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飛天
所屬欄目:小學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美版四年級美術上冊第8課飛天(一)黑龍江 - 黑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飛天(一)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石窟和飛天的知識,感受我國的飛天作品在不同時期的藝術特點。能用簡短的語言和文字描述飛天的藝術特點,表達自己對飛天的感受。 2.運用觀察體驗、小組討論探究等學習方法,初步認識飛天,感受飛天之美,感悟民族文化藝術的魅力。
3.感悟飛天造型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不同時期、不同形式飛天的造型特點和藝術表現手法,并用簡短的語言或文字描述飛天的藝術特點,表達自己對飛天的感受。 教學難點:探究飛天的造型特征和藝術表現手法。 教學用具準備:
課件、有關圖片和文字資料等。 三、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收集關于飛天的資料。 2.創設情境,走進敦煌考察
(1)師:同學們,你們看過《西游記》么?知道唐僧去西天取經是去哪個國家么?(天竺) 學:天竺 (2)出示圖片。
師:這張圖上的黃色線條表示的就是我國古代非常有名的“絲綢之路”。在那里有一個被譽為“世界藝術史上偉大的奇跡”“世界上最大的畫廊”。今天就成立一個考古小分隊,到那里去考察。 (3)播放敦煌莫高窟視頻。
提問:你對敦煌莫高窟有什么了解?
(4)師:你們知道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姿態非常優美的是什么藝術形象么?
學:(飛天)
今天我們就來考察敦煌飛天藝術。 出示課題:飛天(一)
四、追根溯源,探尋飛天藝術
1.追根朔源。
(1)提問:你們想從哪些方面對飛天藝術進行考察? (2)探尋飛天起源。
(3)了解古印度飛天的形象特征。出示飛天的形象。 (4)初步分析西域飛天特征。
對比分析西域飛天和古印度飛天的不同:體型呈“v”字形,比較粗壯,頭上有
圓環…… 2.發展演變。
(1)探究敦煌飛天發展時間。
提問:敦煌飛天從何時出現?何時結束?歷經了多長時間? 歷經十個朝代,直到元代末期,隨著洞窟的停建而消逝。
在這千余年的歷史長河中,飛天的形象、姿態、和風格在不斷的變化,專家把他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興起創新、盛世氣象、走向衰落。 (2)分組探究不同時期飛天的特征。 (3)分組匯報探究結果。
北魏時期,從造型上看,頭后有圓光臉型為橢圓,白鼻梁,白眼圈,上體裸露,腿部修長,飛行姿態呈大開口“U”字形,橫空出世。
隋唐倆代是飛天最多最流行的時期,膚色變黑,有點雙手合十,有的手持蓮花,有點手持樂器,朝著一個方向逆風飛翔,姿態多樣。人體比例準確,線條流暢有力,色彩豐富艷麗……
宋元時期,飛天姿態比較單一,面容清秀,線條流暢,身下有彩云,動感不強。
(4)教師小結。
五、體驗飛天藝術之美
播放《飛天舞》視頻片段,請學生談感受。 六、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這些考古隊員表現的非常出色。我們了解了飛天藝術的發展,也親身感受了它的美。其實,不僅敦煌莫高窟有飛天,我國其他一些石窟也有飛天的形象。
希望同學們下課后繼續探究,更深入的了解這一藝術形象。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