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嘎達梅林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4單元《嘎達梅林》遼寧省 - 大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音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4單元《嘎達梅林》遼寧省 - 大連
《嘎達梅林》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分析】
馬頭琴曲《嘎達梅林》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五十六朵花》的內容。蒙古族民歌歷史悠久,內容非常豐富,《嘎達梅林》是一首短調蒙古族民歌,具有敘事性的特點。它描寫并歌頌了蒙古英雄嘎達梅林為了保護草原,率領牧民起義,與當時殘酷的封建王爺、軍閥英勇戰斗的悲壯事跡。在教學中,我在欣賞馬頭琴曲的基礎上學唱了歌曲,學跳了蒙古舞蹈。并在此基礎上欣賞了不同音樂題材的《嘎達梅林》。并詳細介紹了蒙古族代表性樂器馬頭琴。讓學生能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風俗人情和民族音樂。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基礎知識和音樂的能力已經很不錯了,唯一是學生的年齡段正是不好意思表現自己的時候,這就需要在教學設計是要針對高年級的年齡特點設計更多的禮遇學生表現的環節。因此我在本課中設計符合高年級年齡、心理特點的欣賞、模仿、演唱和表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各項音樂活動中獲得知識,提升
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達到課堂高效。 【教材目標】
1、欣賞馬頭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達梅林》,感受歌曲悲壯的情緒,并熟練演唱歌曲。
2、認識馬頭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渾厚的音色和獨特的草原氣息。 3、通過欣賞歌唱家演唱的《嘎達梅林》和交響詩片段的欣賞,引導學生從多個藝術角度去理解和感悟《嘎達梅林》激發學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熱愛。
【教學重難點】
欣賞馬頭琴獨奏曲《嘎達梅林》。通過感受馬頭琴和歌曲演唱感受體會音樂的情緒。本課我把欣賞馬頭琴《嘎達梅林》和民歌演唱作為重點內容,難點是如何讓學生感受不同表現形式的《嘎達梅林》所表達的感情和情緒的不同。用不同的力度情緒演唱歌曲并進行表現、表演。感受激發學生對英雄的崇敬與熱愛之情。 【教具】
多媒體課件、電鋼琴。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同學們好,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隨音樂走進今天的音樂課堂.隨音樂《賽馬》 律動進教室
2、師:剛才的音樂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歡快熱烈)仿佛把我們帶到了哪里?(內蒙古美麗的大草原上)在這大草原上你看到了什么?(賽馬等)蒙古族有個盛大的節日你們知道嗎?對,那達慕大會,這個大會是蒙古人民最喜歡的節日,他們賽馬,射箭,摔跤歌舞表演,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 那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大草原?(幸福快樂的大草原)這歡快熱烈的樂曲是什么樂器演奏的(二胡) 曲名(賽馬)
3、師:對,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音樂離不開馬,就連樂器也與馬有關你知道這個樂器是什么嗎?(馬頭琴)對,馬頭琴伴隨蒙古人民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了,它的音色獨特動聽. 二、欣賞馬頭琴獨奏曲 1、完整初聽樂曲
(1)師:今天,老師就帶來一首馬頭琴獨奏曲,想聽嗎?讓我們一起靜靜的聆聽,聽聽這音樂有什么特點呢?
(2)師:這首樂曲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悲傷悲壯)仿佛讓你看到一個怎樣的草原?(一個被破壞了的草原所以人們傷感悲傷)那這音樂有什么特點?(總在反復)你聽出反復了幾次?(四次)為什要反復出現呢?是想要告訴我們什么呢?他是告訴我們在紀念一位英雄,一位為保護草原和百姓而犧牲的英雄,他是誰呢?我們跟著視頻一起去認識這位英雄!(嘎達梅林電影)他就是嘎達梅林,他帶領牧民起義反抗強行開墾草原的軍閥和王爺,最后戰死在遼河。草原人民用500多段歌詞來紀念這位英雄。所以旋律反復出現是為了讓我們記住這段悲壯的歷史記住這位偉大的英雄。這就是今天我們欣賞的馬頭琴獨奏曲《嘎達梅林》
2、畫出旋律線復聽樂曲第一段
(1)師:讓我們隨著音樂旋律線的變化來感受樂曲悲壯的情緒!樂曲的旋律有什么變化?(有高有低)象征著草原不平靜人們的抗爭)這是幾拍子的啊?它的速度(稍慢)節奏(舒展)
(2)讓我們跟著圖形譜在來感受樂曲的情緒. (用嚕來模唱)這首樂曲正是因為這些音樂要素的體現再加上馬頭琴特有的音色才使音樂的情緒更加的悲壯.
3、認識馬頭琴,模仿馬頭琴演奏
師:說起馬頭琴,你對它有哪些了解?(琴頭雕刻著馬頭)音色誰能來描述一下?(音色甘美、渾厚、悠揚富有草原韻味)演奏姿勢是什
么樣?(左手扶把右手拿弓)那我們也做一次小樂手一起拉起馬頭琴再次感受音樂好嗎? 4、曲譜演唱
(1)師:你們真棒能夠大膽的展示自己,老師喜歡。這首樂曲是根據蒙古族民歌改編而成的,你們想唱一唱嗎?我們先來視唱曲譜,我們隨四四拍的指揮圖示一起來演唱! 5、介紹蒙古族短調民歌
師:通過剛才的模仿和視唱,你能說出它有幾個樂句組成的?(兩個)結構短小比較規整,上下樂句對稱,曲調簡潔,這就是蒙古族短調音樂的特點。 6、歌曲演唱
(1)師:下面我們填上歌詞,誰能說說聲音應該怎樣的?(含蓄),我們來視唱一下!
(2)師:嗯,那我們要用什么樣的力度來表現歌曲的情緒呢?(第一樂句漸強,第二樂句漸弱)讓我們用含蓄的聲音,漸強漸弱的力度和對嘎達梅林的贊頌之情跟音樂來演唱一遍好嗎? 7、學跳蒙古舞
(1)師:你們的歌聲真美,老師給你們點贊!那么除了演唱我們還可
以用什么方式表現音樂?(舞蹈)嗯,蒙古族可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不來一段蒙古舞怎么行呢!下面老師來展示一段,你來說說蒙古舞的特點好嗎?老師的舞姿要是有你們的歌聲我想我的舞姿會更美!我們來配合一下吧!
(2)師:謝謝同學們的掌聲,那我們來說說蒙古舞的特點?(硬手
硬肩等) (蒙古舞的特點是熱情奔放,穩健有力,動作的特點肩部動作豐富,靈活;腕部動作在掌與腕平直的姿態上,以上提、下壓來帶動整個手臂的舞動;倔w態: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傾,后背略后靠。手型:四指伸直、并攏、拇指稍翹自然旁開,五個指頭在一個平面內,形成扳手。 (3)師:想學嗎?一起來吧!教動作
(4)師:讓我們一起用舞姿再來感受音樂的情緒吧! 三、拓展
(1)師:真了不起,這么短的時間同學們已經有點蒙古族舞蹈的韻味了。讓我們休息一下來欣賞一位蒙古族歌手演唱的《嘎達梅林》。它的演唱蒼勁有力,聽聽他是怎樣用歌聲來贊頌這位英雄的 (騰格爾演唱視頻)
(2)師:這位歌手是誰?(騰格爾)誰來說說騰格爾的歌聲帶給你什么感受。ǖ统帘瘔延辛α,讓我們更加清晰的看到了英雄偉大的形象)
(3)師:采用《嘎達梅林》的音樂素材進行創作的音樂作品有很多,
我們剛才欣賞了馬頭琴獨奏和聲樂作品,其它還有大提琴作品,影視作品,二胡獨奏曲,交響詩作品等等 。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交響詩片段請同學們來欣賞一下(播放交響詩視頻)因為交響詩比較長我們只欣賞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題.
(4)師:讓我們一起隨著圖形譜來感受這段交響詩音樂.聽聽是什么
樂器演奏的?(小提琴弱奏悠長的民歌曲調把我們帶到了凄涼憂傷的草原上,接著雙簧管吹奏有為我們展現安靜的草原主題)這段音樂聽起來感覺(更加悠長),節奏比較自由,這是蒙古族長調音樂,你們聽出音樂中有很多小波折音,這些小波折音叫“諾古拉”是流淌在蒙古人民血液中的音樂。也是長調音樂特有的特點。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了解了蒙古族長調和短調音樂,又通過各種形式的音樂表現感受了《嘎達梅林》他是一首贊歌,一首英雄的贊歌,草原上的英雄有很多,我們還學過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音樂,還記得嗎?是什么樂器演奏的?(琵琶) 他們是誰?(玉榮龍梅)對,讓我們記住這些英雄。
美麗的草原正是有了這些英雄們奉獻精神,才有了今天草原藍藍的天綠綠的草,才有了草原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草原一起載歌載舞唱起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教學反思】
這節音樂課,針對教學目標用心設計,教學方法靈活、形式新穎,合理運用媒體,通過圖形譜讓學生重復感受樂曲情緒的變化,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資源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這節課在設計時本著以音樂以音樂要素為主線,通過體驗不同藝術表現形式認識嘎達梅林這位蒙古族英雄,贊頌這位英雄。在原有教學內容上,進行拓展。讓學生了解怎樣用音樂的手法來刻畫人物理解音樂情緒。在教法與學法上的靈活運用使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了很多:懂得聽辨;了解音樂要素的重要性;會引發他們對環境保護和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深刻地感受作品的情緒,又欣賞了很多優秀的、經典的作品。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興趣與愿望。 最大的收獲:
1、圖形譜的運用讓學生直觀的感受音樂要素的變化,更好的體會音樂的情緒。
2、將電影視頻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中,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人物形象更直觀的理解音樂的情緒。
3、充分聆聽體驗音樂作品,突出欣賞教學。 不足:
1、在提出問題環節,有點著急沒有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回答,講的有點過多。
2、學唱歌曲部分,應該多讓學生聽音樂視唱,學生在最后減弱部分唱的不準。
3、表演環節應該給學生多點的練習時間,讓學生更充分表現自己。 改進的方法:
1、課堂提出問題要多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老師不應該替答。 2、備課不僅要研究教材更要背學生,。
3、注意課堂語言的精煉,讓語言更富感染力,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