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面積和面積單位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面積《面積和面積單位》湖北省 - 宜昌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面積《面積和面積單位》湖北省 - 宜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則。
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4、培養學生觀察、猜測、操作、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2學情分析
由于“面積”這一概念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三年級學生對構建這一概念有一定的困難。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面積的意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1. 使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2. 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4教學過程
4.1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課前談話,引入教學
師:你和你朋友們合作完成過哪些事情?合作時要注意些什么?
今天這節課老師也需要大家的合作,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預祝本次合作成功!準備好了嗎?上課。
活動2【活動】充分感知,理解含義
1、理解物體表面的面積
師:你們誰知道剛才我們拍手時,拍過的部分叫什么?
數學中我們把它叫作“手掌的表面”。
誰來摸摸老師手掌的表面? 要想把這個面摸完整,得這樣摸。
誰能像老師這樣摸一摸?
用同樣的方法再摸摸你自己的手掌表面,
和老師的比一比,你感覺誰的手掌表面大?
師:我們認識了手掌的表面,那么我們身邊其他物體的表面你們知道是指哪嗎?
比如數學書的封面?用剛才的方法摸一摸你的數學書的封面。課桌的桌面。
請你再摸一摸,橡皮擦的上面。
師:通過摸,你感覺誰的表面大,誰的表面小?
生:橡皮擦的上面小,課桌的桌面大。
師:物體的面是有大有小的。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積。手掌的大小叫做手掌的面積。課桌面的面積是指的什么?
生:是指課桌面的大小
師:橡皮檫上面的面積是指的什么?摸一摸。
師:老師這有幾個物體。數學書封面的面積是指的什么?我們給它涂上顏色。
5角硬幣上面那個面的面積是指什么?(白板操作)是嗎?
動紅旗上面那個面的面積是指什么?(白板操作)和你們的想法相同嗎?
比一比它們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
生:流動紅旗那個面的面積大,硬幣上面這個面的面積小。
師:你是怎么比較出來的?
生:我是看的。
師:我們把這種比較面積的方法叫做觀察法。板書:觀察法。
2、認識封閉圖形的面積
師:如果將這些物體的表面畫下來,就是我們學過的數學圖形。這些圖形有大小嗎?
生:有。
師:我們把這些圖形的大小也叫做它們的面積。
師: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指的什么?
師:涂色部分就表示長方形的面積、圓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
比一比,這三個圖形的面積誰最大?
生:三角形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剛才同學們通過觀察很容易比較出了這些圖形的大小,你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比。
(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將三個圖形疊放在一起)板書:重疊法。
師:利用重疊法,也可以比較出這幾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師:老師這還有一個圖形。和剛才的圖形有什么不同?(出未封閉的圖形)
猜一猜它有沒有大小,也就是面積嗎?
生:
師:我們讓電腦用涂色方式表示出它的面積。為什么會這樣?
生:它沒有封口,
師:同意嗎?由于這個圖形的這個地方沒有封閉,它有沒有大。
生:沒有。
師:我們剛才這些圖形的周圍都是封閉的,我們叫它們封閉圖形。
只有封閉圖形才有大小,也就是面積。(完整板書)
3、揭示面積的定義。
師:我們研究兩種情況總結出了面積的定義。什么叫做面積?我們一起讀一讀。
(物體的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面積)
師:誰記住了?你說一說,什么叫面積?
生:……
活動3【活動】動手操作,建立表象
1、經歷面積單位的產生
(1)、感知面積單位圖形的意義。
(白板出示兩個面積相似但形狀不同的兩個圖形)
師:再來看,這兩個圖形誰的面積大?
生1:左邊的面積大。
生2:右邊的面積大。
師:通過觀察,不是很容易比較出它們的面積。怎么辦?
生:用重疊法試試。
師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將兩圖形進行重疊。
師:怎么樣?能比較出來了嗎?
生1:左邊的面積大
生2:右邊的面積大
生3:……
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爭論
師:大家的意見有點不統一。有沒有更準確地方法來比較他們的面積的大小呢?
學生思考。
師:老師這有一種方法。請同學們打開信封1,里面裝著我們熟悉的圖形,這就是馬老師給你們提供的工具,請你在這兩個圖形里擺一擺,看看哪個圖形能擺下的圖形多,哪個圖形的面積就大。這種比較面積的方法你們聽懂了沒有?你們覺得可不可以?現在就請你選擇一種圖形,擺一擺。
生上臺在白板上隨意拖動,將兩個圖形用正方形填充滿。
師:現在能比較出它們的面積了嗎?誰的大?
生:右邊的面積大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應為左邊有9個小正方形,右邊有10個小正方形。所以右邊的大。
師:說的非常好。這種比較面積的方法叫做填充法。板書:填充法
師:觀察一下這兩種圖形拼擺的情況,你們有什么發現?
也就是說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就等于?
生:9個小正方形的面積相加。
師:你的思維真敏捷。我們的前人正是發現了這個特點,所以規定就用正方形作為測量面積的標準。
(2)、認識統一大小的必要性
師:你為什么舉手?
生:我擺了81個小正方形。
師:你們看看,擺的同一個圖形,為什么他們的結果卻不相同呢?
生:正方形的大小不相同,所以不能比較個數。
師:看來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不能光數小正方形的個數,還得統一小正方形的大小。這個統一的規定就叫做面積單位。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1)、認識1平方厘米。
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1平方厘米。
白板出示噴涂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師:我們規定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大小就是1平方厘米。
師:這個小正方的周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生:周長是4厘米,面積是1平方厘米。
師:在學具中找一找1平方厘米的的正方形。
師:閉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
師: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
生1:大約是一個大指甲蓋的大小。
生2:紐扣……
師出示一個小長方形。
師:估計一下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有幾個1平方厘米?
師:請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上面擺一擺,測量出它的面積。
生活動匯報,投影展示。
師:誰來說說你測量的結果?
生:它的面積是……
(2)、認識1平方分米。
師:如果以1平方厘米為單位測量課桌的面積,你覺得怎樣?
生1:太麻煩了。
生2:太小了。
師:再大一點的面積單位是什么呢?
白板出示噴涂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師:什么叫做1平方分米?
師:請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師: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
生:插座、手掌……
師:現在能測量桌面的面積了嗎?可以兩人合作擺一擺
合作后匯報。
(3)、認識1平方米。
師:老師想請你幫個忙?用1平方分米來測量教室的面積?有什么想法?
生:太小了。
師:再大些的面積單位是什么?那什么叫1平方米?
生: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
師:閉上眼睛想象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師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
師:你想到這么大了嗎?
師:估計一下,教室地面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米?
(4)、對比三個面積單位,加深印象。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這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每個面積單位的大小。
三個面積重疊,形成鮮明的對比
師:你有什么感覺?
生:……
師:在測量尺子上面的面積,橡皮檫上面的面積這些比較小的物體表面時,可以選擇什么作單位?在測量桌面的面積,凳面的面積,這些大一點的物體表面時,可以選擇什么面積單位?在測量教室地面的面積,籃球場的面積這些很大的物體表面時,可以選擇什么做單位?
活動4【講授】課堂練習,鞏固反饋。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你都有哪些收獲?
生:……
活動5【練習】課堂練習,鞏固反饋。
師:接下來請你們拿出作業紙,完成上面的練習。
1、數一數每個圖形各有多少平方厘米?(白板演示,滲透平移、旋轉思想)
2、數學日記。
活動6【作業】課后延伸,發展能力
師:一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們對面積和面積單位的研究卻剛剛開始。老師給大家留下一個課外小調查,除了今天學的,還有哪些其他的面積單位?然后把你調查的結果與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流。
師:謝謝大家今天這節課的合作,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