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常見的酸和堿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京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常見的酸和堿》復習課-新疆 - 塔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酸與堿復習課
【教學理念】
《常見的酸和堿》復習課作為專題復習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對本部分所學化學知識、技能系統(tǒng)化和條理化,達到鞏固記憶、加深理解和綜合應用的目的。對學生來講,復習課是“溫故而知新”,對老師而言,復習課應該“反復而不重復”。立足于此課型的特點,本課從以下幾個角度做了些思考和嘗試:1、知識網(wǎng)絡以學生自主復習為主,教師主要通過題目考查學生復習效果,并在其中進行擴展。2、在學生形成酸與堿的化學性質(zhì)的知識網(wǎng)絡后,利用區(qū)分稀鹽酸與石灰水達到應用的目的。3、實驗是化學的基礎,回歸實驗,利用堿的化學性質(zhì)設計實驗驗證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是否反應,從而培養(yǎng)學生實驗探究能力與對化學知識學習的嚴謹態(tài)度。
【課標解讀】
《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guān)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還指出: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過程,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獲得科學方法,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基于以上思想,本人設計的這節(jié)復習課,以簡單的問題為引導,涉及了常見酸與堿的性質(zhì)及用途,包括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以解決問題為引導激發(fā)學生積極性。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溫故知新,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展示了化學學習的多樣性。
【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加深對常見 酸、堿性質(zhì)的認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鞏固酸、堿的化學性質(zhì),加以對比加 深對某些反應的認識。 3、從CO2與NaOH是否反應的探究過程中, 提升實驗的設計思路。
【教學重點】酸與堿的化學性質(zhì)的掌握與應用。
教學難點:從CO2與NaOH是否反應的探究過程中,提升實驗的設計思維水平。
【教學方法】對比與講練相結(jié)合 ,實驗與探究相結(jié)合
【教學過程】
【引言】:今天將由我來配合大家完成本節(jié)課酸與堿的復習,希望我們能打一場漂亮的配合戰(zhàn)。
下面請同學們齊讀學習目標(教師板書課題)。
【設問】 同學們都明確學習任務了嗎?請問大家還記得我們在學習酸與堿的知識時學過哪些物質(zhì)嗎?你還能回憶起它們的性質(zhì)嗎?(學生思考)
下面就請同學們借助老師的這張表格快速回憶復習。(多媒體展示) 濃鹽酸HCl 濃硫酸H2SO4
顏色、狀態(tài) 無色、黏稠、油狀液體 打開瓶蓋后的現(xiàn)象
氣 味
有刺激性氣味
用途
重要化工產(chǎn)品。用于金屬
表面除銹、制造藥物(如
鹽酸麻黃素、氯化鋅)等;
人體胃液中有鹽酸,可幫
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產(chǎn)化
肥、農(nóng)藥、火藥、染料以及冶
煉金屬、精煉石油和金屬除銹
等。
濃硫酸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
常用它做干燥劑。
1.濃鹽酸有 性,因此揮發(fā)出的 氣體與空氣中的 接觸形成鹽酸小液滴而出現(xiàn)白霧現(xiàn)象。
2.濃硫酸有 性,可做干燥劑。濃硫酸具有強烈的 性,
涂在白紙(木條、棉布)上,使其變 。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 沿容器壁緩慢注入 里,并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里!
物質(zhì)名稱 氫氧化鈉NaOH 氫氧化鈣Ca(OH)2 俗稱
顏色、狀態(tài) 溶解性
微溶于水 放置在空氣中
無明顯現(xiàn)象
用 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造 紙、紡 織等
易潮解,可做某些氣體的干燥劑
作建筑材料等
【設問】 同學們都掌握了嗎?下面就請大家利用所學知識幫老師解決一個問題。(多媒體展示)
【練習】(多媒體展示)活動探究一: 你能舉出幾種鑒別濃硫酸和濃鹽酸的方法? 請分組討論,看那個小組的同學做得最好。(教師建議在討論時最好有一個記錄員,可以使我們的討論效果更好)
【學生回答】分小組討論,選代表回答。突出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方法。 【教師講評】出示學生討論結(jié)果
物 1、打開瓶塞,瓶口有白霧的是濃HCl,另一種為濃H2SO4 理 2、取少量試液加入水中稀釋,能放出大量熱的為濃H2SO4 方 3、稱量同體積的濃H2SO4,濃HCl,質(zhì)量較重的為濃H2SO4 面: 4、將等質(zhì)量的濃H2SO4、濃HCl同時置于空氣中,變重的為濃
H2SO4
化 5、各取少量,分別涂在白紙(木條、棉布)上,使其變黑的 學 是濃H2SO4,另一種為濃HCl
方 6、各取少量,稀釋后分別滴入兩支盛有BaCl2溶液的試管中 面 產(chǎn)生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濃H2SO4,另一種為濃HCl
【提問與拓展】1、我們可借助哪一個儀器判斷溶液變重了? 2、滴加BaCl2溶液時要用稀釋后的酸溶液。
3、當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同時存在時一般先鑒別硫酸根離子。
【互相交流】請同學們快速將這部分知識轉(zhuǎn)化成自己的知識。(老師檢查個別學生記憶效果)
【提問】通過剛才的復習我們了解了酸與堿的物理性質(zhì),當然剛才有同學也說出了一些化學性質(zhì),下面我們就具體復習酸與堿化學性質(zhì)。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學過的酸與堿的化學性質(zhì)有哪些?同桌兩個互相復習
一下,等會老師要叫同桌倆一起回答,你么最好說出的性質(zhì)是酸與堿相似的或?qū)摹#▽W生思考,教師板書)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教師對應的展示板書。
活潑金屬 酸堿指示劑
金屬 非金屬
氧化物 氧化物
鹽
【結(jié)論】酸的化學性質(zhì)有五條,堿的有四條,因此我們可以得到五指記憶法。
(教師展示五指記憶法)
大拇指——酸堿指示劑。
食指———活潑的金屬(僅對酸而言) 中指———氧化物(金屬或非金屬) 無名指———堿或酸
小指———鹽 (對堿而言,鹽必須可溶)
酸由五個通性,就是我們的左手的五個手指;堿有四個通性,就是我們的右手去掉食指外的四指。
【過渡】復習了酸與堿的化學性質(zhì),下面就請同學們試著應用一下。(多媒體展示)
活動探究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桌上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只知道它們是稀鹽酸和石灰水,你能用哪些方法鑒別它們?
【教師跟問】稀鹽酸屬于哪一類物質(zhì)?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屬于哪一類物質(zhì)? 【學生回答】酸與堿 教師要求開始討論。
OH- 堿 酸 H+
學生回答方法,教師跟問:你說的這種方法是利用了酸或者堿的哪一條化學性質(zhì)?
學生展示完討論結(jié)果,教師要求自行轉(zhuǎn)化記憶知識。
【過渡】你們都記住了嗎?你們都學會用了嗎?下面我們來檢測一下。(多媒體展示)
要求:左邊組做第一題,右邊組做第二題,當然做完的同學可以快速看看鄰組的題目,我想他們不會介意資源共享的。 【學生展示答案】
【過渡】看來同學們對酸與堿的化學性質(zhì)應用比較熟練了,下面我們就要有所延伸了。請同學們看題目。(多媒體展示)
活動探究三:對于Ca(OH)2 和CO2的反應我們能夠看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了。而 NaOH與CO2的反應是否發(fā)生了呢?能否設計實驗說明NaOH和CO2發(fā)生了反應,簡要說出操作、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教師點撥】可以從反應物和生成物兩方面來考慮。 【學生活動】四人一組討論交流。 學生回答討論結(jié)果,教師及時點撥。 教師展示裝置圖
【學生活動】學生上臺演示驗證圖一實驗:將NaOH溶液倒入盛滿CO2
氣體的軟塑料瓶中。
學生觀察現(xiàn)象,分析原理。
教師提問:剩下的圖示裝置會有什么現(xiàn)象? 學生回答。
【講評與拓展】對于無明顯現(xiàn)象的化學反應,可以通過改變實驗裝置,創(chuàng)設新的情景來觀察到明顯的反應現(xiàn)象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對于無明顯現(xiàn)象的化學反應,也可從檢驗生成物的存在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由于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所以保存氫氧化鈉的方法應密封保存。
【練習】二氧化碳氣體通往氫氧化鈉溶液中,看不到明顯現(xiàn)象。兩者是否反應了?為證實這一疑問,某化學探究小組的同學,設計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你認為達不到目的是___
【講解】設計實驗裝置主要是考慮反應物減少,而引起的一系列變化。
【提問】老師的這種實驗設計嚴密嗎?會不會是其它物質(zhì)與二氧化碳反應了呢?
【學生思考】:氫氧化鈉溶液中有水,水也可以與二氧化碳反應。 【教師總結(jié)】:對比實驗是學習化學,開展探究的有效方法,運用對比試驗可使我們的實驗結(jié)果更嚴密。
【課堂小結(jié)】:關(guān)于酸與堿的知識還有很多,而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多,那么老師希望同學們將理論知識點牢記心中,然后我們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布置作業(yè)】 完成學案及練習題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以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為中心,以學生思維心理發(fā)展為主線,構(gòu)建一個共同的平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所收獲”的教學設計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對比的方式,從問題到答案,都讓學生自己去對比,可以感覺到,這樣的教學模式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對后面知識的學習也起到了引導作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深受學生的歡迎,其教學效果更是傳統(tǒng)的 “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所不可企及的。在本節(jié)復習課中,為了營造情境,利用歸納的酸堿性質(zhì)來解決問題,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就是用酸堿的性質(zhì),設計區(qū)別稀鹽酸和石灰水的方法。學生利用上圖酸堿的性質(zhì)差異想到了不少方法。后來探究實驗我讓其中一位同學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上講臺操作,這時是整節(jié)課課堂氣氛最活躍的。 同時我也明白這些實驗后來起到的作用只是去驗證之前的猜想,對于多數(shù)同學來說,這些現(xiàn)象是“意料之中”的,那么多花這些時間有意義嗎? 我覺得積極之處有以下幾點: (1)更牢固的記憶實驗現(xiàn)象。像指示劑變色的規(guī)律記口訣是一方面,通過適當?shù)默F(xiàn)象回放能鞏固記憶。 (2)營造情境,學以致用。通過解決實際的問題,能讓學生增強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也會覺得學習更有意義。 (3)活躍氣氛,調(diào)動學生情緒。這節(jié)課的施教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即使老師給學生開放了時間和空間,但還是有部分學生還是不會思考問題(一有問題就翻書),更提不出有獨特見解的問題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是要注重教給學生方法,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去找出解題思路,從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guān)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guān)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