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活中的負數,溫度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七生活中的負數-溫度-遼寧省 - 沈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內容:第七單元第1課《溫度》
教學年級:四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教材創設了從天氣預報中獲取信息的情境,旨在激活學生以往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通過觀察各地的氣溫,發現零度以下的氣溫用負數表示,再通過讀、寫零下溫度,比較兩個零下溫度的大小,體會負數的特征,從而初步感受和理解負數。 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負數,但負數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那么遙遠與陌生。生活中,學生都收看過天氣預報,對零下溫度有一定的認識和感受,但僅僅停留在生活化的基礎上。因此,這節課就是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將生活化常識轉變為數學化知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正確讀寫溫度計上的溫度,會用正負數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能在具體情境當中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2、能力目標:經歷觀察、體驗、合作探究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快樂,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并會正確讀寫零下溫度。 教學難點:
會比較零下溫度的高低。 課前準備: 溫度計、中國地圖。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其它說明
一、生活實際,感知負數
老師五月份要去旅游,有這些地方可供選擇(ppt出示圖片),那老師出行之前應該做哪些準備呢?
學生為老師提供了一些建議:準備藥品、帶好衣服、查看天氣等等。
從生活實際出發,激發了學生探索新知的熱情。
二、活動引思,探索交流
(一) 獨立思考,表達方式
我們經常通過什
么途徑了解天氣的溫度情況?(天氣預報)
下面老師找一名
同學做我們的小小氣象員,來播報一下剛才老師介紹的這五個
城市冬季一天的溫度
情況。
剛才天氣預報中
是這樣來說明溫度的,如北京零下2℃—
5℃(最低溫度零下2℃,最高溫度零上5℃)你還能用其他方法表示北京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嗎?
學生播報天氣 學習要求: 1.先獨立思考,然后畫一畫、寫一寫。 2.用pad 拍照上傳自己的表
示方法。
3.與同桌交流分享你的表示
方法。
學生有用笑臉哭臉表示的;用
上下箭頭表示;
用紅色藍色表
示;用太陽雪花表示┄┄
利用pad拍照上傳自己的表示方法,便于學生看到其他同學的表示方法,進行分享交流;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也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生合作,匯報交流
我們看一下幾位同學的表示方法(隨機找四幅圖片),請同學們比較一下這幾種表示方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在數學上我們用 學生用pad上傳自己的表達方法,教師將不同的表達方式用Pad大屏分享給大家,讓學生觀察表示方法,并為自己喜歡的表示方法投票。 投票之后學生說出了自
己喜歡的表示方法,并說出了原因。
Pad的人氣投票環節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氛圍十分活躍。
符號來表示:用+、—號來表示,+這個符號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加號,讀作正,表示零上溫度的意思,為了簡便,這個+可以省略不寫。—這個符號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減號,讀作負,表示零下溫度的意思,負號不可以省略不寫。
學會了符號表示之后,找學生讀出北京的最高溫+5℃和最低溫—2℃。 (三)感受溫度,測量溫度
請同學們猜一猜,現在教室的溫度是多少呢? 怎么才能知道教室的確切溫度呢? 昨天老師給大家布置了作業,觀察溫度計。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溫度計,與同學們交流一下,你了解的有關溫度計的知識。 下面我們利用溫度計來讀一下教室的溫度吧。 利用溫度計讀出溫度、標出溫度。 生猜10℃、20℃┄┄ 學生交流匯報溫度計的
相關知識:有溫度單位0℃;紅色的液柱是煤油,為了方便
讀數添加了一些紅色染料;中間有0刻度,上面是零上溫度,下面是零下溫度;一個一個的線就是溫度刻度線,1小格就是1℃;0度有溫度,是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學生讀出溫度,并總結是
怎么讀的:看(零刻度線);找(液柱的位置);讀(視線要對準液柱數據)。
利用溫度計讀出溫度、標出溫度。
在標出溫度這一環節,標好溫度后用pad拍照上傳,然后與同學交流是如何標的。
Pad的拍照上傳功能能夠讓學生看到其他同學的標注方法,便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學習效果較好。
三、互動解疑,總結認知
溫度計不僅能讀出溫度、標出溫度,還能比較溫度的大小。
下面就請同學們幫助老師來比較一下這四個地方溫度的大
學生進行溫度的比較,然后總結出比較溫度的方法。 學生總結:在溫度計上找到這四個溫度,17度在0度上,所以最高,-2度和-17度,-17度離0度最遠,所以
在比較溫度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根據所學的新知識來比較,還能根據生活經驗來比較,體現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板書設計:
溫 度
溫度單位:℃ 讀作:攝氏度 +:零上溫度 +5℃ 0℃:分界線
—:零下溫度 —2℃
小,-2℃、17℃、0℃、-17℃。然后再幫老師
搭配一下衣服,看去
不同的地方,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衣服。
最低。 學生的其他比較方法我是根據我們穿的什么衣服來
比較的。-17度我會穿羽絨服,-2度我穿棉服就可以了,17度時我會穿一件長體恤。
四、練習測試,評價整理
書上85頁練一練1、2、3題。
其中第3題拓展介紹城市的地理位置與氣溫的關系。 練習題做完之后再進行知識拓展,溫度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冰箱冷凍室的溫度-18℃;長壽室溫20℃;洗澡最佳溫度35-40℃等等。 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的
知識、也能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答題,并能夠說出每道題這么作答的原因。
利用pad的搶答功能和隨機選號功能進行練習,激發了學生的答題熱情,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總體設計意圖:
1.啟發誘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
本堂課的教學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寫一寫,怎么表示最高溫和最低溫,讓學生體會了用正負號表示溫度的簡潔性,創設這一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讓學生匯報自己對溫度計的認識,讓學生獲得自主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學零下溫度時,啟發學生通過對比發現零下溫度的寫法并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衣著感知不同溫度的冷暖。在這三個環節的教學,體現以學生為本,變教師的講為“引”,變學生被動的聽為主動的探索,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從生活實際出發,建立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從開課時的導入,老師要出去旅游,需要做哪些準備;到比較溫度高低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不同的衣著感知不同溫度的冷暖來判斷;到生活當中蘊藏的有關溫度的一些奧秘,讓學生明白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的積極性。
3.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的教學對于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示往往不夠及時和全面,能夠參與的往往是能力較強的學生。但在信息化課堂上,學生可以互相觀賞互相評價,這就為不同需求的孩子提供了載體,這種不可替代的幫助和指導也是未來課堂的發展趨勢。
本節課中,多種技術手段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比如,在溫度的表示方法時,學生就利用了pad的拍照上傳功能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出來,pad的分享大屏功能,便于學生之間對不同的方法進行分析評價,然后利用人氣投票功能,讓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完成了本節課教學內容的學習后,利用pad安排了闖關測試,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本節課教學重點的掌握情況。在pad闖關環節,利用搶答形式和隨機選號的功能讓學生做練習,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
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