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以禮待人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四課第二框《以禮待人》山西省級優(yōu)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四課第二框《以禮待人》山西省級優(yōu)課
以禮待人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禮是什么,文明有禮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 過程與方法目標 懂得文明有禮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的重要性,明白從語言、儀表、舉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質,并能在實踐中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
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有禮意識,鼓勵學生檢省自己的言行、舉止和儀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禮儀素養(yǎng)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文明有禮的作用。 教學難點: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
【學情分析】
關于文明有禮主題,小學階段有所涉及,學生對文明有禮的基本知識有了初步了解,也知道在生活中應該做到以禮待人。但是對于文明有禮的價值和意義,缺乏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八年級的學生處于青春期,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學生對遵守規(guī)則持消極態(tài)度,甚至違法規(guī)則來顯示自己的存在。所以需要教師加以引導,給學生提供幫助,解決成長中面對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師生課前互相問好,對來聽課的領導與老師的熱烈歡迎等這些都是一種什么行為表現?
生:有禮的表現
教師明確:以禮待人是人際交往的最起碼的要求。做到言談舉止彬彬有禮,是我們贏得別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引出課題《以禮待人》。
二、呈現學習目標:
1、了解禮的含義和表現
2、知道文明有禮的重要性
3、樹立文明有禮旳意識,做文明有禮的人
三、新課講授:
活動一:暢所欲言
說說有關禮的成語、故事或名言;
生:學生回答,從中得出禮的含義與表現
(一)、禮的含義和表現
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含義) 社會生活中,主要表現在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表現)
(二)、文明有禮的重要性
活動二:創(chuàng)設情境
課間十分鐘,一個學生把水灑在另一個學生身上......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請同學上臺即興表演小品。)
師:同學們觀看小品,思考結果怎樣?為什么? 1、文明有禮是人立身處世的前提。 活動三:觀看視頻
鳳爪女與瓜子男在地鐵上的行為
師:(1)你對鳳爪女與瓜子男的行為進行評析。(教師指導學生答題方法) (2)校園與社區(qū)有哪些類似的不文明現象?怎么解決這些不文明現象? 生:學生四人小組討論
教師總結:文明禮貌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增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所以,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 2、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 活動四:觀看視頻
中國人在泰國不文明行為
學生分組分別討論“文明是不是個人的區(qū)區(qū)小事,為什么?”問題,最后小組代表發(fā)言。
在與外國人的交往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的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所以,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 3、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
教師過渡:《荀子》中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家則不寧。”如何做文明有禮的人呢?
(三)、做文明有禮的人
活動五:文明有禮大行動:學生表演 (1)學生到老師辦公室問作業(yè)… (2)星期天去同學家做客… (3)下學后去書店買書… (4)同學打電話問作業(yè)…
1、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tài)度謙和,用語文明。 2、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
3、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
教師總結:我們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細節(jié)做起,努力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同時,要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chuàng)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 四、教學小結:由學生小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與前邊呈現的學習目標呼應
本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禮,知道了禮的表現,懂得了禮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禮的人就應從語言、舉止、儀表方面努力,從小事做起,從細節(jié)做起,做一個懂禮、明禮、守禮的人,并與身邊的人一起共同創(chuàng)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
五、板書設計:
認識禮
文明有禮的重要性
以禮待人
做文明有禮的人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