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性別決定,伴性遺傳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二節第二課時《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海南省 - 三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思路
“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是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二節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遺傳的物質基礎以及遺傳的基本規律的基礎上進行的。學好本節內容既能鞏固遺傳學的兩大基本定律,使學生加深對遺傳物質基礎概念的深層理解,又能為學習生物的變異及人類遺傳病與優生做好鋪墊。因此,本節內容在整本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高中生物遺傳部分的重點,在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性別決定方面,以人為例講述了XY類型的性別決定方式。在伴性遺傳方面,以人的色盲為例,講述了伴性遺傳的現象和伴性遺傳規律。這部分教學內容,實質上是關于分離規律在性染色體遺傳上的作用。
由于遺傳的物質基礎以及遺傳的基本規律這兩部分的內容難度較大,學生掌握程度參差不齊,所以對本節課,若教師按照常規的教學方法,學生會比較難以理解,甚至會感覺枯燥乏味。但如果以現實生活中的情景問題為導線,指引學生思考,將有助于學生對本節課的理解與運用,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設置的情景問題與教材配圖緊密結合,達到了回歸課本的效果,并切合現代關注學生學科素養的養成主題,增強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問題的品格與能力。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人的性別決定”與“人類紅綠色盲”的學習,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和世界觀,能在實際生活中樹立尊敬生命、尊重他人隱私、理性看待遺傳病的生物學觀念。
2.通過對人類紅綠色盲的家庭遺傳分析,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發展理性思維,認識性別與染色體的關系、理解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特點,并鍛煉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去認識事物、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習慣和能力。
3.通過情景的構建,用現實世界中出現的問題促使思考,針對特定的生物學問題,培養觀察、提問、設計方案、實施方案以及結果的交流與討論的能力。
4.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生物學科思想,能對“遺傳基因來源于誰”等話題作出理性解釋,辨別迷信和偽科學;主動向社會他人宣傳相關的遺傳知識。
2
三、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人的性別決定方式和人類紅綠色盲的家系遺傳特點,難點是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圖解和邏輯推理。
四、教學方法
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合作學習模式。 五、教學過程 (一)性別決定
情景導入:播放視頻,展示生活中常見的一個情景:婆婆說兒媳婦懷孕后愛吃辣的,懷的肯定是女孩。鄰居說,看她兒媳婦肚子尖尖,鐵定是男孩,誰的說法對?生男生女誰做主?
由于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比較感興趣,并在初中時已經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比較容易得出結論:人類的性別是由染色體來決定的。教師在此指出染色體的種類分為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人類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的不同而決定的,同時展示男女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以及人類的性別決定過程。
設計意圖:以日常生活的相關情景問題為切入點,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本課的內驅力,還能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社會責任等相關學科素養。
(二)伴性遺傳 1.伴性遺傳的概念
位于性染色體上具有遺傳效應的基因,是隨著性染色體從親代傳遞給子代的,因此這些基因在遺傳上總是會和性別相關聯,這就是伴性遺傳。回歸教材,教師組織學生一起總結伴性遺傳的概念。
2.認識人類紅綠色盲癥
視頻播放動畫,講述道爾頓發現紅綠色盲癥的小故事。學生觀看視頻,并說出從中獲得的啟發。
設計意圖:以故事為情境,講解紅綠色盲的發現史,有利于學生構建生命觀念。道爾頓對心中的疑惑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研究,最后發現了色盲癥。道爾頓的這種認真的態度、敢于質疑的精神是學習生物的核心素養之一。該故事是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勇于質疑精神的重要素材。
教師展示紅綠色盲測試圖片,活躍課堂氣氯,并引出紅綠色盲的概念。課件
3
展示色盲患者和正常色覺的人看到的植物圖片和交通信號燈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告知學生:紅綠色盲雖然會給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帶來不便,但不屬于非常嚴重的不宜結婚和生育的遺傳病。
設計意圖:讓學生客觀地認識紅綠色盲,并給“遺傳病的咨詢和預防”埋下伏筆。
3.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
課件展示紅綠色盲的遺傳家系圖(圖1),并設計問題串:①紅綠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Y染色體上?②紅綠色盲基因是顯性基因還是隱性基因?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請學生進行分析回答。教師展示X和Y染色體的結構圖(圖2),并作出說明:紅綠色盲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b)控制的,Y染色體由于過于短小,缺少與X染色體同源區段而沒有這種基因,紅綠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正常基因B)是顯性基因,也只位于X染色體上。
最后師生一起總結出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圖1
設計意圖:利用課間展示家系圖、問題串,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情境,并給予足夠思考空間,避免純粹枯燥的講解,這對發展學生的思維和探究能力非常重要。利用世代Ⅱ中5號和6號個體不患病,而世代Ⅲ中11號不患病、12號患病的特點,引導學生理解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為隱形遺傳,提升學生理性思維和信息處理能力。
4.紅綠色盲的家系遺傳(遺傳圖解)
人的正常色覺與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用B、b基因表示) 教師展示表1,向學生說明人類的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提醒學生正確
4
的基因型書寫方式,并引導學生思考:我國紅綠色盲患者男性遠遠多于女性,你能試著分析原因嗎?學生討論分析,可能會認為女性色盲機率為1/3,男性色盲機率為l/2,所以男性色盲患者更多。教師可糾正此觀念,應該是男性只要有一個色盲基因就會患有色盲,而女性需要同時兩個色盲基因結合,因此女性悲病機率為男性患病機率的平方。教師在此說明: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是伴X隱性遺傳病的特點之一。
情境模擬:讓兩個學生扮演一對夫婦,前來咨詢關于紅綠色盲遺傳病的相關問題,其他同學扮演遺傳咨詢師進行職業體驗,針對他們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所設置的情景問題與教材配圖緊密結合,達到回歸課本的效果。
情景問題一:小雯和小濤是一對新婚夫婦,小濤患有色盲,小雯自己的家族沒有色盲,她認為將來生女兒像自己肯定不會有色盲,但如果生個兒子,那會像父親一樣患有色盲嗎?
學生(遺傳咨詢師)進行分析:小雯的家族都沒色盲,她的基因型很可能為XBXB,小濤患有色盲,基因型為XbY。請學生在黑板上用模型標出小雯和小濤婚配的遺傳圖解,并對遺傳圖解進行解釋說明:兒子的X染色體來自于母親,則兒子不會患有色盲,但父親的色盲基因會遺傳給女兒,女兒是攜帶者。
情景問題二:小雯經過咨詢,知道了生兒子是不會有色盲的,但是女兒會是色盲攜帶者,于是她又有新的顧慮,以后自己的女兒結婚,自己的外孫們會不會出現色盲?
學生(遺傳咨詢師)進行分析:女兒的基因型為XBXb,女兒結婚的對象基因型有兩種可能,即色盲男性XbY或者色覺正常的男性XBY,請學生在黑板上用模型標出相關婚配的遺傳圖解,并對遺傳圖解進行解釋說明。
情景問題三:小雯經過了解,知道自己的外孫們有可能會患有色盲, 她又
5
開始擔憂:假如我到時有個外孫女,這么巧還真是色盲,那是不是她只要和正常色覺的男性結婚,是不是后代就不會患有色盲了呢?
學生(遺傳咨詢師)進行分析:外孫女的基因型為XbXb,她結婚的對象的基因型XBY,請學生在黑板上用模型標出相關婚配的遺傳圖解,并對遺傳圖解進行解釋說明。
設計意圖:小雯的相關問題為切入點,以問題為驅動力,動員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推理,自主探究,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回歸教材,更能給予學生動手練習的機會,培養學生相關的學科素養,一舉多得。
5.紅綠色盲的遺傳規律
教師展示小雯家族的遺傳家系圖(圖3),引導學生分析家系圖,討論總結: ①小雯外孫的色盲基因最終來源于小明(外祖父),基因傳通途徑為:小濤→女兒→外孫,這種傳遞叫“隔代交又遺傳”。②小雯外孫女的患有色盲,她的色盲基因有一個是來自于父親,也將傳給兒子,所以父親和兒子肯定患病,即女患父必患,母患子必患。最后,學生總結歸納出人類紅綠色盲(件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遺傳規律: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具有隔代交叉遺傳現象 (3)女患父必患,母患子必患
6.進一步探究,診斷素養達成情況
教師利用英國皇室血友病系譜圖(圖4)這一情境,講解血友病并拋出問題:①目前對血友病仍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防止歐洲皇室貴族悲劇不再重演的最好辦法是什么?②現有一位患血友病的婦女,與一正常男子婚配,假如他們想
6
要一個正常的寶寶,你有什么建議?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①②,診斷學生對遺傳規律和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的合運用能力,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素養。
7.理性看待遺傳病
以圖“找找狙擊手在哪”,讓學生親自感受到色盲的優點,教師還可舉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色盲患者曾被大量征召入伍,因為可以更輕易地看出敵人穿著的保護色與周圍環境色彩明暗度的差別。通過實例啟迪學生樹立科學的生物學思維,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分析色盲,從本質上認識到任何基因都有優點和缺點,所謂的優點和缺點,只是因為環境的不同。不能因為某些人的缺陷,就以歧視的眼光看待他人,缺點在不同的條件下,可能會成為優點。因此,應該正確看待色盲癥,尊重他人隱私,理性看待遺傳病,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
五、教學反思
素養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和能力解決生產、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的能力。問題境脈是指基于生物學素養的教學要求,教師創設的原始、真實、未知的問題情境,并以此為主線,將教學內容融合于整個教學過程。它的核心內涵在于情境中蘊含的真實問題是學生知識建構的載體,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能激發、推動、維持、強化和調整學生的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和實踐活動等,讓學生的四位不斷走向深入,構建有意義的知識體系。
本節課的設計以小雯的家庭問題為導線貫穿教材重點內容,以關注學生的學習、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為指導思想,改變了傳統的講授概念、做題鞏固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情景問題的引導,使課堂變得不再枯燥無味,以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指引學生思考,使知識變得貼近生活,不再是“空中樓閣”,將生物核心素
7
養目標落實到課堂教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