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端午粽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版(部編)一年級下冊10 端午粽第二課時-福建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語文人教版(部編)一年級下冊10 端午粽-福建省 - 福州
10.端午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圖文結合、聯系生活實際認識粽子的色、香、味、花樣的特點,感受到粽子文化內涵。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長句子的方法;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3.隨文認識“肉”、“據”“念”三個生字,學寫“分”、“節”這兩個生字。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長句子的方法;認識粽子的色、香、味、花樣的特點。 教學難點:讀好長句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幾位外國人圖片)你們看,這幾位外國朋友又來到我們課堂了,掌聲歡迎。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向這幾位外國朋友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還帶他們劃龍舟、喝雄黃酒、插艾草、佩香囊。(出示圖片)這節課我們要帶他們走進課文,認識端午粽!
2.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
發現課文隱藏的7個“粽子”包含粽子的7個知識點 1.自由讀課文,按順序找找,課文中出現了幾次“粽子”
這個詞?找到了,就做個記號(劃橫線),養成讀書做記號的好習慣。
2.生讀后反饋(課文中出現7處“粽子”)
3.師小結引出下一環節:這7個粽子就是7個粽子娃娃,各有著一個秘密,這秘密就藏在他們所在的句子中。 三、借助實物讀懂第二自然段三個“粽子”的秘密,認識粽子色、香、味的特點。
(一)、觀粽形,學習讀長句子的方法
1.自由讀第二段第一句話,找找包粽子要用什么材料?(箬竹葉、糯米、棗)
2.出示粽子,按照從外到里的順序說,粽子外面包著的是(青青的箬竹葉),剝開粽葉,里面是(白白的糯米),中間有(紅紅的棗)。
3.指導讀三個詞組,讀好“的”的輕聲音,讀出疊詞的韻味和節奏,教給學生讀詞組的小妙招:眼睛要比嘴巴快。 4.小結:這個“粽子”告訴了我們粽子顏色的秘密。板書(色) 5.指導讀好長句子
(1)這是一句長句子,要想讀好長句子得讀好停頓。板書:停頓。
(2)師范讀(課件出示停頓符號),認識停頓符號“/”。 (3)將整句話按照標點分為三個部分,逐一指導讀好每一部分中詞與詞之間的停頓。
(4)指名整句話連起來讀,引導發現遇到標點符號的時候也要有停頓。
(5)用兒歌的方式小結讀好長句子的方法:讀好長句子并不難,我來教你小妙招,眼睛要比嘴巴快,詞語之間有停頓,遇到標點停一停,把握節奏有感情。 (6)齊讀這句長句子,讀出粽子顏色的美。 (二)聞粽香
1.師生合作讀第二段的第二句話,讀懂粽子有一股清香的秘密。
2.請幾位小朋友聞聞粽子感受清香,并用自己的話說說。 (三)品粽味
1. 指名品嘗粽子,引導用自己的話說說粽子的味道。 2.學習用又()又()說詞。 3.指導朗讀句子,讀出粽子的香甜。
(四)小結:小朋友讀懂了第二自然段的三個粽子的秘密,知道了粽子色、香、味的特點(板書:香、味),我們還學會了讀長句子的方法。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的一、三、四段,讀懂粽子花樣多的特點,感受粽子的文化內涵;運用學到的讀長句子的方法讀好第三段的長句子。
(一)提出自讀要求:自由讀課文一、三、四自然段,靜靜地想一想又讀懂了粽子的哪些秘密,再和同桌說一說。讀第三段的長句子時,用上我們剛學會的妙招,拿起筆做好停頓記號,幫助自己讀好。
(二)生讀后分享,根據學生的分享相機引導學習相關內容。 1.讀懂第一自然段,知道粽子里藏著外婆的愛
(1)教師引導學生抓住“總會”、“盼著”這兩個詞,通過想象畫面說話,感受外婆的愛。
(2)齊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外婆對我們的愛。板帖圖畫 2.讀懂第三自然段一、二句,知道粽子花樣多
(1)從“除了 還有 和”的句式感受到外婆會包的粽子品種的多從而讀懂“花樣多”。
(2)隨文認識“肉”,引導學生觀察感受“肉”象形字的特點,感受漢字演變過程,體會漢字的神奇,讀詞。 (3)引導學生用“除了 還有 和”說一說粽子的其他花樣。
小結,板書:花樣
3.讀懂第三自然段第三句,知道可以把粽子分享給親朋好友;指導讀好長句子。
(1)外婆讓我們把粽子分給鄰居吃,今年端午節,你會把粽子分給誰呢?(老師、同學、外國朋友)相信你的親朋好友收到你的粽子一定會吃得“美滋滋”。(板貼圖畫) (2)展示自由讀時三位小朋友給這段的長句子做的停頓記號,請他們讀一讀。教師相機指導讀好長句子。
(3)齊讀這句長句子
4.讀懂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1)指名簡單說說端午節吃粽子同屈原之間的故事。 板帖圖畫
(2)聯系生活實際了解“據說”的意思。隨文識記“據”字。
(3)課件展示,用拆字法了解“念”的意思并識記“念”字。 (三)小結
1.小朋友們讀懂了這7個關于粽子的秘密,知道了粽子的色香味花樣的特點,感受到粽子里藏著的家人的愛,我們也可以通過粽子傳達對親友的愛,還知道了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
2.分組讀四個自然段,注意讀好長句子。 五、學習寫“分”、“節”這兩個生字
1.觀察結構——上下結構,呈現部件框,幫助學生認識“節”上窄下寬,“分”上下均等的結構特點。 2.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觀察兩個字中的橫折鉤書寫時有什么不同 3.隨師書空
4.生寫、評價、修改。 5.總結
六、作業
把粽子的7個秘密告訴爸爸媽媽。 七、板書
色 香
10端午粽
味 花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