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體中的,數學問題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人體中的數學問題》江西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人體中的數學問題》江西省 - 瑞金
人體中的數學問題
【設計理念:小學數學活動課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已有知識體驗的基礎上,從所熟悉的現實生活中發現、選擇和確定問題,它是一種學生主動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因此,我選擇了“人體中的數學問題”為探究主題。探究的內容含括了分數問題,百分數的應用,比例知識等,涉及的領域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真正是一次綜合知識與能力的大運用。而主題本身就能讓孩子們覺得非常地新鮮,有趣,能促使他們主動思考、主動探究并主動解決問題。】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們身體里的數學知識,能正確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分析、處理、計算、歸納、驗證的數學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空間觀念、統計思想和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知識的趣味性,體驗數學與世界的密切聯系,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適時進行交通安全、應急措施自救、合理飲食知識的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學能力。
三、教學準備:助學單、多媒體課件、學生人手一部計算器
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知道我們這節課研究什么嗎? 生:人體中的數學問題
師:是的,在這之前,鄧老師要向你們隆重介紹一位學霸型的人物。我們一起把他喊出來,他就是......(郝聰明) 播放音頻課件,出現一男孩;
【設計意圖:郝聰明這一同齡人的形象生動活潑,對孩子們來說很親切。身體里的數學知識是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這一素材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并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在鼓勵學生要多動腦才能更好的學習。】 (二) 、探索新知
1、人體數學第一篇:警察破案推理大揭秘 ①、提出猜想
師:郝聰明特別崇拜他的警察舅舅,因為他舅舅是一位破案高手。前幾天舅舅僅憑案發現場的一個腳印就偵破了一樁珠寶盜竊大案。他先是測量了腳印長度;又調查了監控,發現在案發時間點出現在案發現場附近的一共有四個男人;最后通過公安局檔案室查出了這四個男人的身高。于是,舅舅馬上就鎖定了犯罪嫌疑人。 師:孩子們,你們猜,誰會是罪犯呢?生:我猜身高182厘米的男子是罪犯,因為我們課前研究了腳板長與身高的關系...... ② 、匯報成果
師:同學們課前研究了人體腳板長與身高的關系,有什么發現? 學生匯報:
腳板長(厘米) 23.5 身高(厘米) 164
生1:我發現用身高除以腳板長的結果近似于7; 生2:我發現身高大約是腳板長的7倍 生3:腳板長與身高的比大約是1:7 ③ 、驗證結論
師:結合你們的發現,你們覺得誰會是罪犯呢?
生:身高是182厘米的男子是罪犯,因為26:182正好是1:7。 師:同學們,你們真是太厲害了。沒錯,舅舅正是利用了人體這一比例關系抓住了罪犯,并追回了失竊的珠寶。(課件出示圖片) ④、拓展延伸
師:孩子們,我們來討論一下。是不是世界上所有人的腳板長與身高的比大約都是1:7呢?
生1:我測量了我妹妹的身高和腳板長。用身高除以腳板長約等于14 生2:得了侏儒癥的人腳板長與身高比的不存在這樣的關系 生3:古代有那種裹小腳......
師:由于人體結構的差異性,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的腳板長與身高不
存在這樣的比例關系。
【設計意圖:以探求人體的身高與腳板長的關系為切入點,創設了生動的情境,激發起學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引領學生課前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計算。又讓學生在課堂上經歷猜測、交流發現、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凸顯了探究方法。促進了孩子們探究能力形成。隨后,以此為基礎,激勵學生進一步去探索人體與數學的奧秘關系。】 2、人體數學第二篇:禿頭是怎樣練成的?
①、日記導入。郝聰明寫了一篇日記,我們來看看!
②、討論掉發問題。師:同學們,郝聰明擔心的事會不會發生? 生:不會,因為他媽媽在掉頭發的同時又在不斷地長出新頭發。 師:那隔壁王叔叔怎么就變成禿頭了呢?
生1:因為王叔叔頭發掉得太多了,可能只掉頭發不長新頭發。 生2;可能是因為王叔叔掉的多,長出來的少。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③、展示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
3、人體數學第三篇:命懸一線之毒蛇咬人事件 課件播放毒蛇咬傷人的視頻
①、提出疑問、進行緊急自救教育:孩子們,同樣是被毒蛇咬傷,前面那個女子多個器官受損,傷的比較嚴重。而后面的吳大媽卻沒有什么大礙。這是為什么?
生:前面那個女子沒有采取措施,吳大媽的兒子綁住了她的手腕 師:孩子們,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不要驚慌失措。第一步:用干凈的水清洗傷口;第二步:用布帶綁住傷口靠近心臟一端旁邊的部位;第三步:用消毒的小刀將傷口切成十字形,讓毒液流出。 師:那吳大媽的兒子為什么要綁住她的手腕呢?
生:因為血液流動的速度非常快,為了阻止毒液流向全身...... ②、展示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
師:從這些資料中,你知道了哪些重要的信息?看完這些資料,你知道吳大媽的兒子綁住她的手腕有什么作用呢? 生:讓血液流動減慢速度 ③、解決問題。
問題1:血液在體內循環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0秒,成年人的血管大約長10萬千米。血液流動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a、學生獨立計算并匯報:
10 0000÷20=5000千米/秒 答:血液流動的速度是每秒5000千米。 b、初步感知血液流動速度之快
師:每秒5000千米!一秒有多久?給你一秒你能做什么事? 生1:我能眨一下眼睛;生2:我只能拍一下手 師:5000千米有多長? 生:很長很長......
師:這樣吧!以我們解放小學操場跑道為參照,一圈是多少米?你跑一圈的時間大約要多久?
問題2:解放小學跑道一圈長200米,六年級學生平均每人跑一圈的時間大約為52秒,跑完5000千米需要跑幾圈?跑完大約要幾天? a、生匯報,課件出示:5000千米=500 0000米 500 0000÷200=25000圈 25000×52=130 0000秒 130 0000÷60÷60÷24≈16天
答:跑完5000千米要跑25000圈,大約要16天。 b、對比感知血液流動速度之快。 師:讓你跑完這5000千米,你干嗎? 生:不干!
師:為什么不干?
生:這16天得不吃不喝還不能休息.....
師:但是你們雙腿不干的事,你體內的血液一秒就干完了。怎么樣? 生:血液流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師:孩子們,既然血液流動的速度這么快,如果人體意外受傷,血流不止......可能會?
問題3:3月11日13時16分,一個體重約為75千克成年男子由于傷到動脈血流不止(血液量按體重的8%來算),血流量每秒大約達到2.5毫升(每毫升血約重1.05克),根本止不住血。在幾點之前送到醫院才搶救是安全的呢?(失血量在總血量的20%以內是安全的。) 學生獨立計算并板演:75×8%=6千克 6×20%=1.2千克=1200克 2.5×1.05=2.625克
1200÷2.625≈457秒≈7.6分≈8分 16+8=24
答:在13時24分前送到比較安全。 生:應該用去尾法,約成7分鐘。因為多那么幾秒,可能就失血過多而死了
師:就遲那么幾秒送去醫院不行嗎?
生:不行,遲幾秒,失血量超過了總血量的20%就很危險了。 【設計意圖:此環節為本課的重點部分,背景為被毒蛇咬傷的一個新聞,引發有關血液的一連串數學問題,很大程度地考驗了孩子們解決
問題的能力。同時,對孩子們進行緊急自救措施和交通安全教育。不僅實現了數學課程與實際生活的有效整合,而且促使學生積極且主動地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
(三)、拓展延伸,了解關于人體中的數學知識。
(四)、談收獲,布置課外作業
1、收集一個你最感興趣的和人體有關的數學問題,然后和你的同學分享。
2、你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請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吧! 【設計意圖: 讓他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人體中數學知識,激發他們繼續探究的欲望。鼓勵學生大膽走出課堂,培養學生的鉆研精神、求知精神以及科學學習的態度。】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