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華文化精神,文化的,前世與今生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4《中華文化精神之“和”文化的前世與今生》安徽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4《中華文化精神之“和”文化的前世與今生》安徽省
《中華文化精神之“和”文化的前世與今生》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課題 《中華文化精神》
課時
一課時
所屬教材目錄
人教2003課標版必修四附錄
教材分析 《中華文化精神》是人教2003課標版必修四附錄里的一篇文章,此篇文章是
由袁行霈撰寫,共有三個部分:一是概括中華文化是怎樣產生的,二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具體闡述了中華文化精神的哪些特點,三是我們該如何傳承中華文化精神。 學情分析 本課處于必修四最后附錄,很多學生老師可能認為處于這個位置的課節不重要,
但我卻很堅定的要和學生們一起合作探究此課。作為炎黃子孫,對于中華文化,學生多多少少都掌握了一些,但是對于中華文化精神學生就處于云里霧里了。 所以我特定選了其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和”文化來學習,希望能通過這一點的學習讓學生深刻體會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生生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感受個人情感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提高文化認同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和”文化的四個方面,學習“和”文化的源遠流長和代代
相傳。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活動開展等方式感受“和”文化的巨大魅力,感受“和”文化的力量;了解“和”前世與今生及對我們產生的深刻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成為一個愛自然,愛祖國,愛人民,自強不息以和為貴的人,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成為一個愛自然,愛祖國,愛人民,自強不息以和為貴的人,增強對
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難點 通過小組合作、活動開展等方式感受“和”文化的力量;感受“和”文化的巨
大魅力,了解“和”前世與今生及對我們產生的深刻影響。 教學方法 探究法、分組合作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用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學效果
3分鐘
一、導新課
播放并觀看2008奧運會開幕式—蕩氣回腸的活字印刷術的一段視頻。
觀看視頻,感受視頻傳達出的震撼力量。
由相關視頻導入,感受“和”字帶來的震撼力量,形象而又富有吸引力。
學生由形象生動的視頻,快速的投入到本節課的教學中來。
3分鐘
二、說一說
1、引導學生說一說與“和”有關的詞語。 2、知其意。解釋“和”字的含義。
說與“和”有關的詞語,并且思考“和”字的含義。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此環節設計思維較簡單,重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際上,學生能積極踴躍的回答與“和”有關的
詞語,實現預設目標。
20分鐘
三、探一探
(一)人與人
1、關鍵詞:禮讓 寬容 2、前世:六尺巷 3、今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平等與友愛
總結: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在學習和生活中禮讓他人。
1、思考并回答與人相處應抱著什么態度。
2、說一說六尺巷的故事。 3、思考自己是否做到禮讓他人。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避免不了矛盾,讓學生明白在生活學習中禮讓他人,以和為貴。
由古及今,由課內到課外,援引的例子都很有代表性,達到了教育學生以和為貴的教學目標。 此外,朱寧寧同學關于六尺巷的回答非常完美,贏得了滿堂喝彩。
(二)人與自然 1、關鍵詞:平等 尊重 2、前世:《寡人之于國也》 3、今生:習近平的“金山銀山”論。 4、播放視頻《漢中勉縣:萬只白鷺與村民和諧相處 小山村成為鷺鳥樂園》 5、總結:人類可以和自然和諧相處,共同建設美好和諧的生態環境。 1、思考并回答與自然相
處應抱著什么態度。 2、溫故而知新。從《寡人之于國也》一文推出古人也重視遵循自然規律。 3、由古及今,學會環保從身邊的小事
做起。
聯系教材,由已知到未知,由課內文章到當代時事,強化學生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較多的同學談論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基本都離不開一個“和”字,強化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同時明白環境保護從生活中的從小事做起,此環節緊扣教學目標。
(三)人與社會 1、前世:大同社會
2、今生:和諧社會(反例:敘利亞內戰) 3、引導學生明白“國富則民強國強則民安”的道理。
說說古人心目中的理想社會:衣食無憂,懂孝悌,知禮節。 明白我們今天就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
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和平的國家。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號召學生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敘利亞難民的悲慘經歷
使學生們深深地認識到祖國母親的偉大,愛國之情油然而生。朱同學關于《禮記·李運》中大同世界的描述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同學
們自覺為他
鼓掌。
(四)人自身 1、前世:古代道德身后之人 2、今生:人自身的和諧 3、引導學生守住一顆平和的心,坦然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以前如何面對,以后如何面對。
“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有彩虹。”挫折在所難免,我們要像蘇軾一樣淡然面對,以一顆平和的心去迎接挫折,戰勝挫折。
此處引用《道德經》和《中庸》里的兩句話告訴學生如何做到自身的“和”,學生受益匪淺。
10分鐘 四、議一議
提出議題:你如何看待西方國家認為中國在謀求世界霸主地位。
1、分組合作討論。
2、展示討論成果。
通過“和”文化四個方面的學習,使學生明白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
小組討論激烈,討論的成果很是喜人。郭永康:維和部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孫國棟:G20峰會、青島峰會,中國聯合國常任理事投反對票最多(生自行鼓掌)
還有張冰雪、王春月、聞申申等等學生都展示了本組討論結果。
4分鐘 五、看一看
播放視頻《我有話對“和”說》
觀看視頻,思考“和”文化在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篩選部分學生的觀點,做成微課小視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和”的理解。
此處微課設計是本節課設計的一大亮點,在視頻觀看的過程中,學生紛紛思考自己是否做到了“和”,在以后的學習中如何改進。
1分鐘
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和”文化的前世與今生,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一個愛自然,愛祖國,愛人民,自強不息以和為貴的人,也祝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創造新的和諧的太平盛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