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燃燒和滅火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化學八年級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和滅火》教學-山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題1《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
課題
第七單元課題1 燃燒與滅火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對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的探究,認識燃燒所需的條件和認識滅火的原理與方法;
(2)初步了解一些火災自救的知識。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認識探究問題的方法
(2)通過對“燃燒條件”的破壞得出“滅火的的原理和方法” ;初步學會知識對比和遷移的能力。
(3)通過對課本演示實驗現象、設計意圖和優缺點的分析和評價,培養分析能力和對實驗方案的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認識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規律,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進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學會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
(2)利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對化學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通過“滅”的書寫使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3)培養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大膽實踐的科學精神。 (4)增強日常生活中防范災害的意識,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重點
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與方法 確定理論依據:《初中化學課程標準》 難點
(1)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應用
(2)探究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確定理論依據:《初中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
教學方法
1、實驗探究法;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3、運用多媒體教學法。4、情境激學法
儀器、用品
藥品:蠟燭(2支)、棉花、酒精、小木條(1條)、玻璃棒(1個)、火柴(1盒)、水(1瓶)碳酸鈉(濃溶液)鹽酸(1:4)(各15份)。另白磷、紅磷、銅片、碳酸鈉、濃鹽酸各一份
儀器:酒精燈(1個)、小燒杯(1個)、燒杯(1個)(500 ml)、坩堝鉗(1個)另鑷子(1個)石棉網(1個)(各15份)。導管、燒杯(500 mL2只、1 000 mL2只)
教學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意圖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教師引導] 表演魔術“燒不壞的手
帕”同學們想不想揭開這些魔術的秘密?這些魔術都與火有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課題《燃燒與滅火》。
觀看
提高學生興趣激發探究的欲望。
師 生 互 動, 探 索 新 知
[提問]:你知道哪些燃燒的現象? 【展示燃燒的圖片】
[問題一]你發現通常的燃燒一般有什么特征?什么是燃燒?
學生回憶思考,并交流
討論,然后進行歸納。 聯系生活實際,得出燃燒的特點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
題的能力。
[問題二]回憶生活中及化學實驗的燃燒,猜想燃燒需要哪些條件呢?
學生思考并進行分組討論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分析、歸納、小結出燃燒條件的猜想,培養了學生歸納能力。
[探究實驗1]:物質的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教師演示三組實驗,對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歸納,并根據歸納出的學生的猜想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
學生根據教師演示的三個實驗,收集處理證據和得出結論。 對照學案將實驗報告填寫完成。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實驗探究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合作與交流能力。
師生 互動, 探索 新知
組織學生交流和討論,初步得出燃燒所需要的三個條件。強調著火點是物質固有的性質。 燃燒需要三個條件: 可燃物、 氧氣(或空氣)、
達到燃燒時所需要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
學生討論、歸納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意圖
[提問]:這三個條件是需要同時具備還是只具其一?事例分析證明。
思考
加深對燃燒條件的認識。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
1、課本實驗過程中發生了什么現象? 2、這些說明了什么問題?
3、課本的實驗與你們小組設計的實驗相對比,有什么優缺點?
學生討論共同得出結
論,小組代表發言,成員補充。
學生與教師共同完成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并培養學生對實驗方案的評價能力和質疑精神。 [揭秘]為什么手帕燒不壞?
1、 學生發言并表演。 2、 學生交流討論。
聯系生活實際,說明化
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樂趣。
【講述】人類進化史上,火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 “是火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促進了人類智力的發展,照亮了人類通往文明的道路。” [提問]如果火控制不當,燃燒又會給人類帶來有哪些災害呢?
學生回答后,通過PPT課件展示幾幅
學生觀看 討論、發表感想。
讓學生認識到事物的兩面性。并使他們樹立掌握規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進展,避開災害,造福人類的思想。并激發他們對滅火知識的求知欲。
燃燒帶來的災難的圖片。
[提問]:如何滅火?
[探究實驗2]:小組比賽:請各組想出盡可能多的辦法,把正在燃燒著的蠟燭熄滅。
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探究、收集處理證據和得出結論。
從實際生活經驗入手,
了解燃燒與滅火的關系,從而得出滅火的原理或方法。
將所學知識遷移應用,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自主參與熱情。
教學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意圖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 你是怎樣熄滅燃著的蠟燭的?這種方法的理論依據是什么?
學生發言、同學評議,歸納實驗結果--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將知識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問題三]:滅火的原理或方法 (1) 清除或隔離可燃物 (2) 可燃物與空氣隔絕 (3) 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學生歸納 學生搶答
培養了學生歸納能力。
愛國思想教育
[提問]大家回憶一下,漢字“滅”怎么寫?這體現了滅火
的哪種原理?
[講述]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學生討論、發言
使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從而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
知聯系生活,應用新知
[討論與交流]:
(1) 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
慎著火,如何處理?為什么?
(2) 堆放雜物的紙箱著火,如何處理?為什么?
(3) 撲森林火災時的有效
方法之一是將大火蔓延線路前的一片樹木砍掉,為什么?
(4) 滅火器
【演示滅火器原理實驗】
學生思考、討論并回答
認識滅火器,了解各類滅火器使用范圍。
掌握滅火原理,并使學生領悟到化學知識就在我們生活當中,學會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講述】通過講述 克拉瑪依特大火災中有288名中小學生葬生火海。2008年11月14日
上海商學院失火,4名女生跳樓身亡。為此,專家呼吁,每個人都應懂得防火知識,學會如何逃生。
小火自救,大火逃生。 學生觀看
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充分認識火災的危害。
教學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意圖
知識遷
移,學以致用
【探究實驗】高低蠟燭熄滅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樓房火
災與自救:如果你所在房子出現火災,你如何逃生? 學生回答后通過PPT課件展示火災中自救逃生的圖片。
學生實驗 學生觀看 然后討論、發言。
提高學生安全意識,掌握消防安全知識
師生 互動, 探索 新知
展示常見與燃燒爆炸有關的圖
標。提醒學生見到這些圖標意味著火災隱患就在身邊。 [提問]哪些是容易燃易爆物呢?為什么它們燃燒時容易發生爆炸? 【實驗】粉塵爆炸 學生認識相關圖標 觀看實驗,自學課本P132-133
掌握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反思收獲,課外拓展
[交流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探究你獲得了哪
些知識,有什么新感受?
[課后實踐活動與作業]
學生完成學習結果的評價 作業:
1.調查校園滅火器種類、適用范圍,掌握使用方法
2.根據自己的住宅特點涉及預防火災方案
提高學生自學及課外實踐活動的能力
【板書設計】:
課題1 燃燒和滅火
一、燃燒
(1)可燃物
燃燒條件: (2)氧氣(或空氣)
(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可燃物 → 清除、隔離可燃物
燃燒 氧氣 → 隔絕氧氣 滅火
溫度達著火點→ 降溫到著火點下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