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們周圍的空氣,空氣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化學八年級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1空氣-河南省 - 洛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1空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常見的事例知道空氣的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氣污染及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來探究空氣的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過程;聯系生活經驗,認識純凈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對物質進行分類是化學的學習方法之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親自對空氣組成的實驗探究,激發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培養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學作風,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
學情分析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涉及到物理中的壓強差問題,是歷年來中考命題的熱點。對于實驗原理,有的學生只通過一個演示實驗是弄不明白的。所以我在設計這個難點的突破時,補充了一個小實驗,如課件中所示:當抽動注射器活塞時,水就會進入廣口瓶,使學生明確,內外產生壓強差是水進入的關鍵,并且進入水的體積等于抽出氣體的體積。通過授課來看,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有了這個鋪墊,學生在回答實驗原理的時候,非常的順利。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空氣的組成。 難點:測定空氣組成的實驗原理。
教學過程
【導入】創設情境
1、利用學生熟悉的動畫片的片段,引出我們無時無刻都離不開的空氣。
2、請大家做個深呼吸,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實例來說明無色無味不易察覺的空氣確實存在嗎?
【講授】教師提問
我們證明了空氣的存在,那么空氣中含有哪些氣體呢?如何證明這些氣體的存在呢? (過渡)講述空氣的發展史
(過渡)出示拉瓦錫的照片以及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裝置的圖片,并講述拉瓦錫發現空氣組成的故事。
(過渡)仿照這個著名實驗的原則,我們也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活動】實驗探究
[實驗2-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分組實驗)要求學生按教材中[實驗2-1]連接裝置并實驗,適時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問題探究
(討論)你在實驗過程中看到了什么現象?你能分析原因嗎?請把看到的現象及你的分析與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來分析: 1、實驗成功,描述現象; 2、實驗失敗,尋找原因。
現象: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反應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中,約占瓶內體積的1/5。
結論: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原因:由于紅磷燃燒消耗了瓶內的氧氣,導致集氣瓶內的氣壓減小,因而水倒流。 【活動】小組討論
(提問)有的同學實驗結果是氧氣體積遠遠小于空氣體積的1/5,為什么呢? (順勢點撥)引導學生分析裝置、操作、反應藥品等。 探究參考: 少于1/5的可能:
紅磷的量不足;溫度沒冷卻到室溫就觀察;裝置的氣密性不好;當燃燒到一定程度時,瓶內氧氣含量低,紅磷不能繼續燃燒。
【思考】思維拓展測定氧氣含量的實驗一定要用紅磷嗎? 【活動】分組實驗
(分組實驗)用蠟燭重復上述實驗,比較兩次實驗的不同,分析原因。 引導學生對以上實驗進行回顧與反思,并思索對本實驗是否有改進方法。 對較好的改進方案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 【活動】匯報結果
在上述探究活動的基礎上,學生歸納空氣的主要成分:由與紅磷反應的氣體(氧氣)和與紅磷不反應的氣體(氮氣)組成。共同得出:空氣的組成:氮氣(N2)78%、氧氣(O2)21% 、稀有氣體0.94% 、二氧化碳(CO2)0.03%、其它雜質0.03% 二、物質的分類
觀察卡通圖片及對比物質的化學式:氮氣、二氧化碳、紅磷、空氣、河水、礦泉水等物質,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純凈物?
(小結)空氣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這樣的物質叫混合物。而氧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它屬于
純凈物。
(比較)混合物和純凈物二者的區別? 【活動】歸納總結
談談本課題的收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隨堂檢測】
1、下列事實說明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
(1)、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氣中會變渾濁【 】 (2)、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 】 (3)、盛冰水的杯子從冰箱里拿出,放在常溫空氣中,外壁會潮濕【 】 2、判斷下列物質那些是純凈物那些是混合物? 1.清澈的河水 2.紅磷 3.潔凈的空氣 4.冰水混合物
3、右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該實驗證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約占1/5 B.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
C.實驗前一定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D.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火焰熄滅后立刻打開彈簧夾 【課堂反思】
本節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上課伊始通過觀看視頻,把學生不知不覺地帶到了本節課的研究任務上。 由于教學活動設計的環環相扣,加上鋪墊實驗和學案的輔助作用,使得學生的探究過程(包括思維過程和實踐過程)層層遞進,清晰有效。思維過程躍然紙上,實際操作過程井井
有條。 在整個課中主要講的是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對于混合物和純凈物主要是從概念上理解再結合身邊的例子加于說明,之后引導學生通過習題區分純凈物和混合物,讓學生清楚分類標準。從教法上:對學生“扶”是必要的,可不易多“扶”,能讓學生做的實驗就放手,包括教師演示實驗。
總之,本課有成功之處,也有失敗之處。課后認真總結與反思發現自己的語言、教學組織等一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今后要注重查漏補缺,力求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有進一步的提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