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組合圖形的面積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六《組合圖形的面積》廣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六《組合圖形的面積》廣州市天河區長湴小學
《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長湴小學 葉蘇瑜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五年級上冊第99頁 “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明確組合圖形的意義,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補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2.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3.滲透轉化的教學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動中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在探索活動中,理解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多種方法,會找出計算每個簡單圖形所需的條件。
教學難點
選擇有效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同學們,老師想知道你們已經學會了計算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可以告訴老師嗎?(生回答).師逐一出示學過的平面圖形,生說出它的名稱及面積計算公式,教師用PPT展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
(設計意圖:復習學過的圖形面積計算,為求組合圖形的面積做鋪墊)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請學生欣賞幾幅美麗的圖案。并思考:它們與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小結:像這些由幾個簡單的平面圖形組合而成的圖形,我們給它取個什么名字好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板書:組合圖形)這節課你們想探究組合圖形的哪些知識?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入新課) 三、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師:同學們真棒呀!知道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美麗的組合圖形, 那如果 老師想知道這些組合圖形有多大,實際上是求什么?(板書:的面積)你們會求嗎?下面老師考考大家是不是真的會。
出例1.(課件出示)右圖表示的是一間房子側面墻的形狀,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
米?
(1) 認真觀察圖形,先獨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說說。 (2) 匯報交流。(結合課件演示)
①把組合圖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組合圖形的面積就是S三角形+S正方形。
計算格式:S三角形 =a×b÷2 S正方形= a×a =5×2÷2 = 5×5 =10÷2 = 25(平方米) =5(平方米)
S三角形+ S正方形=5+25=30(平方米)
② 把組合圖形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組合圖形的面積就是S梯形+S梯形。
③ 把組合圖形補成一個長方形,組合圖形的面積就是長方形的面積-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不同的思路方法,引發學生討論,將解決問題的過程變成學生自主的行動,拓寬思路,激活思維。)
(3) 通過學習,你認為可以怎樣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學生自由發言,形成初步認識:可以把組合圖形分割成幾個簡單的平面圖形,分別求出它們的面積再相加。(板書:分割法)還可以把組合圖形添補成基本圖形,再把添補的那部分圖形減掉,剩下的就是組合圖形的面積。(板書:添補法)
(設計意圖:小結組合圖形的計算方法——分割法和添補法。) (4)你認為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師:不管是分割還是添補,都是將組合圖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在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時有多種方法,同學們要認真觀察、多動腦筋,選擇自己喜歡而又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既鼓勵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又要把握教學重點,盡力講透,真正實現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數學學習中有不同的發展)
2.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求零件的橫截面積。
5CM
6CM
3CM 3CM
6CM 9CM
(1)認真觀察圖形,獨立思考。
(2)和同桌討論選擇用什么方法比較簡便,能不能找出需要的條件。 (3)注意書寫格式。 (4)學生匯報
(5)方法優化:用添補的方法更簡便,把組合圖形添補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梯形。S組合=S長方形-S梯形
(設計意圖:將計算和解決問題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四、鞏固練習
計算下列組合圖形的面積。(單位:厘米)
(設計意圖: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板書
組合圖形的面積
1.分割 S組合=S三角形+S正方形 轉化成基本圖形 S三角形 =a×b÷2 S正方形= a×a 2. 添補 =5×2÷2 = 5×5 =10÷2 =25(平方米) =5(平方米)
S三角形+ S正方形=5+25=30(平方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