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秋天的懷念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語文部編七年級上冊第5課《秋天的懷念》新疆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語文部編七年級上冊第5課《秋天的懷念》新疆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課題:秋天的懷念 課型:預習展示 課時:兩課時 主備人:方琳 審核人: 班級:七年級3班
學生學案 教師導案
一、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字里行間濃濃的母子
情
2、從相關細節感悟母愛的無私與寬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
反復朗讀,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
體會人物形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領悟文章蘊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系生活實際,激發感恩情懷。
一、 教學目標
1、了解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2、反復朗讀,抓住人物的動作、
神態、語言等描寫體會人物形
象。
3、領悟文章蘊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
生的感恩情懷。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反復朗讀,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學習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二、 教學重點和難點 反復朗讀,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學習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三、學法指導
這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懷念母親的散文,作者通過回憶自己癱瘓時,懷著博大無私之愛的母親是怎樣地痛心與忍辱負重地照顧自己,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愧疚和懷念之情。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關鍵詞句,讀出感悟、讀出體會,進一步聯系生活實際,喚起真切的情感體驗。
三、教學方法 誦讀感悟法、 合作探究法
四、知識鏈接
1、作者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北京人,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著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短篇小說《命若琴弦》、散文《我與地壇》等。史鐵生年輕時不幸因病癱瘓,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的人。四、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2、寫作背景
作者21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導致高位截癱。同年,他的母親去世了。本文是懷念
2002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 母親的文章。
五、學具準備 教材 、詞典 五、教具準備 參考資料 六、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導學 1.給加點的字注音。
癱瘓( )憔悴( )訣別( )
絮絮叨叨( )沉寂( )
2、理解詞語
暴怒無常 沉寂 絮絮叨叨 訣別
淡雅 爛漫 翻來覆去 3、圈劃、朗讀我和母親的神態、動作、語言等描寫,作好簡單批注。 (二)導入新課 1、學生導入。 2、作者及時代背景簡介 (三)整體感知課文 抽查一個小組輪讀課文,思考: 1、 “秋天的懷念”的含義是什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2、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是本文寫作上的又一特色,思考文章哪些地方使你體會到母親那深沉而無私的愛? 3、文章最后一段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和“要好好
兒活”?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1、積累詞語。
2、課外閱讀《韓干照夜白》
(一)情境導入 (二)預習檢測
給加點的字注音,看拼音寫漢
字,解釋詞義。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提示:可以分解成“作者懷念誰?為什么會懷念?為什么在秋天懷念?”幾個方面來理
解文題。抓住概括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結果等要素去思考。
2、提示:細細體會文中直接描寫母親的神態、動作和語言的
詞句,分析其中蘊涵的思想感
情,還可以通過對“我”暴躁任性的描寫和母親的慈愛寬厚的描寫相對照中體會母愛的深沉與無私。 3、提示:可以從母親活著的時候曾經多次要帶“我”去看花,幾乎都遭拒絕,而在母親去世后“我”卻與妹妹一同去看花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段菊花的天真爛漫的描寫中蘊涵著生命的一些精神和意義,以及作者所寄之情。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1、積累詞語。
2、課外閱讀《韓干照夜白》
第二課時
(一)合作探究
第二課時
(一)自主學習
自主思考,組內交流,
1.為什么“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2.文章第一、三兩段反復寫到母親要推‘我’去看北海的菊花,為什么?
3.第三段中畫線部分是什么描寫?表現了什么?(畫線部分是:她高興的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
4.最后一段為什么要著意寫北海的菊花?
二、合作探究
1.這篇文章反復寫“看花”這一內容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加點的“悄悄地”所要強調說明的是什么?
3文中有幾處插敘的內容,請找出一處,用橫線標出來,然后說說它在文中的具體作用。
4結合內容說說文中加點的動詞“撲”和“擋”為什么用得好。
5.將第三段中加橫線的“央求”換成“期待”好嗎?為什么?
6.文章結尾說“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你認為文中的“我”懂了嗎?請結合結尾段中的描寫內容具體說明。
7.如果將這篇文章標題中的“秋天”兩字去掉好嗎?為什么?
(二)拓展延伸
母親走了,帶著對子女深深地掛念;母親走了,遺留給兒子永無償還的心情。聯系你的生活實際,回憶你的父母為你做的點點滴滴的小事,此時此刻,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你又打算怎么回報
學生思考交流展示,教師點撥。 5. ①“看花”是全文圍繞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愛的集中體現。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親愿望的達成。 6. ①母親十分體諒兒子的苦衷。 ②母親周到細心,盡可能不去驚擾兒子。 ③母親的心里更難受。
7.第一處:“母親喜歡花„„”。 ①母親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 ②母親為兒子放棄了對生活的享受。 第二處:“后來妹妹告訴我母親常常肝痛„„” ①補充說明母親的病具體到了哪步田地。②母親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處:“別人告訴我„„”。說明母親心里只為兒女的幸福著想,從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8. 母親時刻為兒子著想,細節描寫使人物性格刻畫鮮明,感人至深。
9. ①“央求”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脫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復雜心理,若換成“期待”則不能突出母親忍著巨大病痛仍一心為兒子著想這一特點。 ②從詞義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則指較高要求。
10. 從結尾的描寫內容看,“我”不僅懂了,而且已經像母親期待的那樣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著積極地去面對生活了。
11.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 ②
他們呢?
“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征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征。 (二)拓展延伸 (三)課堂小結 布
七、當堂檢測 讀句子回答問題。
1. 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
“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母親為什么喜出望外?
2. 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這樣。病成什么樣了?“我”為什么會沒想到? 課后反思:
八、學習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