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咕咚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本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課文第20課咕咚第二課時-貴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本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課文第20課咕咚-貴州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
20、《咕咚》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童話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初步學會用符號標記重要信息的方法。
2.理解課文,知道遇事無論做什么事,都不應該只聽別人的,不要盲目跟從,要多問問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3.在聽、讀、講、演童話故事中想象畫面,訓練學生傾聽能力、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語文素養,培養學生閱讀童話故事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讀懂童話故事的內容,學會用符號捕捉和標記故事的主要內容和信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東西,以及兔子聽到“咕咚”聲拔腿就跑,許多動物也跟著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樣給大家解除了誤會。
難點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應該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而要問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教學準備:
課件、動物圖片和頭飾。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帶著大家走進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大森林里——(出示木瓜樹圖)這棵木瓜樹上結滿什么樣的木瓜?{金黃金黃、又大又圓}(黑板上貼上木瓜圖)你們想摘嗎?
2.游戲鞏固生詞。:摘木瓜
3.這些木瓜掉進哪里了?——(齊讀故事的開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咕咚)這聲音說明了什么?(樹高、水深)
4.就是這“咕咚”引起了一場風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0課“咕咚”。(板書課題)。像這樣表示聲音的詞語叫做什么詞(象聲詞)。(齊讀)
5.今天我們要完成四個學習任務:聽故事、讀故事、講故事、演故事。(板書:聽、讀、講、演)完成了四個學習任務,你就能成為今天的童話大王了,有信心嗎? 二、聽故事。
1.要求: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起因、經過、結果)
2.老師講故事,學生認真聽。
3.匯報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貼上動物圖片,
理清故事的主要內容并完成填空。 三、讀故事。
1.出示要求:讀一讀,畫一畫:故事里的小動物聽到“咕咚”是怎樣做的?(動作畫上三角形)它們都說了些什么?(語言畫上波浪線)
2.學生讀故事,教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故事里的小動物聽到“咕咚”是怎樣做的?教師相機出示動作的詞語(撒腿就跑、跟著跑、攔住)兔子為什么跑?(聽到咕咚聲)其他動物為什么跑?(聽兔子說)他們都是——聽到的(板書:聽)看到了嗎?大伙一邊跑還一邊做什么?(板書:一邊跑一邊喊) 4.匯報交流:它們都說了些什么?
(出示兔子、小猴子、大伙喊的話,引導讀出著急、害怕的語氣)你發現它們說的話意思有什么不一樣?(越來越著急,越來越嚴重,傳變樣了!)教師引讀,讀出語氣的變化。
只有誰沒有跟著跑?它是怎么做的?(板書:攔住)又說了什么?(出示對話,分角色讀)
小結:野牛是怎么做:問明白。(板書) 四.看圖講故事,明白道理。
1.出示要求:看圖講故事,注意把小動物們的動作和對話講清楚。
2.指名看圖講故事,師生評價。
3.設置疑問:故事到這里結束了嗎?(野牛沒有問清楚咕咚是什么)它又怎么做呢?(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學生回答,板書:看清楚
4.同桌討論:大伙為什么笑了?兔子會對大伙說什么?其它的小動物會說什么?
5.交流,教師小結:無論做什么事,都不應該只聽別人的,不要盲目跟從,要多問問為什么,還不清楚就親自看一看,弄清事情真相!(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五、演故事。
1.出示要求:演一演,發揮自己的想象,加上動作和表情。
2.先在小班內表演,再指名表演,師生評價,評出童話大王。
3.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以后你遇到類似的事情會怎樣做呢? 六、課外閱讀:
1.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推薦閱讀:《小馬過河》 板書設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