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專題復習,酸的化學性質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第七章《專題復習之酸的化學性質》重慶市 - 黔江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專題復習之酸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酸的化學性質在新課教學中遵從的是從個別到一般的認知過程,學生初步掌握了常見的幾種酸的性質。從近幾年重慶中考試題的能力要求來看,需要學生具備從類別的角度對同類物質的性質進行遷移的能力,運用觸類旁通的學習方法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因此在教學中掌握同類物質的通性對學生運用酸堿鹽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有著重要的學科意義。
本節課借向食用油與加入色素的水中加入泡騰片后這一美麗奇妙的化學反應現象引出酸的化學性質之一酸能與碳酸氫鹽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接著利用鹽酸和酚酞的混合溶液逐漸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發生的中和反應里探究反應后溶液中存在的溶質,使學生學會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并會表述探究過程和結果,進一步鞏固整合常見稀酸的化學性質,從而培養學生實驗和科學探究技能。并通過酸的復習,形成復習思路和模式,為接下來復習堿和鹽的化學性質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在新課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基本了解酸的有關知識,但未能系統的掌握酸的化學性質、知識體系散亂,由于對酸的通性記憶不夠牢固導致不會運用性質規律對知識進行遷移。另外,學生對物質性質的認識基本停留在宏觀物質的基礎上,未能深入物質的微觀本質去研究化學物質。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理解酸的通性
2. 能從微粒觀理解酸的通性和特性
3. 形成對物質性質復習思維模式,并應用到堿、鹽的復習中。
過程與方法
1.學會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并會表述探究過程和結果,進一步提高實驗和科學探究
技能
2.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從微粒觀角度去認識化學物質
2.通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鞏固整合常見稀酸的化學性質,學會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并會表述探究過程
和結果,進一步提高實驗和科學探究技能
難點:酸的通性應用,養成對化學的應用意識和聯系生活實際學化學的科學方法。
五、學法預設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六、教學準備:
實驗藥品:鹽酸、酚酞、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鎂條、鋅粒、氧化銅、石蕊溶液、pH試紙
儀器:燒杯、藥匙、鑷子、試管、試管架 七、教學過程
環節一:情境引入、舊知鞏固 1.趣味實驗--油水熔巖
事先將水和油以1:4 比例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再將紅色色素分別滴入玻璃瓶中,接著將維生素c泡騰片投放進去,觀察現象。) 2.答疑解惑
師:加入泡騰片之后,產生了大量的氣體,氣體將水和色素推入油層中,又因為水油不相容,所以我們看到了紅色的小球在黃色的油中漂浮這一美麗現象。那么大家請大家根據所給資料卡片猜猜產生的氣體是什么?并說明原因。(PPT展示資料卡片泡騰片的配料表)
生: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因為配料表中有檸檬酸和碳酸氫鈉。
師:對檸檬酸溶于水后電離出氫離子與碳酸氫鈉中的碳酸氫根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這體現了酸的哪條化學性質?酸還有哪些化學性質? 生:(板書) 1.酸與碳酸鹽反應
2.酸與堿反應 3.酸與指示劑反應 4.酸與活潑金屬反應 5.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環節二、知識運用 1.酸堿中和反應演示實驗
師:好,接下來。老師再給大家表演個魔術,同樣這個魔術也可以利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加以解釋。A B兩個燒杯中盛放著無色溶液,現在我將燒杯A中的溶液緩緩倒入燒杯B中,請你仔細觀察燒杯B中溶液的變化。下面我請一位同學描述一下他看到的實驗現象。
學生:燒杯中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再有紅色變為無色
師:好的,問題來了,請你根據所學知識,猜測一下,A B兩個燒杯中可能盛放的是什么溶液?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
《注》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內交流討論,最后小組代表發言,注意語言表達要精練,簡潔有概括性。
時間到,大家得出結論了嗎?哪位同學試著來說說你的判斷。
學生:A中是酸和無色酚酞、B中是氫氧化鈉溶液
非常好。回答問題思路清晰、很有條理、我們掌聲鼓勵,) 下面我來幫助大家分析一下整個過程,借助ppt. 2.科學探究-反應后燒杯B中溶液的溶質是什么? 好。接下來我們進行一次科學探究。
1. 問題:反應后的B燒杯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可能存在幾種情況? 2、猜想與假設:1. 2. 3
學生:1.恰好完全反應,只有氯化鈉2、酸過量,氯化氫和氯化鈉
師:(追問)大家的看法一致嗎,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第三種可能?對,沒有,因為。。。。。。。。很好,因為酚酞溶液為無色,說明溶液不顯堿性。 3、設計實驗方案:
師:想要證明是猜想1還是猜想2,關鍵是。。。。?那要考慮什么?好,現在小組內討論,正確選擇藥品設計實驗方案,并將方案寫在學案上。看哪個組的方案最多、方案設計的準確、完整。
生:討論研究,并將方案寫在學案上。 4、方案展示
師:時間到,請大家停下來。哪一小組來作開路先鋒。說說你的實驗方案......... 生:每個小組匯報自己的方案。(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向其加入。。。。。。。。。。,觀察實驗現象。) 5、實驗驗證
根據設計好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現象并得出相應結論。各小組完成后舉手示意。 友情提示
1.實驗時應先放固體藥品再放液體藥品。
2.裝固體藥品時要操作規范,注意安全、避免打破試管 6、成果分享匯報
操作-------現象-------結論
問:我現在向樣品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大家看到什么現象?嗯,產生了白色沉淀。由此推斷,溶液中存在氯化氫,猜想一成立。你同意嗎? Cl- +Ag+ =AgCl,氯化鈉也會和硝酸銀反應產生沉淀。 三、練習---中考鏈接 見ppT 四、課堂小結
通過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相信同學們一定有很多收獲。好了,本節課就到這,下課。 板書設計 一、酸的化學性質
1. 酸能與指示劑反應 2. 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 3. 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4. 酸能與堿反應 5. 堿能與某些鹽反應
酸溶液中有相同的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二、科學探究 1. 提出問題 2. 猜想與假設 3. 設計實驗方案 4. 驗證實驗 5. 得出結論
五、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以科學探究的形式復習酸的化學性質,既鞏固整合了酸的化學性質,又
鍛煉了學生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并會表述探究過程和結果,進一步提高實驗和科學探究技能力,增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足之處:課堂氣氛不夠,沒有充分地調動其積極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