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化學與魔術,酸和堿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九年級化學第十單元酸和堿單元復習《化學與魔術教學》復習課教學-河北省 - 石家莊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化學與魔術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綜合性強,難度增大,涉及前面學過的內容多,又直接影響下單元知識的學習,是下單元知識的基礎,起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物質,從學生已有的知識來看,大部分學生知道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澄清石灰水與二氧化碳的反應,碳酸鈣與稀鹽酸的反應,但對酸堿與指示劑的反應,酸堿中和反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堿與鹽的反應比較陌生。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入手,從學生的心理發展來看,初三學生的思維正逐步由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過渡,但缺乏具體的思維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酸和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 2.掌握常見酸和堿的化學性質.。
3.熟練寫出酸、堿化學性質中典型的化學方程式。 教學重點:
常見酸和堿的化學性質。 中和反應。 教學難點:
從微觀角度認識酸堿各自具有的性質。 從微觀角度認識酸堿中和反應。 教學方法:
引導發現法,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環節1 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通過劉謙在春晚上表演的魔術——魔壺引出本節課的第一個魔術
學生回憶春晚上劉謙的魔術
生活引入明確主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
環節2 通過魔術帶出并進行酸堿中和的復習
表演魔術一:
向三個杯子中分別倒入紫甘藍汁,出現了三種不同顏色。
表演魔術二:
將“水”倒入一個“空”杯子,變紅,再倒入另一個“空”杯子,變回無色。 魔術二的靈感來自第十單元的一個化學實驗,展示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的圖片,復習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無明顯現象,若想觀察到現象并說明二者發生了反應,可以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
根據已有知識,聯系生活經驗,思考該魔術運用的化學知識,揭秘魔術謎底。
根據已有知識,聯系生活經驗,思考該魔術運用的化學知識,揭秘魔術謎底。
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搜集證據的能力, 學會將化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溶液變紅,再逐滴滴入稀鹽酸,溶液變為無色,說明二者發生了反應,提問:觀察到什么現象說明恰好完全反應?
酸堿的反應叫中和反應,請同學們在學案上寫出有關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完后互相檢查。
思考回答:溶液恰好由紅
色變為無色 認真書寫化學方程式,寫完后互相檢查,糾錯。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
環節3 通過探究酸堿中和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復習常見酸的化學性質
1. 小明同學用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
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加入稀鹽酸一會兒后,發現忘
記了滴加指示劑。此時向溶液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
溶液仍為無色,于是對燒杯內
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 NaCl
和 NaOH;猜想②可能只有
NaCl;猜想③可能是 NaCl和
HCl。
你認為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 猜想②和猜想③哪個正確,需要通過實驗探究,若要驗證猜想③正確,請同學們用盡可能多的方法,選擇不同類別的
物質設計實驗方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將討論結果記錄在學案上。
2.總結酸的化學性質
熱烈討論,并將討論結果及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認真記錄在學案上。 將所設計的實驗方案放在
展臺上展示并講解
總結酸的化學性質 培養分析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增進學生間友誼和凝聚力。
使學生掌握酸的化學性質。
環節4 通過魔術復習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非金屬氧化物)及氫氧化鈉與硫酸銅(鹽)的反應 復習常見堿的化學性質
表演魔術三: 噴泉魔術(實驗)
燒瓶中收集滿二氧化碳,注射器中裝有少量濃氫氧化鈉溶液,燒杯中是滴有顏色的氫氧化鈉溶液。
同學們能說出形成噴泉的原理嗎?
在此原理指導下設計更多方案,請同學們預測方案結果
我們知道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使密閉體系中壓強減小,因此需要做二氧化碳與等體積水的
學生解釋實驗原理:二氧化碳在密閉的體系中與堿溶液發生反應,體積減小,產生氣壓差。
學生思考回答: 雞蛋吞入瓶內 軟塑料瓶變癟 氣球膨脹變大
水倒吸入集氣瓶內
通過實驗增強感性認識,解決學生的疑難
培養觀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對比實驗,通過現象的對比才能得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在前面的學習中同學們看了魔術表演,揭秘了魔術謎底,但我可以看出來同學們還是覺得不過癮,想親自表演魔術,下面我就滿足同學們這個愿望。同學們想過 清“水”能變藍色“果凍”再變藍色“飲料”嗎?其實魔術都是有預案的,下面請同學們利用桌面上的用品分組設計魔術方案。
溫馨提示:吸管只是配合裝飾,不能真喝呦,可以用來攪拌。
請在學案上寫出涉及的化學方程式
氫氧化銅和稀硫酸的反應也屬于酸堿中和反應,但卻有明顯的實驗現象,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中和反應都像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一樣無明顯現象,說起氫氧化鈉我們這節課學了不少有關它的知識,同學們能總結出氫氧化鈉等常見堿的化學性質嗎?
一同學在黑板上其余同學在學案上認真書寫化學方程式,完成后與黑板上的對照
學生分組討論,并交流討論結果。
學生分組討論后,各組派代表回答。
先向“魔術杯”中倒入氫氧化鈉溶液,再倒入硫酸銅溶液,生成的氫氧化銅沉淀就是藍色“果凍”,最后加入稀硫酸,形成藍色“飲料” 分組進行魔術
認真書寫化學方程式
總結堿的化學性質:
堿與指示劑反應(例如:氫氧化鈉能使酚酞變紅。)
堿與酸反應(例如: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氫氧化銅和稀硫酸的反應。)
堿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例如: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
堿與鹽反應(例如: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在交流中取長補短。
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培養學生對實驗的評價能力。
在交流中取長補短,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使學生掌握堿的化學性質。
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完整的學習方法是奔向成功的主要因素。
環節五: 盤點收獲反思升華 本節課我們與魔術為伴,感受到了很多快樂,在快樂之余有沒有學到些什么,有什么收獲
嗎?
學生分別回答:
掌握了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
掌握了酸的化學性質。 掌握了堿的化學性質。 知道了正確熟練書寫化學方程式是學好化學的重要環節。
學會了利用化學實驗變魔術等。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
思維升華:根據學過的化學實驗,設計更多的魔術方案進行魔術表演。
送給同學們的幾句話:同學
們,我們的化學實驗就像魔術一樣有趣,希望同學們抱著觀看魔術表演,揭秘魔術謎底,參與魔術表演的熱情和執著來學習我們的化學,我相信一定會收獲頗豐。
題的能力。 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和興趣。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
板書設計
課題 化學與魔術
1.酸堿中和反應 H++ OH- == H2O
2.酸的化學性質 H+ 3.堿的化學性質 OH-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發展認識組織教學,從生活走進化學,以探究的視角深入,從理性的視角提升,以創新的視角升華,從而實現多維視角認識酸堿,促進學生認知發展。
在教學活動的進行中,我認為本節課有兩個亮點:
1. 以學生喜聞樂見的魔術引出課題并貫穿本節課的始終,寓教于樂。
2. 以中和反應入手,通過探究酸堿中和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復習常見酸的化學性質,通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無明顯現象,引出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進而復習堿的化學性質,這樣設計自然流暢。
總之使學生感悟學習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新方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在交流中取長補短,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