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是草原小牧民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上冊第2課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山西省 - 晉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音樂人音版三年級上冊第2課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山西省 - 晉城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 第( 三 )單元第( 3 )課·第(2)課時 課題
我是草原小牧民 年級
三
教學方法
聽唱法、自主學習
法、合作探究法 對比聆聽法、練習法
教學
用具
課件 電子琴 打擊樂器
執教者
牛鵬霞
教 學 目 標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感受和體驗蒙古族的音樂和舞蹈,并對其產生興趣。
2、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歌曲。
3、能夠在體驗、探究、模仿、合作的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運用自豪、歡快的情緒,輕柔而有彈性的聲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掌握附點音符、休止符、裝飾音的演唱。
教 學 過 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補充修改
一、創設情境,展示目標。 1、引出課題。(出示課件1) 師: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有許許多多美麗神奇的地方令人向往。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很美的地方,你們想去嗎?我們該怎樣去呢?別急,老師給大家準備了特殊的交通工具,你們看:(出示課件2——馬),讓我們站起來騎上馬兒準備出發吧!(播放伴奏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師生隨音樂律動)騎馬的感覺如何?你們騎的可都是千里馬,這么快就到了目
1、師生互動,跟著音樂在情境中有節奏地律動,激發學習的欲望。
的地了,快坐到馬背上休息一下,看我們到了哪里?(出示課件3——草原美景圖片,背景音樂《草原上》) 師:美嗎?我們到了什么地方? 師:對,這里有奔馳的駿馬,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還有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牧民,他們喜歡摔跤、騎馬、射箭,放牧離不開馬,外出離不開馬,因此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師:了解了蒙古族,當然還要聽聽來自大草原的歌聲啊,它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覺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蒙古族民歌《我是草原小牧民》。(出示課件4)(板書課題:我是草原小牧民) 2、展示目標。 師: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出示課件5)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學提示。(出示課件6) A.初聽歌曲,邊聽邊看老師表演,思考:這段舞蹈中小牧民會做哪些事情?歌曲表達了小牧民怎樣的思想感情? B.復聽歌曲,說說歌曲的情緒、速度分別是怎樣的?(出示課件7) 2、合作探究。 A.你能嘗試按節奏朗讀一下歌詞嗎?如果有困難,小組可以討論一
觀看圖片,加深對蒙古族風土人情的了解,激發對草原的熱愛。 欣賞后自由發言。 聽師總結概括,加深對蒙古族的了解。 齊讀課題。 2、看課件,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根據自學提示帶著不同的問題進行多次聽賞。 2、學生前后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交流,積極發言。
A.嘗試按節奏朗讀歌詞。
下。(出示課件8——歌詞節奏) B.“啊哈嗬”是什么意思?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在讀“啊哈嗬”這句歌詞時特別高興,為什么呀?它是什么意思? 師:大家理解得非常準確,“啊哈嗬”是一句襯詞,表現愉快的心情,就像我們平時“哼哼”小曲時的樣子。所以我們在演唱歌曲時要懷著怎樣的心情演唱呢?(愉快、快樂) 三、展示點撥,交流提升。 1、鼓勵學生針對剛才的討論進行發言。 2、師范唱歌曲,引導學生找出歌中沒學過的音符。(出示課件9) 3、師講解休止符和前倚音的唱法。(出示課件10) 4、師彈奏歌曲旋律,鼓勵學生用“lv”哼唱。(出示課件11) 5、指導學生跟琴嘗試加歌詞演唱歌曲,并找出難唱樂句。 6、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糾正并再次完整演唱。 7、指導學生用自豪、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四、達標檢測,分層訓練。 1、采用各種形式練唱。 2、接龍游戲。 師:歌曲大家已經基本上學會了,下面我們做個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字叫“仙女棒我來唱”。我來起頭, B.生:很高興的意思。 表達很快樂的心情。很開心地吆喝聲。
1、每組選一個代表進行發言。
2、邊聽師范唱,邊找出沒學過的音符。
3、聽師講解,加深對
音符的認識,掌握它在歌曲中的運用。
4、跟琴哼唱歌曲旋律。
5、在師指導下加歌詞演唱。 6、再次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7、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師生接唱、分組接唱。 2、玩接龍游戲。 (1)分組接龍。 (2)個人接龍。
仙女棒對準誰,誰就接下去唱下一句,請同學們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啊。(開始游戲)
3、指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師指導學生表演唱歌曲。
五、總結提升,反思評價。 1、師:這節課同學們學到了什么?你覺得自己課上的表現如何? 2、師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評價。
師:同學們,快樂的四十分就要和我們說再見了,最后請大家騎上你們的小駿馬,隨著優美的歌聲走出教室。(出示課件12)
3、在師指導下分組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大膽想象,創編表演。
1、學生自評、互評。
2、教師總結,滲透德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