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秋天的懷念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5 秋天的懷念-湖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5 秋天的懷念-湖南省級優課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楊章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母親藝術形象,感悟作者意圖。
2.訓練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有感情的讀好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母愛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于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2.體會磨難對于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堅強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品味賞析細節描寫;朗讀設計的評價和指導;探尋作者寫作意旨 教學方法
誦讀法、品析法、精段閱讀法、資料助讀法
一、揭示課題,鋪墊情感(1分) 1、導入:
孩子們,在第一單元我們一起感受了四季美景的多姿多彩,今天我們步入第二單元一起體味人世間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親情。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五課。 2、齊讀課題
能帶著預習時的情感體驗,帶著感情再讀一次嗎?
“自古逢秋悲寂寥”,史鐵生,也就是文章中的“我”在有著濃濃傷感情緒的秋天懷念誰?
明確——母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7分) 1、聽范讀,概括主要內容 2
這是一篇記事散文,它究竟記了一些他跟母親之間的什么樣的事呢?請打開書到第20頁,聽范讀,試著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明確:概括文章可從六要素入手,最重要的是起因、經過、結果 我雙腿癱瘓后,暴怒無常,失去生活的勇氣,母親默默承受并耐心安撫我,在母親去世后我懂得了她說的“好好兒活”的含義。 2、理解“癱瘓”和“憔悴”
看看老師手上拿的兩個詞,分別對應著誰?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詞,你有什么發現嗎?(都是形聲字:癱瘓跟病有關,憔悴跟心情有關)“癱瘓”是說文中的我病在腿上,而“憔悴”是說母親急在心上、疼在心上! 三、品味人物,賞析語言 1、研讀“我”(10分) A.資料補充 如何癱瘓
《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在雙腿癱瘓后寫的,那他是如何癱瘓的呢?讓我們先看一份資料(屏顯)指名讀
史鐵生:原籍河北,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清華附中畢業,初中畢業后去陜西延安的清平灣下鄉,他插隊的鄉下條件特別艱苦,干活特別累,史鐵生身體又不太好,有隱形脊柱裂,所以干著干著脊柱就疼了。后來回北京調養,調養后又回到清平灣放牛。但當時西北的條件很艱苦,大冬天的睡涼炕,沒柴火燒。這樣身體就壞了,1972年,史鐵生就走不了路了,回北京檢查,是腎管嚴,經過一年治療,最終結果是雙腿癱瘓,這一年他21歲。 B.語段分析
問題一:在最好的年華,面臨如此大的打擊“癱瘓”,史鐵生的脾氣變得怎樣? 暴怒無常
什么是暴怒無常:沒有規律、不按常理的突然極度憤怒 課文中怎么寫他的“暴怒無常”的?
“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 我狠命地捶打著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言外之意是不想活了”
3
問題二:哪些詞語能體現出作者的暴怒無常? 突然、猛的、砸碎、摔向、拼命、捶打
師:史鐵生去看病時跟醫生說,你要把我治好,你要治不好我,我就拿刀劈了你。多年之后醫生回憶,史鐵生這人長什么樣都忘了,但是這句話記憶猶新。這是該有多絕望才會有如此極端的行為,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幾句話。
師:老師在這里有個疑問:“望著望著”太浪費紙張了,省掉一個更簡潔,你覺得行嗎?(望了很久,傷心、煩躁,一切對他來說都是虛妄) 望著望著寫出了望的時間之久,如果你就是史鐵生,你會想些什么?
師:對于一個沒有辦法行走的人來說,大雁飛翔的從容,會令他憂傷,難過,我們再來讀一讀。
師:甜美這個詞能省略嗎?
這個時候的史鐵生無法站立,生活無法自理,李谷一歌聲的甜美,對他來說更是一種刺激。讓我們把這種既復雜又掙扎的心情融進去,再來讀一讀這幾句話。
看著對生活對生命已經絕望的兒子,母親急在心上疼在心上,日益憔悴。 2、研讀“母親”(18分) A.畫出相關句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母親為了安撫史鐵生的心靈創傷,她做了些什么?請瀏覽課文,將文中母親對待史鐵生的句子用波浪線畫一畫。
同學們都找得很準確,主要在文中的1、3自然段,我們重點來品味一處 B.語段分析
問題一:請看屏幕,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然后思考一下你覺得這段話中哪些詞語讓人最有感觸,該好好讀讀。(齊讀)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
明確:悄悄地、偷偷地、悄悄地、紅紅的 總是
師:一起讀,母親為什么躲出去而且是悄悄的?從中你讀到了什么? 母親不忍心看到兒子這樣的痛苦,母親想讓兒子宣泄出自己的情緒,這樣會好受
4
一些
師:母親為什么要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 她怕兒子想不開,關心著兒子的一舉一動
師:她走了之后又悄悄回來,眼睛紅紅的,從中你又讀到了什么? 母親也很傷心,也跟著偷偷地流淚,卻不敢讓兒子看見
師:母親傷心著兒子的傷心,那母親為什么不在兒子面前抹眼淚?
擔心更加影響孩子的情緒;只有自己堅強,才能讓兒子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師:是的,母親有一份隱忍之心。還有一個詞是“總是”,母親為什么總是讓我去看花?
明確:“菊殘猶有傲霜枝”,學習菊花傲霜開放的頑強精神 為了讓他看到生活的美好,找回自信與希望
問題二:看花看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希望和一種勇氣,母親想讓兒子能“好好兒活”(板書)
母親的良苦用心,當時的史鐵生知道嗎?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癱瘓的雙腿,自己的巨大不幸,他不知道母親的良苦用心,更不知道母親自身也已經病入膏肓了,整宿整宿睡不著覺,大口大口吐著鮮血,但就是已經病成這樣的母親還在怎樣?
還在安慰我,讓我不要自暴自棄,勸我去看花還在幫助兒子找到生活的勇氣和希望。
師:讓人肅然起敬的母親,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屏顯,音樂 ,生讀) 她病成了那樣,還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她病成了那樣,還擋在窗前說:“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她病成了那樣,還在我答應看花后,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站起來。她病成了那樣,還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比我還敏感。她病成了那樣,還在昏迷前留下了最后一句話:“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問題三:從中,你讀出了史鐵生對母親懷有怎樣的一種情感? (內心的愧疚、自責、充滿感激)
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可謂人生的大遺憾,正因為懷有愧疚、
5
自責,所以史鐵生才會在秋天那么懷念自己的母親 C.想象說話:
同學們,假如史鐵生的那個秋天可以重來的話,假如他知道母親已經病成那樣,他會怎么做?(屏顯)
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_______; 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_______。 四、主題拓展(5分)
1.師:正如同學們所說,如果那個秋天能夠重來的話,史鐵生肯定會那么做,因為從他的雙腿癱瘓和母親病成那樣而去世的人生經歷中,他對不幸和苦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來看一段《病隙碎筆》中的文字(屏顯,指名讀) 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么清爽。 咳嗽了,才體會到不咳嗽的嗓子是多么安詳。
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得天昏地暗。 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
后來又患“尿毒癥”,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 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病隙碎筆》 說說你的感受
2.師:是的,秋天的懷念,作者懷念的不僅僅是母親,還懷念在那個秋天,自己對人生的那份刻骨銘心的感悟:幸運與不幸永遠是相對的,如果把自己的不幸與別人的幸運相比,那我們永遠是不幸的,而與比自己不幸的人相比,我們會發現,活著就是一種幸運。從此以后,史鐵生懂得了要好好活,那史鐵生有沒有好好活呢?請看
9年后,史鐵生又得了急性腎炎,1998年病情惡化,只能靠透析維持生命,經常一周做三次透析,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筆耕不輟,完成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務虛筆記》等小說,《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散文。2010年12月31日,史鐵生突發腦溢血去世。死后捐出了自己身上有用的器官。
6
師:史鐵生有沒有好好地活?不僅好好活了,而且活得非常有 意義、尊嚴
3. 好,同學們,讓我們走出史鐵生的秋天,走進我們自己的生活。又是一個秋天,無論處于什么境地,只要我們還活著,就應該(聯系板書——好好活),活出自己的自信、勇敢、意義、尊嚴。 作業:
1. 選讀史鐵生的文學作品。 2. 思考課后習題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我” 母親
癱瘓 憔悴 好好兒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