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森林的歌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第四課《風景如畫》欣賞課《森林的歌聲》安徽省 - 宣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森林的歌聲》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湘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上冊第四課《風景如畫》中的欣賞課《森林的歌聲》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聆聽《森林的歌聲》從樂曲聲中聽辨常見小動物叫聲,感受樂曲的獨特意境,從中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2、介紹和感受樂曲中三種樂器(竹笛、小提琴、吉他)的音色特點,模仿其演奏。嘗試用模唱、律動等方法體驗音樂主題及其變化。
3、在欣賞的過程中,記憶各段主題旋律出現的順序,并能通過聆聽,表現樂曲。
教材分析:
這首樂曲為第五冊第四課《風景如畫》中的欣賞課,是一首器樂演奏作品,由大自然的真實音響(中國樹蟾、白腹秧雞、飛鼠等動物的鳴叫)與笛子、提琴、吉他等樂音共同交織而成。樂曲的旋律簡潔質樸,輕快流暢,富有東方情調。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處于小學中段,在感受聆聽、音色聽辯、音樂記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礎,他們樂意參與音樂活動,并有較強的興趣,更喜歡將欣賞與演唱、欣賞與律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聆聽,以此
增進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通過聆聽,了解笛子、小提琴、吉他三種樂器的音色,介紹其樂器特征,并隨音樂模仿樂器的演奏姿勢。
2、模唱主題旋律并分析體驗不同主題帶來的不同感受。 教學難點:
1、在欣賞《森林的歌聲》中,記憶三個主題旋律的演奏順序。 2、在音樂活動中引導學生發揮學生合作的能力與自我表現音樂的能力。
教學道具:
多媒體、鋼琴、吉他、卡片、彩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歡迎大家來到神奇美妙的音樂世界。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到一個神秘的地方去聽賞一場音樂會,請同學們豎起耳朵帶著兩個問題仔細聆聽。
二、帶著問題初次完整聆聽
1、師問:這場音樂會是在哪里舉辦的?聽后給你的感受又是怎樣的?
2、學生回答
三、帶著問題第二次完整聆聽
師:這場音樂會中都出現了哪些動物和樂器的聲音?讓我們一起
再來認真的聆聽。
1、學生說一說都聽出了哪些動物的聲音。教師小結評價并用再次分別聆聽腹斑蛙、中國樹蟾、白腹秧雞、飛鼠的叫聲的方法用幻燈片的方式導出珍稀動物——腹斑蛙、中國樹蟾、白腹秧雞、飛鼠并做簡單的介紹。
2、學生說一說都聽到了哪些樂器的聲音,教師小結評價并導出樂器—小提琴、竹笛、吉他。讓學生了解樂器特點并出示演奏姿勢的圖片并讓學生隨樂模仿。
3、揭示課題——《森林的歌聲》 三、分主題聆聽、分析、模唱、律動 1、聆聽第一主題:
a、師問:這段旋律給你的感受是怎樣的?描繪了怎樣的畫面?什么樂器演奏的?(輕松、活潑,小動物快樂、自由自在的生活著,笛子)
b、隨鋼琴用“li”模唱主題旋律 c、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隨音樂律動 2、聆聽第二主題:
a、師問:這段旋律給你的感受是怎樣的?描繪了怎樣的畫面?什么樂器演奏的?(優美、抒情,大自然的美麗,小提琴、吉他)
b、隨鋼琴用“lu”模唱主題旋律 c、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隨音樂律動 3、聆聽第三主題:
a、師問:這段旋律給你的感受是怎樣的?什么樂器演奏的?(熱鬧、熱烈,笛子、小提琴、吉他)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并小結提升。
b、老師用吉他隨樂伴奏,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參與表現 四、再次完整聆聽,得出曲式結構圖
1、讓學生仔細聆聽并用舉手的方式表示動物集中出現。師請聽得最認真、反應最快且正確的學生將老師手中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2、讓學生仔細聆聽并用舉起手中相應卡片的方式表示每個主題旋律出現的順序。師請聽得最認真、反應最快且正確學生到講臺前將卡片貼在黑板上。
3、師問:小動物們的叫聲都集中出現在樂曲的什么地方? 4、學生回答,教師點評。(在黑板上呈現曲式分析圖) 引子-1-2-1-2-3-1-間奏-1-2-1-2-3-1-尾聲 五、創造表現——走進音樂會,一起共歡樂。 1、再次完整聆聽,師生合作。
將學生分成兩組,用模仿樂器演奏,動作表現,模仿動物叫聲表現樂曲。教師的吉他適時加入其中。
2、師生互評 六、小結,下課
師:多么美妙的音樂,多么美麗的大自然。同學們,你們聽了這首樂曲,想對大家說些什么呢?
學生各抒己見…… 師:剛才大家說的都非常好,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愛護地球,保護環境”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呼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愛護我們的地球。(學生齊讀)
今天的音樂課就上到這里,下課。同學們,再見。學生在輕音樂《自然》聲中離開教室。
七、板書設計
森林的歌聲 引子 1-2-1-2-3-1 間奏 1-2-1-2-3-1 尾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