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立體圖形的應用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總復習圖形與測量《立體圖形的應用》北京市 - 海淀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總復習圖形與測量《立體圖形的應用》北京市 - 海淀區
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經驗(知識、技能、思維、方法) 知識技能:已經掌握了點線面體的形成過程,平面和立體圖形的特征及相應的計算。
思維和方法:觀察、想象等思維方法,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可能遇到困難思考比較: (1) 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自主參與和合作探索為主的學習活動能力需要再次提高。 (2) 根據不同的情境正確選擇相應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
2備課思路
從開始設計立體圖形的應用,我就知道這是一個比較刺手的課題,內容多不好梳理,尤其表面積和體積、容積對于有些學生還是含糊不清,再重復說明學生會失去興趣,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學生過度依賴直觀的知識,導致想象能力的弱化,把知識與生活分離,學而不用,學而不思,學而不創,特此想通過生活的立體圖形讓學生深入認識生活,讓知識更好的服務于生活。
3教學設計相比的特色
抓住身邊的資源激發學生的想法,合理利用開發生成,真實高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所發展,能力得到提升。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長方體,學生創造的天性會得到挖掘和發揮。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比較接雨器的形狀與接雨量的關系的活動,鞏固應用立體圖形的特征,鞏固計算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發現立體圖形的形狀與雨水高度之間的聯系。 2. 通過雨量器的設計,實現與幾何圖形的關聯,抽象出蘊含的規律。 3. 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應用等活動,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即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1.2學時重點
經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尤其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
4.1.3學時難點
啟發思考綜合實踐,能針對他人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反思,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思想方法深化及提煉。
4.1.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接雨器的設計
創設情境、引出問題。(出示百旺圖片)
1、在樓頂四周砌起矮墻,在下雨的時候,樓頂就會接到雨,它就像一個無蓋的長方體容器。
2、(創設情境):下雨時,假設雨量均勻,在相同的時間沒有雨水溢出的現象,每個容器水面的高度會是一種什么情況? 誰猜想的對呢?誰可以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解釋自己的想法?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小結:這是一重要的發現,在相同的時間內,雨一層一層的增長,高度是相同的。原因是長方體容器上下兩個底面面積相等。
3、 提問:如果上下底面積不等會出現什么情況? 學生討論。
活動2【講授】雨量器
師介紹:雨量器分上下兩節,上節是一個口徑為20厘米的盛水漏斗。測量時,將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內讀取降水量毫米數。
活動3【活動】觀察同伴交流:集雨樽
展示收集雨水方案:(課件演示。)分析集雨樽圖片:有什么問題嗎?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測什么? 變中找不變的思想進行科學的判斷。
1、 如果知道集雨樽內雨水的容積和樓頂的面積,怎樣求降雨量(高度)。
2、 澆綠化帶談一談排水口的細管的好處。 學以致用,逆向思維訓練。隱性的規律,拿不準,需要去驗證,很重要。
活動4【測試】應用練習
1、某牙膏出口處的直徑為5毫米,小紅每次刷牙都擠出10毫米長的牙膏。這樣,一支牙膏可用36次。該品牌牙膏推出新包裝,只是出口處的直徑改為6毫米,小紅還是習慣性地每次擠出10毫米長的牙膏。你有什么想法? 應用比較經驗,處理問題。
2、 求實驗箱的容積。鞏固:體積等于底面積 乘以高。
3、積水的場景和今天討論的內容有關嗎?讓你想到了什么? 知識應用----安全意識:雨天將車停在高處,不要停在低洼處。
1、某牙膏出口處的直徑為5毫米,小紅每次刷牙都擠出10毫米長的牙膏。這樣,一支牙膏可用36次。該品牌牙膏推出新包裝,只是出口處的直徑改為6毫米,小紅還是習慣性地每次擠出10毫米長的牙膏。你有什么想法? 應用比較經驗,處理問題。
2、 求實驗箱的容積。鞏固:體積等于底面積 乘以高。
3、積水的場景和今天討論的內容有關嗎?讓你想到了什么? 知識應用----安全意識:雨天將車停在高處,不要停在低洼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