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活中的負數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七生活中的負數-溫度-黑龍江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七生活中的負數-溫度-黑龍江 - 大慶
一、學 科:小學數學
二、課例名稱:溫度
三、執教
四、指導
五、課 型:新授課
六、年 級:四年級
七、教材版本:北師大版
八、教學設計
[學生分析]
大慶位于東北地區,一年四季的溫差很大。生活在大慶的學生有著豐富生活的經驗,而且學習本課又正好是深秋時節,室內外溫差較大,天然的教學資源很豐富,學生對于零下溫度已有親身體驗,易于理解和接受,這都是學習本課的有利條件。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生活中的負數》第一課時,是在學生認識整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本單元主要學習的是一些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負數,本節課是從每天都接觸的氣溫中,了解表示零下溫度的一種方法,引出負數,結合溫度,會正確讀寫和進行比較,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正負數奠定基礎。 [課時安排]
本課設計為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利用溫度的情境了解正負數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并會 正確讀寫。
2.借助溫度的情境感受負數的意義,會比較溫度背景下兩個負數的大小。 3.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數學活動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自主探究 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方法]
通過情境感受、實驗等形式,在體會溫度的變化中感受生活中的負數。 [教學手段]
實物、多媒體課件 [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學生觀察、猜測、實驗、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過程。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
2
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從而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和積極的情感與態度。 [板書設計]
溫 度
[ppt演示文稿] 溫度.ppt [課后作業]
1、收集生活中和負數有關的信息。 2、完成書中的作業。 九、教學過程:
(一)以情境激起興趣 出示課件:天氣預報視頻 你們聽到的是什么?
這就是我們每天都關注的天氣預報。天氣的冷暖、溫度的變化直接關系到我們生活,今天我們就學習和溫度有關的知識。
板書:溫度。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從孩子們熟知的 “天氣預報”入手,引出氣溫,自然、簡潔地揭示主題。學生對于發生在身邊的事情很感興趣,有一種親切感和認同感,這種由生活引發的數學問題很容易被學生接受。】
(二)以嘗試引發思考 1、嘗試記錄氣溫。
大慶是我們的家鄉,你想知道它的溫度嗎?(課件:地圖、音頻) 學習要求:聽清信息,獨立思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聽到的信息準確、簡潔的表示出來。
2、展示記錄方法。
說出自己的想法。每位學生都用了自己才明白的表達方式,所以交流起來 就比較麻煩,怎么辦呢?(統一方法)選擇一種讓別人一眼就能明白的方式。
3、學會讀寫負數。
負
數
分界點 9℃
-1℃
正數
3
⑴邊讀邊寫這兩個溫度, 9℃、+9℃、-1℃。
認識正負號。“+”、 “-”。讓學生感受到這是一對意義相反的量。 ⑵ 鞏固讀寫法。
在我們的北面還有一個美麗的森林城市,知道是哪個城市嗎?(大興安嶺) 想知道它的溫度嗎?聽音頻,寫的溫度。
4、觀察地圖中城市溫度,感受南北氣溫變化。 你還想了解哪個城市的天氣情況?可以鼓勵 學生模仿主持人報天氣。發現了哪些信息?
整體了解一下這些城市的天氣情況,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發現南方氣溫高北方氣溫低„„ 【設計意圖:地圖中的地名和溫度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稍有改動,目的是結合“現在”的天氣情
況,如果按照書中的城市將不會出現負數,所以根據實際情況將圖中的城市改為帶有零下溫度的城市,另外,在構建新知的環節我以我們的家鄉大慶為例,孩子很喜歡,對氣溫有實際感受。北京這個城市沒有變,因為它是我們的首都。從地圖上潛移默化的教育學生要熱愛我們的家鄉,熱愛我們的祖國!
5、認識溫度計。
今天我們了解了這么多和溫度有關的數學知識,那么 一定要認識一位朋 友,它是誰呢。(出示溫度教具)
誰認識它給大家介紹一下。
根據學生的回答,撲捉生成,引出0℃這個溫度最 重要,通過學生的理解定義0為分界點。
6、嘗試標溫度。
標出大慶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指名示范標出) 學生完成學習單內容。
【設計意圖: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有利于幫助學生找準數學與生活之
? 拉薩 北京 大興安嶺
℃
℃
℃
℃
4
間的連接點,使學生的原認知結構對新知的學習產生某種“召喚力”,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局面初步形成。】
(三)以體驗感受成功
小實驗,在溫度的變化中比較負數的大小。
實驗準備:工具:冰、涼水、熱水、溫度計、學習單。
小組分工。組長監督、1號拿溫度計、2號讀數、3號記錄。 學習單(每組一張)
冰的溫度 溫度的變化過程
涼水的溫度 溫度的變化過程
熱水的溫度 估計( )℃ 估計( )℃ 估計( )℃ 實際( )℃
實際( )℃
實際( )℃
實驗步驟:
⑴估計。先摸一摸三個杯中的冰和水,估計他們的溫度大約是多少攝氏度,用今天學習的方法記錄在學習單上。
⑵實際測量。實驗過程:首先觀察插在冰中的溫度計的溫度,記錄下來,然后將溫度計放入涼水中,觀察溫度計的變化并有選擇的記錄幾個溫度,待到水銀柱沒有變化時讀出涼水的溫度并記錄。同樣的方法再放入熱水中觀察溫度計的變化并記錄。
⑶實驗開始。 ⑷匯報實驗結果:展示一組實驗數據單,通過觀察實驗的過程說說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教學預設:
◆溫度計上升,說明溫度越高。零以上的溫度用正數表示,零下的溫度用負數表示。
◆-5℃和+5℃有什么不同?感受 -5℃比0℃還低5℃,+5℃比0℃高5℃。 ◆從數據單上找出2個溫度。如-8℃和-2℃哪個更冷,怎么能說明它更冷請同學們配合溫度的變化做出動作來。發現水銀越往上溫度就越高。
【設計意圖:在整個實驗活動中讓學生經歷了感受——估計——測量——觀察——思考得出結論的整個過程,親自感受溫度,感受負數的意義,對自己原來的估計進行重新判斷,給自己的生活經驗重新定位,重新找到親身經歷后的一種感覺、一種體驗。同時讓學生在分工明確的小組內嘗試了合作的快樂,體會合作的必要,達到一種真正的、積極的、有效的參與,也達到了“人人教我,我教人人”這種最充分的資源整合的目的!
(四)以收獲應用生活 完成書中習題。
【設計意圖: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城市都是大慶的鄰居,所以孩子們都比較熟悉,更重要的是這個季節只有黑龍江的城市出
5
現了零下的溫度,所以為了使數學更貼近孩子的生活,我臨時改變了題中的地名,方便學生的學習。】
(五)以總結回顧新知
這節課你一定有很多收獲,談談今天學習的內容。
【設計意圖:在提高興趣的同時可減輕學生的疲勞狀態,另外通過一節課的親身體驗,學生一定有很多收獲,這樣設計讓學生再一次感受成功的喜悅,即起到了鞏固新知的作用,又培養了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