視頻中提取有效信息。
學做思二:貞觀遺風
導學:學生根據視頻內容對武則天進行介紹。
導做:閱讀教材第9頁,思考回答:武則天的治國措施及產生的影響。
過渡:武則天在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確實是起到了“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的作用,唐玄宗也是在此基礎上,效仿貞觀,才使唐朝成為了東方的傳奇。那么,現在就讓我們進一步來了解為唐朝盛世局面奠定基礎的“貞觀之治”是如何形成的,唐太宗又是一位怎樣的皇帝呢,現在我們用一個小視頻來了解一下。
學做思三:貞觀之治
導學:根據下面三則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唐太宗的治國思想。
材料一:(唐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百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教戒太子諸王》(①正確認識君民關系,重視人民的力量)
材料二:材料三:太宗謂公卿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大丈夫豈得茍貪財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孫每懷愧恥耶?卿等宜深思此言。”——《貞觀政要·貪鄙》(②大臣要廉潔奉公)
材料三:太宗嘗謂公卿曰:“至于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須極言規諫。” ——《貞觀政要·論求諫》(③要善聽正確意見,虛心納諫)
學生講述一個與虛心納諫有關的故事。
過渡:在這種思想的引領之下,唐太宗又采取了哪些治國措施呢? 導做:根據下列五則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太宗的治國措施。 材料一:
(措施:①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程序)
材料二:進士科始于隋大業中,盛于貞觀、永徽之際。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以至歲貢常不減八九百人……;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故有詩曰:“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唐摭言·散序進士》(措施:②完善科舉制(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科逐漸最重要)) 材料三:
圖為《農耕圖》
(措施:③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 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材料四:
“寸絲千命,匙飯百鞭。
無功受祿,寢食不安。”
——《百字箴》
圖為《百字箴》——唐太宗作 (措施:④倡導節儉) 材料五:
及太宗即位,又命長孫無忌、房玄齡與學士法官,更加厘改。……玄齡等遂與法司定律五百條,分為十二卷……貞觀十一年正月,頒下之。凡削煩去蠧,變重為輕者,不可勝紀。……自是比古死刑,殆除其半。
——《舊唐書·刑法志》 圖
為《吐魯番出土唐律殘片》 (措施:⑤制定法律,減省刑罰)
過渡:在這種措施的指導之下,出現了怎樣的局面呢?
導思: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唐太宗采取這些措施取得怎樣的結果? 材料一:自貞觀以后,太宗勵精為理。至八年、九年,頻至豐稔,米斗四五錢,馬牛布野,外戶動輒數月不閉。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錢。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二:(經過唐太宗一段統治后)天下大稔(糧食豐收),流散者咸(都)歸鄉里,米斗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
——《資治通鑒·唐紀》
(結果: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教昌盛,史稱“貞觀之治”)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唐太宗時期形成“貞觀之治”局面的原因 材料:“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無緣不滿。隋煬帝意猶不足,征求不已,兼東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隨之滅亡。此皆朕所目見。幫夙夜孜孜,惟欲清凈,使天下事。”——《貞觀政要·貪鄙》
(原因:①唐太宗吸取隋速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②廣納賢士,知人善任。)
過渡:正是由于唐太宗的精心治理,才為后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才使得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鼎盛,但是也不要忽略了唐朝的開國皇帝,如果沒有他,也就沒有之后的盛世局面了。
學生閱讀教材,找出唐朝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
思維拓展:展示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在治國方面的措施(變革),思考他們的治國措施有哪些共同點?唐朝興盛的原因是什么?給我們留下什么樣的啟示? 皇帝 措施
唐
政治上: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減省刑罰;
太 宗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嚴格考察官吏的政績。
經濟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用人上:廣納賢才,知人善任。
武 則 天 政治上: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
經濟上: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 用人上:不拘一格選拔人才。 唐 玄 宗 政治上:整頓吏治,裁減冗員; 經濟上:發展經濟,改革稅制; 文化上: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用人上:重用賢能。
(共同點:改革內政、重用人才;重視發展生產;完善科舉制度等等;原因:國家統一;統治者勵精圖治;善于用人;重視農業生產,發展經濟等等;啟示:重視維護國家統一、重視農業生產,發展經濟、要善于用人等等)
課堂總結:唐太宗“貞觀之治”奠定了基礎——武則天上承貞觀,下啟開元,唐朝的社會經濟繼續向前發展——唐玄宗時勵精圖治,效仿貞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鼎盛時期。唐朝,成為東方的傳奇,長安,成為傳奇的樂土。開元,確實開出了一個嶄新的新紀元,開出了中國封建史上最鼎盛、最輝煌的豐碑。今天的中國走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唐朝的發展歷程亦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們要以史為鑒,為實現中國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