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道之行也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22課《禮記》二則《大道之行也》內蒙古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22課《禮記》二則《大道之行也》內蒙古省級優課
《大道之行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積累文言字詞,培養朗讀能力,背誦課文。 2.了解 “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聯系當今社會生活,理解“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樹立遠大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教學重點:
1. 積累文言字詞,培養朗讀能力,背誦課文。 2.了解 “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聯系當今社會生活,理解“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樹立遠大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講故事猜成語引入新課):
首先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我國的唐朝有一個商人路過一個叫武陽的地方,可是他走了幾十里路才發現他不小心竟然在這里把自己一件心愛的衣服給丟了,所以他很沮喪,也很生氣,于是他就把這件事和當地的人講了,這個當地人就勸慰他說,哎,老兄,你不要著急,不要生氣,只要你丟的衣服是在我們武陽境內丟的一定會找到,不信你順原路回去找找,這個商人心想可能嗎?不過他轉念一想,找找也無妨,于是他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從原路返回,果然找到了自己的衣服,而且沒有動過的痕跡,所以后人們就根據這個故事,為我們歸納一個成語,誰知道這個成語叫什么?——路不拾遺,那么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形容社會風氣怎么樣?(好)
還有一個成語和這個成語意思很接近,就是晚上不用關大門,也
不用擔心小偷會偷你家的東西,那么這個成語是什么?——夜不閉戶
路不拾遺和夜不閉戶打一個電影的名字誰知道是什么?——天下無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天下無賊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夢想,如果說真的有那么一天,那我們可是真的該枕無憂了,那么就在兩千年前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孔子就曾經給我們提出了一種類似的社會模式,稱之為大同社會,那么大同社會是一種怎樣的社會呢?他又具有怎樣的特征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選自《禮記》一書的一篇文章——《大道之行也》,讓我們共同去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大同社會,板書課題。
二、解讀目標:(學生齊讀學習目標后教師解讀目標) 1. 積累文言字詞,培養朗讀能力,背誦課文。 2.了解 “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聯系當今社會生活,理解“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樹立遠大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三、預習交流:大屏幕出示(指名回答) 選賢與能(jǔ) 講信修睦(mù) 矜寡孤獨(guān) 男有分(fèn) 貨惡其棄于地也(wù)
選賢與能 通“舉”,選拔推舉 矜寡孤獨 通“鰥”,老而無妻的人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意動用法)以……為親以……為子 男有分,女有歸 職分、職守;女子出嫁 貨惡其棄于地也 憎惡
盜竊亂賊而不作 指作亂害人的事;興起 四、問題解決:
1、教師示范朗讀(學生用筆把不會的字標音并畫停頓) 學生齊讀——教師指導朗讀——學生齊讀
大道之行也
《禮記》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
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師指導朗讀重點:
1、“大道”用提頓語氣朗讀,“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用分列語氣。
2、“人”和“使”統領后文,需要停頓。 3、“貨”和“力”是談二字觀念,需要停頓。 4、“不必為己”停頓時間長,對上一層收尾。 5、“是故”是承接上文開啟下文需要停頓。 6、“是謂大同”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2、翻譯全文:結合注釋翻譯全文——交流討論——指導翻譯——齊讀。
指一名朗讀(掌聲),以逗號為準讀一句,其他同學們把翻譯的大聲讀出來后教師指導翻譯。
3、教師引導解決問題:
師:可以說孔子為我們描摹了一個,構想了一個理想社會的藍圖,短文有了兩個名詞表現了這個理想社會,是哪兩個詞?
教師板書:大道、大同 師: 大道是什么? 大同市什么?
問題1:那么在文章中分別有兩句話概括了這兩個詞,同學們誰
知道是哪兩句話?
指名朗讀全文——指兩名同學分別回答——翻譯——背誦 大道指什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 翻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賢德有才能的人選拔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背誦
大同指什么?(是故謀閉而不行,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必,是謂大同)大道原文和翻譯同時提問,齊讀。
翻譯: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所以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是大同社會。
背誦。
師:可以說大道是一種社會理想,大同是一種理想社會 出示大屏幕:理解大道和大同 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
大同:可以理解為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師:開始的大道是總領全文
結尾的大同是總結全文 文章結構:總——分——總
師:剩下的就是中間部分,就應該是大同社會概括性介紹,或者說是對社會形態的一種描摹,那么接下來我們共同學習中間這部分,看看中間部分有什么特點?
問題2:大屏幕出示,研讀歸納大同社會有哪幾個方面的特點?試著把這種社會風貌想象出來。
學生討論交流——指名回答——逐句分析:
第一個特點:指名回答書中哪句話——說社會風貌(抒發自己見解)(板書:人人受到社會關愛)——背誦。
第二個特點:指名回答書中哪句話——說社會風貌(抒發自己見
解)(板書:人人安居樂業)——背誦。
第三個特點:指名回答書中哪句話——說社會風貌(抒發自己見解)(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背誦。
齊讀:全班同學用自信向往的心情齊讀全文。
師:大同社會可望不可即,但是我們已經觸手可以,有很多變成現實,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你們是未來社會的主人,你們帶著對大同社會的認識,現在社會的理解和未來社會的向往,談一談你們對未來社會的憧憬。
五、拓展延伸:大屏幕出示,談一談你心目中理想社會是什么樣的?(指兩三生回答)
六:達標檢測:根據大屏幕提示背誦全文。
大道之行也
《禮記》
大道之行也, ,選 講 。故 , ,使 , , ,矜、 、 、 、廢疾者皆有所養,男 , 。貨惡其棄于地也, ;力惡其不出于身也, 。 是故 , ,故 ,是謂大同。
師:總結。
同學們,大同社會為我們創設一個美好的社會藍圖,不知有多少古圣先賢和時代人為此暢想和努力追求過,為了我們的美好的未來,我們應該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這樣我們的理想才能實現,我們指日可待那一天真正的到來。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全文。
2、描繪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不少于500字。
板書設計
大道之行也
《禮記》
人人受到社會關愛
大道 人人安居樂業 大同
貨盡其用 人盡其力《大道之行也》教學反思
反觀這節課,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之中,我努力做到聲情并茂,想方設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爭取做到抑揚頓挫,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本中去,讓自己的情感吸引學生。課堂總體感覺還好,學生都能積極配合教學。教學重點、難點貫穿課堂始終,師生共同探討,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教法的選擇,靈活多樣,我主要采用了朗讀法、小組討論法、講解法以及探究歸納法,在教室的引領下,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氛圍。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得當,圖文并茂,既增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直觀性,有豐富了課堂內容,感性與理性得到了有機結合。板書設計一目了然,充分展示“大同社會”的特征。
可以說,整個一堂課顯得松弛有度,學習目標基本達成。然而遺憾的是,在這堂課的教學中還存在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 1、雖然教學環節全部進行完畢,但是因為擔心時間不夠用有些著急,所以時間掌控不是很準確,誦讀形式不夠豐富,下課時間沒到,導致結課語講完又誦讀兩遍,還是提前下課幾分鐘,或者說在拓展延伸過程中先交流一下再展示效果會更好。
2、課堂上雖然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氛圍,但是對學生估計過高,沒有出現智慧火花,形成教學高潮,顯得課堂還不是特別精彩。
總之,《大道之行也》本來是一篇比較枯燥難懂的文章,在我精心的設計和安排下,比較圓滿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雖然還有
些缺憾,但我相信,在以后教學中,我一定會彌補本次教學上的不足,進一步創新教學,博眾家之所長,盡量設置一些開放性的題目供學生拓展,激勵他們的奇思妙想,并努力提高自己業務水平,使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