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糖果仙子舞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第三冊第6課《糖果仙子舞曲》福建省 - 廈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糖果仙子舞曲》教學設計
【年 級】二年級
【課 型】欣賞課 【教 材】人民音樂出版社第三冊第六課
【課 時】第一課時 【設計意圖】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關注聆聽與感受體驗,關注音樂要素的學習,重視音樂實踐。尊重低年級學生的好動好玩的年齡特點,創設故事情境教學,通過 “瑪麗”這一音樂形象,引導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體驗和感受樂曲。運用游戲、圖形譜、肢體等方式,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樂曲夢幻的色彩,培養審美想象,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教材分析】
《糖果仙子舞曲》是根據德國作家霍夫曼的童話故事《胡桃夾子洋娃娃和鼠王的故事》改編而成。舞曲是G大調,2/4拍,三段體(A+B+A’)。開始由弦樂撥奏四小節引子。然后,鋼片琴在提琴撥弦的伴奏下,奏出虛幻的第一主題。在中提琴演奏一串同音反復的、三連音的過渡之后,由單簧管、大管和圓號呈現第二主題,這段音樂較為抒情。這時,A段再現,伴奏樂器在演奏上發生變化,為樂曲畫上完美的句號。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聆聽中感受音樂情境,能大膽自信地用動作表現音樂,增加音樂想象力,發展音樂創造性思維,培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過程與方法:通過肢體、圖形譜等感受方式,感知和表現樂曲中的樂句以及重音。
3.知識與技能:能認識和了解鋼片琴的聲音、辨別低音單簧管的音色,初步了解曲式結構。
【教學重點】
感受樂曲中的樂句和重音,認識和了解鋼片琴、低音單簧管的音色。
【教學難點】
能聽出樂曲的主題音樂,用肢體表現重音。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課件、鋼片琴、魔法棒、胡桃夾子、紙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渲染氣氛
1.師生問好。
2.游戲導入,揭曉禮物。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聆聽引子,用腳步聲表現音樂的強弱。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聆聽感知,運用腳步感受音樂的強弱變化,掌握音樂要素。】
二、聆聽欣賞,感受音樂 (一)聆聽第一樂段
1.認識鋼片琴,感受鋼片琴的音色。 2.聆聽主題音樂,感受節奏。
0 XX XX | X X XX X | XX X XX X | X X X X X 0 ∥
0我的 聲音 清脆,叮叮叮 咚咚咚,當當當 就像小鈴 鐺0 ∥
3.聽第一樂段音樂,運用畫圖形譜感受樂句。
4.再聽第一樂段音樂,通過對比辨別低音單簧管的音色。 5.完整聆聽感受第一樂段音樂。
【設計意圖:創設故事情境,在“糖果王國”的情境中通過聽、讀等途徑熟悉并找出樂曲的主題旋律。運用圖形譜感受第一樂段的樂句,辨別鋼片琴和低音單簧管的音色和旋律走向。】 (二)聆聽第二樂段
1.初聽第二樂段音樂,感受音樂。 2.復聽第二樂段音樂,感受強音。
3.再聽第二樂段音樂,分組創編,體驗強音。 4.完整地感受第二樂段。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聆聽感知,情境創編,啟發學生的音樂想象。關注音樂特點,引導學生運用肢體動作感受音樂。】 (三)聆聽第三樂段 1.初聽第三樂段音樂。 師:它和前面哪一段音樂相似? 2.師生交流。
3.揭示課題,了解樂曲曲式結構。 三、完整聆聽,表現音樂 1.分組完整表演樂曲。
【設計意圖:在情境的創設下,引導學生聆聽音樂自由想象,運用舞蹈動作表現音樂,激發學生的舞蹈興趣。】 2.簡介作曲家,了解樂曲背景。
3.觀看《糖果仙子舞曲》動畫視頻,完整感受樂曲。 4.師生交流,課堂小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