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荷花淀,蘆花蕩,群文閱讀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高中語文必修二高一上冊《戰士》《荷花淀》《蘆花蕩》群文閱讀-福建省 - 三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號角聲中牧笛悠
——《戰士》、《荷花淀》、《蘆花蕩》群文閱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通過對關鍵詞語的分析,找到對三篇文章進行群文閱讀分析的路徑。 2、學生自主閱讀分析文本,學會多方面分析孫犁戰爭小說的詩化特點。 3、讓學生培養在同一議題下,對多篇文章進行群文閱讀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學生自主分析和教師點撥相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感受戰火硝煙中的愛國情懷和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 2、感受小說中的詩化美和浪漫主義審美理想。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培養在同一議題下,對多篇文章進行群文閱讀的能力。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知識,議題導入。 孫犁戰爭小說的詩化特征。 二、拆解關鍵,尋疑設問。 關鍵短語:詩化的戰爭小說 1、戰爭 2、詩化 3、小說 問題:
戰爭與詩化,詩化與小說,這兩組看似不協調的元素是如何于孫犁的筆下融合統一的? 三、走入文本,品讀解疑。
1、戰爭場景:不直接描寫戰爭場景,或活潑歡快,或充滿傳奇色彩,淡化戰爭的殘酷血腥,為小說的詩化提供了可能。
2、情節:情節徐緩從容,為寫景抒情提供了開闊的藝術空間。
2
3、人物:展現人物的靈魂美、人情美,是詩化的形象。
4、環境(景物、意境):自然景物的描摹帶有水鄉特有的詩情畫意,還帶著強烈的詩的暗示性,表現了強大的人民革命力量,自然美與斗爭美融為一體。(《荷花淀》《蘆花蕩》) 5、語言:巧設比喻,極大地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感,擴大了語言的意象密度,為小說帶來詩意的蔥蘢;語言以簡馭繁,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引逗讀者的想象,取得了詩的審美效應;富有音韻美和節奏感,傳達出詩的韻味。(《荷花淀》《蘆花蕩》)
小結:通過淡化戰爭場景,舒緩的情節結構,詩化的人物形象,增加詩歌元素等方式,展現戰爭小說詩化的特征。
四、結合背景,深入探究:為什么孫犁要用詩化的方式寫戰爭小說? 1、人生經歷:選取最熟悉最喜愛的題材,表達真實的情感。 2、審美追求:抓住生活中鮮亮的環節,表現善良和美好的極致。
3、獨特的戰爭觀:對戰爭中風俗人情美的描寫,讓人們更深刻認識戰爭惡的本質,認識到美與善應比戰爭的丑與惡走得更遠。 五、立足當下,拓展延伸:
在抗戰神劇頻出的當下,你是如何評價孫犁這類詩化的戰爭小說的價值? 板書設計:
( 意境美、抒情性、形象性、暗示性、音樂性……)
詩化
( 殘忍血腥的場面)戰爭 →← 小說(情節、人物、環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