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名著導讀,談美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4名著導讀《談美》湖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4名著導讀《談美》湖南省級優課
名著導讀《談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朱光潛的生平與創作,并了解《談美》的創作背景和主要內容;理解人對事物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提高學生審美態度和審美能力。
過程與方法 以老師的講解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通過學生的交流與展示相結,使學生得到讀書方法上的指導,并學習運用審美知識觀照自我,觀照人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純正高雅的審美情趣,引導學生用出世的心態去做入世的事業。
教學重點 理解審美的本質,總結閱讀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教學難點 理解審美的本質,激發學生閱讀《談美》的興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了解作者,激發興趣
1、導入《談美》之《開場話》:
“在寫《文藝心理學》時,我要先看幾十部書才敢下筆寫一章;在寫這封信時,我和平時寫信給我的弟弟妹妹一樣,面前一張紙,手里一管筆,想到什么便寫什么,什么書也不去翻看,我所說的話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強要你全盤接收。這是一條思路,你應該趁著這條路自己去想。一切事物都有幾種看法,我所說的只是一種看法,你不妨有你自己的看法。”
同學們,請大家抱著一種開放的心態走進朱光潛老先生的美學領域,這節課,我們將對《談美》這部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的美學著作進行導讀。
2、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1986年),筆名孟實、盟石。安徽桐城人。 中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國學習,獲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教授。建國后,他一直是北京大學教授,歷任二、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三、四屆中央委員,中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等職。但他主要從事美學研究工作,試圖以馬克思主義指導自己的學術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學理論問題上,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成為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國現代比較美學和比較文學的拓荒者之一。他還致力于
翻譯西方美學名著,他的譯著為我國的美學研究和文藝理論研究鋪平了前進的道路。
3、相關知識——“三立座右銘”
朱光潛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美學家,著作等身,建樹頗豐。他一生曾三立座右銘,給人們留下了悠長的思索。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學教育系求學時。他以“恒、恬、誠、勇”這四個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第二次,是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學習時。他給自己立下這樣一條座右銘:“走抵抗力最大的路!”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學研究中,寫出了《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具有開創意義的論著。
第三次,是在20世紀30年代。座右銘共6個字“此身、此時、此地。”在這條座右銘的激勵下,朱光潛先生不斷地給自己樹立新的奮斗目標。
朱光潛先生三立座右銘,自我砥礪、矢志以求,《談美》是老先生先生懷著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來完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話的語言把高深的美學問題講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從而起到了凈化讀者心靈、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二、 整體感知,精讀第一章
1、閱讀目錄,整體感知: ⑴《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⑵《“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⑶《“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
⑷《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 ⑸《“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 ⑹《“靈魂在杰作中的冒險”——考證、批評與欣賞》 ⑺《“情人眼里出西施”——美與自然》
⑻《“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⑼《“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游戲》 ⑽《空中樓閣——創造的想象》
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創造與情感》 ⑿《“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
⒀《“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仿》
⒁《“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⒂《“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2、分析梳理,把握大概:
第一章至第六章:關于美感的討論
第七章至第十四章: 進一步討論美的本身、藝術的創造與欣賞 第十五章: 討論藝術和人生的關系
4、總結閱讀方法:①引讀法:讀目錄,知大概。 5、精讀第一章,研讀探討
通過對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我們來把握美的本質特點。 請大家快速閱讀文本,通過表格的形式,篩選信息,理清枝葉,抓住要點。
通過學生的閱讀、思考、交流,完成表格。
6、總結閱讀方法:②摘讀法:理枝葉,抓主干 三、 聯系生活,談美感悟
1、請聯系生活,舉例來談談自己對美的認識
2、齊讀《阿憶:我的生死北大》中描寫朱光潛的片段 3、學生動筆寫體會,并展示自己的感悟 ……
4、總結閱讀方法:③感悟法:聯生活,談體會 四、 課堂小結,教師寄語
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游人:“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于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朋友,在告別之前,我采用阿爾卑斯山路上的標語,在中國人告別習用語之下加上三個字奉贈:
“慢慢走,欣賞啊!” 五、附板書
引讀法:讀目錄,知大概。 摘讀法:理枝葉,抓主干。 感悟法:聯生活,談體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