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大道之行也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22課《禮記》二則《大道之行也》遼寧省 - 撫順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22課《禮記》二則《大道之行也》遼寧省 - 撫順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語;理解“大同”社會的特征。
過程與方法:誦讀——品味——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對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認知,樹立積極的理想。
重點: 積累詞語,理解文章內容。
難點: 理解“大同”社會的積極意義。
熱身活動
-
雖然我年齡大了,但我認為我挺有想法的。
-
這沙漠太斃(壯觀)了。
-
離家太久了,我太想家了。
教學過程
看囝片、思考:描繪了什么樣畫圖?你感受到了什么?
-
自讀質疑。
生完成:勾劃讀音有困難的字、詞,以及朗讀有困難的句子。
(明確字音:選賢
與能
矜寡孤獨 幼有所
長
男有
分 貨
惡其棄于地也)
明確節奏:a故/人不獨親其親
b使/老有所終
c貨/惡其棄于地也……力/惡其不出于身也
-
齊讀,讀出節奏。
-
師范讀,生聽讀。注意語速、感情、停連、重音。
-
齊讀,體會音韻之美。
-
讀關鍵句,強化重點。
-
齊讀,讀出心得
(二)譯讀知意。疏通文意,掌握重點字詞。
1、結合注釋,譯讀課文,產生疑問。
公:共同所有 終:終老天年
用:用武之地 長:順利成長
養:溫馨供養 是故:因此
2、生生合作,解決部分問題。
3、師生共議,解決剩余問題。
明確:
大道之行也 選賢
與能
故人不獨
親其親
矜、寡、孤、獨
是謂
大同
4、全文翻譯
(三)品讀探旨。
比較朗讀文中的6“有”、 8“不” ,想想“大道之行”后,所實現的“大同”社會具有什么特征?
(四)拓展延伸
現在我們現實“大同”社會了嗎?我們應該為“大同”社會的實現做些什么呢?
(五)背誦課文
大道之行也, ,選 與 ,講 修 。故人 , ,使 , , ,矜 、 、 、 ,廢疾者皆有所養,男 , 。貨惡其棄于地也,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 。是故 , ,故 ,是謂大同。
(六)鞏固練習
1、解詞
選賢
與能
矜、寡、孤、獨
2、翻譯句子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3、根據要求填空
文中人人安居樂業,男人女人各司其職的句子是: ,
(七)布置作業
為實現“大同”社會,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結合社會核心價值觀,想想你應該會做出怎樣的努力?寫下來
《大道之行也》教學設計
一、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大道之行也》是人教2011版(2016年起始)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禮記>二則》中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對理想中的社會特征的描述,闡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 社會的基本特征,表達了作者對這個理想社會的向往,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本學段,新課標要求:“能閱讀淺易文言文”“能理解歸納主要內容及主旨”。本文處于教材較后的位置,可以引導學生聯系舊知,進一步強化文言文閱讀。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引導學生將“讀”與“思”相結合:讀中解題,讀中品韻,讀中解意,讀中探旨,讓學生充分感受古詩文的優美典雅,言簡意豐。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雖然課文內容稍有的難度,學生文言詞匯的積累還比較有限,但是課下的注釋詳盡,因此教師無需過多就內容講解,可以采用反復朗讀與小組合作、難點探究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自主理解文章內容。
八年級學生對于社會問題的關注較少,但在思品、歷史及其它學科的學習中初步了解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基本內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機械生硬地講解難點問題,要巧妙地設計朗讀方式,讓學生在讀中解決問題,獲得成功體驗,從而提升學生素養。
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文意,積累文言詞語;理解“大同”社會的特征。 過程與方法:誦讀——品味——理解——運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對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認知,樹立積極理想。
(二)重點難點
重點: 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內容。
難點: 理解“大同”社會的積極意義,樹立積極理想。 (三)教學方法:朗讀品析法 合作討論法 (四)教學手段:ppt課件 (五)教學過程 1、熱身活動 詩句替換白話 2、導入新課
回顧舊知,我們剛剛學過了《桃花源記》,這篇文章中,陶淵明描述了一個理想社會,它有怎樣的特征?
3、了解《禮記》 4、解讀課題
“大道”是什么意思?“行”是什么意思呢? 5、朗讀品韻 一讀,質疑。 二讀,體會節奏。 三讀,仿讀。 四讀,聽讀。 五讀,鞏固節奏。 六讀,強化關鍵句。 七讀,回味。 6、譯讀知意
八讀,翻譯課文。 7、品讀探旨
九讀,重溫內容,思考探究。
齊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問題:1、什么是“大道”2、“大道之行”與“大同”社會之間有什么關系?3、“大同”社會的特征是什么?
十讀,品讀破疑。 十一讀,師生共讀 十二讀,反向朗讀 8、探究交流
請同學為大家分享課前搜集整理的相關資料。 9、拓展延伸 師:“大同”社會在戰國時代實現了嗎?在中國的鼎盛時期唐朝實現了嗎?在今天,我們實現“大同”社會了嗎?那么,我們應該為“大同”社會的實現做些什么呢?
10、誦讀課文 十三讀,誦讀 11、鞏固練習 12、布置作業
為實現“大同”社會,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結合社會核心價值觀,想想你應該會做出怎樣的努力?寫下來
13、結束語
二、教學過程實錄 【活動一】課前熱身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老師這里有幾句話,尋求大家的幫助。請你試著用熟悉的詩句替換。(讀)
生:選用詩句,吟誦——齊誦
師:謝謝同學們!古文詩句,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結晶。它,言簡意豐,優美高雅,滋養著每一個中華學子。這節課,就請你與老師一同走進文言文的世界,
去仰望古之圣賢的遠大抱負。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培養學生對中國文言語言的熱愛。]
【活動二】導入新課
師:我們剛剛學過了《桃花源花》,這篇文章中,陶淵明描述了一個理想社會,它有怎樣的特征?
生: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各盡所能的勞動,老人小孩生活快樂。
師:所有的理想,都源于對現實生活的不滿。陶淵明生活的東晉時代政治黑暗,戰亂不斷,所以他才構想出這樣的理想社會;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我國的儒家經典《禮記》中就有關于人類美好社會的構想的記載。讓我們一同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新、舊知識相聯系,自主學習的能力]
【活動三】了解作品
師:我們一起來了解《禮記》。 生:讀資料。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積累文學常識的意識,增加對經典的了解。]
【活動四】解讀課題 師:“大道”是什么意思?“行”是什么意思呢? 生:結合注釋回答。 師:“大道”這種政治制度得以“施行”,社會將會是什么樣子呢?我們來看課文。
【活動五】朗讀品韻 一讀,質疑。
師:請同學自讀課文。要求1、勾畫出字音有疑問的地方;2、勾畫出朗讀時句子有疑問的地方。
生:讀文,勾畫。 師:字音有疑問嗎? 生1:“幼有所長”中“長”讀第幾聲呢? 師:哪位同學說說你的看法?
生2:我認為應該讀zhǎng,是“成長,長大”的意思。 師:多音字的字音的判斷有什么好方法呢?
生2:多音字字音,要根據所在語句的意思來判斷。
師:總結的很好。使用這個方法,你的疑問能解決嗎?怎么解決的? 生3:“男有分”中“分”字,它的意思是“職分,職守”,應該讀第四聲。 師:真棒,分析的好 生4:“貨惡其棄于地也”中“惡”字的意思是“憎恨”,應該讀wù. 生5:“謀閉而不興”中“興”字的意思是“興起”,應該讀第一聲。 師: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特別值得提倡。老師也有一個疑問,文中“為”字出現了兩次,讀音一樣嗎?
生6:“天下為公”的“為”字的意思是“是”,讀第二聲;“不必為已”的
的意思是“為了”,讀第四聲。
師:出示字音,明確正音(標注) 生:正音標注
二讀,體會節奏。
師:同學們在朗讀句子的時候有疑問嗎?請你參考屏幕提示,齊讀課文,注意讀準節奏。
生:齊讀,標注節奏。
三讀,仿讀。
師:同學們讀課文缺少韻味。溫故而知新,我們來看一個片段。 (出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壽鏡吾先生讀書的片段。) 生:讀片段,模仿:微笑、搖頭,練讀。
四讀,聽讀。
師:文言文優美典雅,注意語速、停連、重音,是品味文言文音樂美的好方法。老師范讀,請同學們認真體會。
生:聽讀體會
五讀,鞏固節奏。
師:請同學再次齊讀,讀出韻味。 生:齊讀。
六讀,強化關鍵句。 師:在這個環節,我們重點強化兩個句子,請你將畫線句子大聲練讀兩遍。
七讀,回味。
師:再來讀文,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生;齊讀。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感受文言文言優美典雅的音樂美。]
【活動六】譯讀知意 八讀,翻譯課文。
師:請同學借助注釋翻譯課文,勾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生:讀文翻譯,勾畫質疑。
師:巡視。有些同學有困難,帶著困難到小組中討論,開始吧。 生:同桌合作,解決部分問題。
師:你們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提出來。 生:提問。師生共議。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積累文言詞匯的習慣,提高閱讀文言作品的能力。]
【活動七】品讀探旨
九讀,重溫內容,思考探究。 師: 請同學齊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問題:1、什么是“大道”2、“大道之行”
與“大同”社會之間有什么關系?3、“大同”社會的特征是什么?
師:請同學快速思考、整理一下問題。 生:回答問題1,“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2、“大道”施行,就會實現“大同”。
十讀,品讀破疑。 師:第3個問題確實有一定的難度。老師教給大家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讀”可以與作者對話,“讀”可以解決疑問。請同學默讀課文勾畫出文章中的“有”字與“無”字。
生:課文勾畫
十一讀,師生共讀
師:老師與大家一齊讀課文。左側的同學讀所有帶“有”字的句子,右側的同學讀所有帶“不”字的句子,其它的句子由老師來讀。
師生:讀文。
師:讀出問題的答案了嗎? 生:沒有。
十二讀,反向朗讀
師:讓我們變換一下讀文的方法。左側同學將“有”字改成“無”,右側同學將“不”字去掉,我們一起讀文。
師生:讀文。
師:你感受到了嗎?“大同”社會的特征是什么?用你認為恰當的詞語來描述。
生:任人為賢,人人誠信,社會和睦,安居樂業,人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師:同學們,歸納的很全面。還記得我們解決閱讀難題的方法嗎? 生:反復讀文,抓住重點語句體會。
師:這種“讀文破疑”的學習方法不僅適用于文言文,而且適用于現代文閱讀。掌握了它就仿佛掌握了一把閱讀的金鑰匙,簡單、有效。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欣賞文言作品的能力,掌握“讀文破疑”的學習方法,突破難點。]
【活動八】探究交流
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一個“公”字,影響了一代代有志之士。下面有請王賀同學為大家分享她課前搜集整理的相關資料。
生:大家好,《禮記·大道之行也》中提出的“天下為公”的思想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歷代思想家、政治家和革命家都熱誠推崇,深沉追求著“天下為公”的博大情懷和思想境界。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軻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張,就是受到了“天下為公”思想的影響。
唐代大詩人杜甫身處困境卻大聲疾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北宋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們這種心系天下的遠大政治抱負和偉大胸襟膽魄,是
對“天下為公”最好的詮釋。
洪秀全建立了太平天國,提出了“薄賦稅,均貧富”的口號,遵循的就是“天下為公”的思想。
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政治思想也是以“天下為公”為核心。
和諧,誠信,友善、互助,這些基本的做人準則在新時代的今天,同樣應該為我們珍視。現在,我們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所追求的中國夢、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要我們以“天下為公”,人人有一顆“公”心,就是要努力構建一個美好的“大同”社會。和諧、誠信、友善、互助等等,這些做人的準則在新時代的今天,同樣為我們珍視,我們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所追求的中國夢、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要構建一個“大同”社會。
師:感謝王賀同學的分享。
【活動九】拓展延伸 師:“大同”社會在戰國時代實現了嗎?在中國的鼎盛時期唐朝實現了嗎?在今天,我們實現“大同”社會了嗎?那么,我們應該為“大同”社會的實現做些什么呢?
生: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為社會建設貢獻力量。 生:與人為善,多關心孤寡老人、留守兒童,關心弱勢群體。
生: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講誠信,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的事要告知清楚。
生:不貪圖便宜,拾到物品要主動歸還失主。
生:在工作中,盡自己所能的貢獻力量,不拈輕怕重,不耍小聰明。 生:不經允許,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
師:真是一群善于思考,有自己想法的孩子。梁啟超曾說:少年強則國強。的確,“大同”社會、中國夢,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每一代人,不懈努力,執著追求,才會實現。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活動十】誦讀課文 十三讀,誦讀
師: 這樣一篇高屋建瓴的文章,應該牢牢被人們銘記。看看屏幕的提示,咱們試著一起背誦課文。
生:背文。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背誦古文的能力]
【活動十一】鞏固練習 十四讀,自讀填空
師:我們來做一組練習,用原文替換劃線句。
1、光明社區為弱勢群體提供了基本生活及醫療方面的幫助,大家流下了幸福的眼淚,紛紛說:在我們這里,多困難的群眾都可以生活的挺好
2、春風社區開展“幫困助貧”活動后,在近三年里,沒有發生過一起案件。有人稱贊道:“天下無賊啊!”
生:完成,明確
1、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2、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是故外戶而不閉。
【活動十二】布置作業
為實現“大同”社會,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結合社會核心價值觀,想想你應該會做出怎樣的努力?寫下來
【活動十三】結束語
同學們,近年來,習總書記明確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了最美的“中國夢”的概念,我們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人”,都是要求我們要多讀傳統經典,從經典中汲取傳統美德,并用它來武裝自己,使自己不斷成長為一名德才兼備的人才。為中國夢的實現添加最絢麗的一筆。希望每一位同學為之努力,為自己加油!
下課。
三、教學反思 (一)授課心得
1、課前導入我采用了古詩文替換口語的熱身方式,從學生的舊知入手,既使學生對古詩文言簡意豐、優美典雅的語言特點有了直觀的感受,激發了他們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同時也給課堂營造了一種輕松愉快的的氛圍。 2、“誦讀——品味——理解——運用”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簡潔明快,深入文本,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既注重了知識的鞏固,也鼓勵學生的大膽創新。
(二)存在問題
1、教師的激勵、評價性語言單一,隨機應便的能力有待提高。 2、小組合作學習不夠充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大道之行也”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22課《禮記》二則《大道之行也》遼寧省 - 撫順”,所屬分類為“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22課《禮記》二則《大道之行也》遼寧省 - 撫順”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