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堂吉訶德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5《堂吉訶德》名著導讀-安徽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5《堂吉訶德》名著導讀-安徽省- 蒙城
末路騎士的癲狂之旅
——《堂吉訶德》名著導讀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作者塞萬提斯及作品《堂吉訶德》的游俠經歷。
過程與方法:(1)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手段,自讀與導讀相結合,揣摩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作品的內涵。
(2)通過個性化的解讀,培養學生審辨式思維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和領悟正確的理想價值觀,明確堂吉訶德精神在現實中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堂吉訶德人物形象的意義。
2.難點:通過個性化的解讀,培養學生審辨式思維的能力。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精彩章節賞讀、制作卡片等。
教材來源與選擇: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5)(名著導讀部分) 教學策略及設想: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于學生閱讀鑒賞的目標是發展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培養個性化的閱讀,注重合作學習,樂于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鑒賞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因此,本課擬以教師主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作品賞析,理解和領悟正確的理想價值觀。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培養其審辨式思維能力。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要求學生閱讀名著文本,上網查閱搜集相關資料,通過自讀、自思、自悟、討論、探究,初步了解名著內容,理解人物形象,討論主題思想,激發閱讀興趣。改編話劇,制作卡片等。
2.教師:指導學生查閱資料,準備相關文字、課件資料;在學生課外閱讀的基礎上,用1課時完成導讀教學。
3.輔助教具:多媒體課件演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曾經有這樣一個人,他富于幻想,因為迷戀騎士小說,滿腦子盡是些行俠仗義,比武打仗、思戀貴婦之類的荒誕想法。他決心要恢復古代的騎士精神,于是便帶著一個仆從學著騎
士的做法游俠闖蕩,進行了一場末路騎士的癲狂之旅。他就是——塞萬提斯筆下的經典形象——堂吉訶德(板書:堂吉訶德)。快看!他們來了。
二、走進作品。
1.學生表演自編自導話劇《癲狂騎士》
2. 展示交流
其一:說一說,精彩故事情節。
(PPT):有人說:少年讀《堂吉訶德》覺得可笑,中年讀《堂吉訶德》值得深思,老年讀《堂吉訶德》則潸然淚下。
1.滑稽可笑的原因之一是他所作所為都在機械地模仿小說中的騎士,他對騎士進行了哪些模仿?說一說印象最深的滑稽可笑故事。
明確:模仿:騎士裝備,意中人,受封儀式、守護頭盔、、受傷了用“圣水”療傷、在曠野徹夜思念意中人、仗義行俠事件。
堂吉訶德荒唐可笑的鬧劇。
他把旅店當作城堡,把妓女當成貴婦;把理發師的銅盆當作魔法師的頭盔;把苦役犯當作受迫害的騎士;把趕路的貴婦人當作落難的公主;把皮酒囊當作巨人的頭顱;“人貓大戰”。 堂吉訶德把田野里的三十四架風車當作是長臂巨人,認為魔法師把這些巨人變成了風車,唐吉訶德想同他們戰斗。于是沖到大風車前,用他的長矛刺中了風車翼,可疾風吹動風車翼,把長矛折斷成幾截,把馬和騎士重重地摔倒在田野上。
2、堂吉訶德大戰風車只有很短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感覺還沒有其他的情節有趣好玩。為什么大戰風車這一幕會成為經典?(既賞讀精彩章節,又借此點出小說的主題)
明確:這是塞萬提斯想象力的光輝,他并沒有讓堂吉訶德去挑戰馬車、火車和船,也沒有讓他去挑戰怪獸、魔物和龍,就是因為在這諸多龐然大物中,只有風車是最安詳的,它不會主動地撞向人,而只有在這樣的對比下,堂吉訶德心中一直追捧的騎士精神才會得到最大的諷刺。因為堂吉訶德才是尋事者,只是他個人的胡鬧。因為人們不再需要騎士精神。
他在《堂吉訶德》自序里斬釘截鐵地宣稱,這部書的創作意圖就是“要把騎士文學的萬惡地盤完全搗毀”,他用這樣辛辣的嘲諷徹底埋葬騎士小說。 其二:展示小組建立的人物檔案(騎士模仿秀) 示例:
堂吉訶德檔案
年齡外貌:年近50歲,身材瘦削,面貌清癯,體格還算強健。
改名:堂吉訶德
裝備:祖傳下來的一套已生銹發霉的破盔甲,拼揍了一只用硬紙做成面甲的頭盔。 武器:拿著長槍,挎著盾牌
坐騎:牽出家中一匹瘦得皮包骨頭的馬,卻給它取了個高貴的名字叫“羅西南多”。 意中人; 村姑,起名“杜爾西內婭”
受傷:用“圣水”療傷,在曠野徹夜思念意中人 游俠理念:扶弱濟貧、為自己的意中人的榮譽而戰
三、探究堂吉訶德的藝術形象。
(PPT)有人說他有人說他是瘋子,也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懦夫,也有人說他是勇士;有人說他是武士,也有人說他是詩人。“他活著是個瘋子,死了是個智者。”
堂吉訶德身上有著可笑、可愛又可悲的一面,他是一個性格復雜而矛盾的人物。 這個末路騎士在你眼里是一個怎樣的人?(小組討論)(制作答案卡片)
(這一環節學生討論,制作答案卡,小組代表回答,上黑板板書重點內容。充分發揮小組內各個成員的能力。) 四、討論作品的現實意義。
俄國批評家別林斯基說:“在歐洲所有一切文學作品中,把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和庸俗與偉大和美麗如此水乳交融……這樣的范例僅見于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
1.對于堂吉訶德身上的滑稽和崇高,你認為滑稽的是什么?崇高的是什么?(生討論,師點撥)
(1)美學范疇中的滑稽與崇高分別指(師解讀)
滑稽:在任何滑稽當中都有某種荒唐悖理的東西存在,“凡是無害而荒唐的領域——也就是滑稽的領域;荒唐的主要來源,就是愚蠢,遲鈍。因此,愚蠢是我們嘲笑的主要對象,滑稽的主要來源。”(車爾尼雪夫斯基)
崇高:人們在實踐中越是遇到嚴峻的考驗,越是經歷種種艱難險阻,斗爭的歷程越是激烈、嚴峻,就越能激發、表現出人類自身本質力量。而此中表現出的力量就是崇高。(馬克思)
(2)生討論交流:示例:滑稽是說他的行為,即他是一個行為怪誕的老頭,頭腦里充滿騎士小說描寫的離奇古怪的東西,這使他的思想方式偏離實際,耽于幻想,對世界的認識出現錯覺,把風車當巨人,把羊群當軍隊。鬧出了一件件讓人忍俊不禁的荒唐事,其形象是荒唐、滑稽、可笑的。 崇高是說他的精神,他具有鋤強扶弱、維護正義、疾惡如仇、見義勇為的英雄氣概。他為了美好的理想,隨時準備為其赴湯蹈火,甚至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他發表的關于自由、美德、人的意志的言論是那么有條有理,鏗鏘有力,對人類美好的未來堅定不移,他身上體現出人類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思想感情。
但是那種執著的精神確是可敬的,只是狂熱的騎士信仰讓他迷失了自己。成為人們眼中的瘋子。他勇敢頑強和正直善良的性格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為人們塑造了一個勇往直前的人物形象。
作者借堂吉訶德來告訴讀者年少輕狂是該有的,但是有時候對待一些事物是要看的透徹,你想做英雄不能只是靠自己蠻干,被信仰和心理上的一種過度的追求所迷失,這樣反而對自己不好,弄得到處碰壁受傷,需要的是智慧,勇氣,冷靜的頭腦,缺一不可。 2.什么是堂吉訶德精神?我們現在還需要堂吉訶德精神嗎?
屠格涅夫曾說:“他的人格有一種特異的力量與偉大,不管他是如何的滑稽可笑,是如何的常陷在卑辱的窮地之中,但道德給他的力量與偉大是依然存在的……堂吉訶德是“理想”的忠仆”
我們的人生總會碰到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的矛盾沖突,我們該何去何從,如何選擇?有人選擇了屈從現實,隨波逐流;有人選擇“堂吉訶德”式的執著堅守。那對于我們大家來說,堂吉訶德又有著怎樣的意義?
明確:堂吉訶德的信仰雖然不合時宜,但是他的動機卻高尚的。人類歷史的奮發前行離不了忠實于理想與信仰的實踐者。在這個世界上仍然需要虔誠地堅定自己的信仰,捍衛哪怕是寓于幻想中真理“瘋子”。不可否認,這樣一個悲劇人物,在他身上體現了真、善、美與假、丑、惡的斗爭。從《堂吉訶德》里讀到的不是荒誕可笑的哀嘆,而是為夢想宏志勇敢奮斗的豪歌;不是滑稽低俗的頹廢,而是百折不撓、無所畏懼的拼搏。
五、小結:
他是生活中的小角色,自我里的大英雄。他身上有某種類似太陽的光芒有掃除我們頹廢陰霾的力量,從中所顯示的是不曾向生活屈服的靈魂。他就是堂吉訶德。一位騎著老馬的瘦削的巨人,以如此奇妙的方式行走在文學的地平線上,大放光彩、奪人眼目。就是這樣一
個人物,由于理想與現實的沖突,他被毀滅了,但在毀滅中,卻放射出了不朽的光芒,堂吉訶德精神,永垂不朽!
最后,讓我們以一首《無悔追夢》來紀念這位英雄! 學生配樂朗誦《無悔追夢》 六、作業
1. 暑假認真閱讀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并撰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讀書心得。以“堂吉訶德的矛盾性”為辯題召開辯論賽;或者進行手抄報張貼在教室中,并評出優秀作品等等。
2比較堂吉訶德與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這一形象的異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