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可能性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4《可能性》甘肅省 - 蘭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4《可能性》甘肅省 - 蘭州
《可能性》教 學 設 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育部審定2013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44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小學數學四個領域中“統計與概率”中的一部分,“統計與概率”中的統計初步知識學生在之前的學習已經涉及,但概率知識對于學生而言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學生以后學習有關知識的基礎。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統計知識,對現實生活中的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簡單分析和判斷能力,但學生只是初步的感知這種不確定事件,對具體的概念還沒有深入地理解和運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通過摸球等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在活動過程中,使學生能夠列出簡單試驗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二)能力目標
讓學生經歷“猜想-實踐-驗證”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猜想意識、表達能力以及初步的觀察、判斷和推理能力;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 和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的實踐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培養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隨機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問題情境,會用“一定”、 “可能”、“不可能”去正確描述事情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紙盒、作業卡、各種顏色乒乓球若干。 學生:水彩筆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拳游戲,引入新課
1.師生共同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出現了3種結果(可能輸、可能贏、可能平),引出不確定性。
2.再玩一次,提前告知學生自己要出布,引出確定性。 3.小結: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游戲中的一樣,有些我們可以確定它發生的結果,有些則不能,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引入新課,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為學生進一步探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實踐體驗,探究新知
(一)隔空猜物,體驗“一定”、“不可能”
1.出示紙盒,請一位學生上前摸球,老師猜。結果每次都猜對。 2.猜一猜:為什么老師每次都能猜對呢? 3.開盒驗證:因為紙盒里全都是白球。 4.交流:任意摸一個球,會怎樣?
5.小結: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白球。(板書:一定)
6.如果盒子里全都是紅球,任意摸一個,會怎樣?都是藍球呢? 7. 教師再次舉起紙盒,思考:我想從中摸出一個紅球,行嗎?為什么?(因為盒子里沒有紅球,所以不可能摸出紅球。)
8.那可能摸到黃球嗎?(往盒子里分別放入一個紅球、藍球、綠球、黑球)問:現在總有可能摸到黃球了吧?為什么?
9.小結:只要不存在,就不可能摸到。(板書:不可能) 10.請學生用“一定”和“不可能”描述這個盒子里的球。
【設計意圖】“可能性”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是完全空白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已經具有一些簡單隨機現象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本環節充分給予學生猜想、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在感受的基礎上用“一定”“不可能”描述摸球的各種情況,豐富學生對確定事件的體驗。
(二)摸球感知,體驗“可能”
1.過渡:同學們,老師特別想從這個盒子里摸出一個黃球,怎么辦?(放黃球)怎么放?
2.教師換球(盒子里放3個白球,3個黃球) 3.猜一猜:任意摸一個,會是什么球? 4.小組驗證
⑴課件出示試驗要求,認真閱讀。 ⑵分組活動。 ⑶匯報交流。
前四組得出結論:任意摸一個,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黃球。不能確定是什么顏色的球!(板書:可能)
5.課件出示第五組的球(盒子里有5個白球,1個黃球),思考:任意摸一個,可能摸到黃球嗎?為什么?
第五組同學,有摸到黃球的嗎?(機動安排:如果學生沒有摸到,老師帶領學生繼續摸球,摸到為止。)
小結:存在即有可能。
6.第六組孩子們,請匯報。
其他學生,根據他們的匯報,猜一猜:六號盒里有幾種顏色的球?
課件出示第六組的球(盒子里黃球、白球、紅球、綠球、藍球、黑球各一個)交流:任意摸一個,會怎樣?有幾種可能?
(課件呈現)如果盒子里有10種不同顏色的球,任意摸一個,會有幾種可能?20種呢?100種呢?
小結:盒子里有幾種顏色的球,任意摸一個,就有幾種可能。 有可能摸到黃球嗎?
7.課件分別出示四個盒子:10個白球,一個黃球;100個白球,一個黃球;1000個別的顏色的球,一個黃球;1000個綠球。還有可能摸到黃球嗎?
8.思考:摸到黃球的可能性與什么有關?
【設計意圖】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讓學生親身參與,動手、動腦、動口,豐富學生對不確定事件的體驗,并能列舉簡單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從而在體驗中自我建構新知,并從中掌握數學方法。
(三)創設情境,學習例1
1.引入:四一班正在開聯歡會,為了增加聯歡會的趣味性,老師決定現場抽簽表演節目。
2.(出示簽袋及三張節目簽,上面分別寫上唱歌、跳舞、朗誦,
請三名同學上前現場抽簽)A同學先抽,會抽到什么? 3.A同學抽到了跳舞,該B同學抽了,會出現什么結果?
4.B同學抽到了朗誦,只剩一張了,C同學會抽到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節創設“聯歡會上抽簽”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熟悉的生活經驗,現場感受,進一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三、靈活運用,鞏固新知
1.你會用“一定”、 “可能”、“不可能”填一填嗎? 2.從盒子里摸出一個球,結果會是怎樣?連一連。(教材47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展示交流。
3.按要求涂一涂。(教材47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練習分了兩個層次。其中基礎練習主要是鞏固學生對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認識,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判斷。綜合練習則是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四、聯系生活,深入體會
1.教學課本第49頁“生活中的數學”。
2.尋找生活中存在的可能性,你能用“一定”、 “可能”、“不可能”描述你身邊的一些現象嗎?
小結:生活中處處都有可能性,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可能性的理解,并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身邊的現象,將數學知識學以致用,并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故事升華
六、回顧反思,總結評價
今天你學得開心嗎?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呢?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設計意圖】使學生自主回顧本課的主要內容,歸納獲得的經驗和方法;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作出評價。 七、布置作業
1.從盒子里摸出兩個球,結果可能是什么?
2.調查生活中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寫一段話?
八、教師寄語
來學習吧!可能你的表現不是最出色的,但只要在今后的學習中多動腦、勤思考,你就不可能沒有進步,繼續努力,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板書設計: 可能性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