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國家利益至上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八課第二框《國家利益至上》國家好 大家才會好-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八課第二框《國家利益至上》國家好 大家才會好-北京市第二十中學
教學內容分析
本框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什么是國家利益,國家利益包括哪些內容,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之間是什么關系,引導學生認識到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息息相關。幫助學生認識到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學情分析
學生進入初中后,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夠開始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分析國家和社會現象。但是,他們思想還不成熟,社會經驗欠缺,對國家利益的認識存在不少誤區。學生能夠感受到國家好大家才會好,但不能用抽象的語言描述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甚至有人認為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相違背的。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正確的國家利益觀,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 能力目標:正確認識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之間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能力
3. 知識目標:了解國家利益的內涵和外延,知道國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內容;理解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
關系,懂得國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 教學重點
樹立正確的國家利益觀,正確認識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之間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安排
導入
展示兩張圖片:1937-2017
提問: 作為身處于2017
年的我們,看到圖片你有
何感受
觀看圖片,體會圖片
所反映出來的內涵和深
意。
結合最近國家公祭日網上熱傳圖片,引發學生思考自己與國家的關系,初步感受到國家
好大家才會好
2分鐘
課題 國家好 大家才會好
授課教師 連 強
授課年級、班級
初二6班
教材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
本框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什么是國家利益,國家利益包括哪些內容,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之間是什么關系,引導學生認識到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息息相關。幫助學生認識到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學情分析
學生進入初中后,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夠開始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分析國家和社會現象。但是,他們思想還不成熟,社會經驗欠缺,對國家利益的認識存在不少誤區。學生能夠感受到國家好大家才會好,但不能用抽象的語言描述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甚至有人認為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相違背的。
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正確的國家利益觀,增強維護國家利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 能力目標:正確認識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之間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能力
3. 知識目標:了解國家利益的內涵和外延,知道國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內容;理解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
關系,懂得國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 教學重點
樹立正確的國家利益觀,正確認識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之間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能力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教案
2
認識國家利益
1.梳理歷史脈絡,奠定情感基調: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5年抗日戰爭的勝利,我們用一百多年的時間完成了近代以來是中國反抗外來侵略勢力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此后我們又進行三年解放戰爭,終于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新中國成立后,從一清二白的艱苦生活到現在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我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十九大中再次提出,到建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無論在歷史的哪個時期,祖國都是我們成長的搖籃,養育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對偉大祖國,我們每個人都懷有最深厚、最神圣的情感,決不允許他的榮譽和利益受到任何褻瀆和損害。
2.認識國家利益 (1)“國”字的演變,讓學生看圖示,發表自己對圖示的解讀,思考構成國家利益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2)觀看教材上的一組圖片,課前調查圖片中事件的背景和意義,課上展示
交流
提問:上述舉措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是哪一個,為
什么
認真傾聽,從歷史的角度烘托愛國情感,感受國家的發展與人民利益之間的關系
觀察圖片,思考問題
了解事件背景,思考目的與意義
結合學生正在學習中國近代史的背景,從歷史角度烘托愛國情感,
奠定情感基調
從“國”字的解讀,使學生認識到國家利益包括的一些基本要素,理解國家利益的內涵 引導學生認識到國家利益涉及方方面面,了解國家利益的領域及
分類
引導學生認識到關乎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利益是國家的核心
利益。
2分鐘
10分鐘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教案
3
進一步思考問題
國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
第一步:觀察三張圖片,找共同點——天藍了 第二步:思考:天為什么藍了
第三步:出示材料一:國家重點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煤改氣”,加快推進“禁煤區”建設,全面取消散煤供暖,有效緩解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狀況。
第四步:思考為什么要“煤改氣”并出示材料
第五步:提問:你還知道天然氣有什么用途嗎 出示材料2014年GDP排名靠前的國家人均購買力與資源消耗的關系
第六步:提問:根據上述材料思考天然氣關乎我們老百姓的哪些利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七步:但現實問題是我國天然人均占有量比較少。提問:我們老百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嗎?
第八步:出示兩則材料,思考天然氣又關乎于哪些
觀看,思考問題
思考并回答問題
閱讀材料
思考并問題,并理解國家“煤改氣”舉措的目
的和意義
聯系實際思考并回答問
題
思考并回答問題
思考與回答問題
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
從生活中的變化聯想到與國家的政策發展之間的關系,建立起人民利益與國家利益的
初步認識
以一個舉措說明國家改善大氣環境的具體內容,為后面內容做
鋪墊
舉例說明人民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
讓學生理解“煤改氣”舉措是國家維護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
進一步拉近天然氣與人民生活的距離
進一步體會天然氣對生活的影響作用
由感性認識上升至理
性認識
建立人民利益與國家
利益的聯系
總結提升國家利益——安全,經濟,政治,軍事等
第九步:回到剛才的現實問題,國家可以解決天然氣儲量少的問題嗎
第十步:課堂討論:如果作為一名人大小代表,為國家建言獻策,你認為國家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第十一步:出示材料:“一帶一路”中天然氣管道的建設項目
第十二步:小組討論請你舉例說明我國的人民利益與國家利益的一致性。
第十三步:小結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
過渡:人民利益可以得到國家的維護,那么誰又在保護和維護國家利益呢 第十四步:出示人物案例“一帶一路中的他們” 第十五步:小結國家利益與人民里的關系
第十六步:出示戰狼2中的護照照片,雖然真實的護照中并沒有這句話,但國家卻在用真實行動踐行著這句諾言
思考與回答問題
觀看視頻
充分討論并課堂交流
討論交流
閱讀材料
傾聽,感悟 過渡
檢驗學生思考與表達的能力。
認識人民利益和國家利益的一致性
通過舉例子的方式真正使知識內化理解
引導學生體會到國家利益的實現也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
提升愛國情感,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課后反思:本節課的最開始的設計思路是從歷史角度入手,結合學生正在學習中國近代史的背景,渲染愛國熱情,感受“國家好,大家才會好”的主題,從情感到理性,通過“國”字的解讀認識國家利益的內涵,利用教材資源了解國家利益的外延及核心利益內容。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探討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這個環節選取了有關天然氣的教學資源,首先從人民利益將其,從天然氣與我們相關的生火做飯的利益談到對更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利益,再從國家利益層面探討,天然氣也關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教案
5
乎了國家政治軍事安全等方面的利益,從分析探討的過程中感知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但面對我國天然氣資源短缺的現實,我們該如何解決,讓學生理解人民利益只有上升到國家利益才能得到維護,這個過程中設置課堂討論,讓學生扮演人大小代表向國家建言獻策,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智慧,也增強了學生參與國家大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師引導學生人民利益由國家保護,那么國家利益又有誰維護了,學生自然想到了人民,所以感受到了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辯證關系。最后,以戰狼二中的護照為材料,展示了現實中國家保護人民利益的案例,將本節課的愛國情感推至高潮。本節課的優勢在于設計思路清晰,邏輯脈絡合理,材料選取有新意。課后與教研員交流,也發現了本節課有待提高和解決的問題:1.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例如最近國家公祭日流行的1937-2017的圖片讓學生談感受,也可以更好的引入主題,這樣做的目的是更貼近學生,讓學生有思有感。2.課程可以不面面俱到,學生理解的可以不講,選取一個切入點與學生深入探討會更能激發學生興趣。3.在平時教學中可以思考“初一初二講的知識學生真的記得住嗎,通過教學學生最后能留在頭腦里的是什么?”通過這個問題的思考告訴我們,政治課堂傳遞給學生的應該是一種思維方式,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所以在教學中可以“放”的更開些,充分討論,展示交流。4.課堂教學可以從一個問題入手,比如利用天然氣的資料,可以先問學生“今天的天是什么顏色,為什么最近的天變藍了”,這樣可以很好的拉近與學生的聯系,從這個簡單的問題展開,探討我國天然氣的儲備量,國家怎樣解決天然氣問題等,展開問題鏈,思維鏈,最終探討出想要的問題,在探討的過程中自然可以得出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總之,課堂的主體還是學生,多引發學生思考和表達是一節好課的目的,這也是我今后應該解決的問題。通過這次備課評課,拓展了我備課的思路,更好的理解了新課程的理念,希望通過這節課我也可以提高教學的水平,在不斷研究中進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