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愛蓮說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6短文兩篇《愛蓮說》海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愛蓮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多形式朗讀課文,掌握多點字詞,疏通文意。 2.理解“蓮”與“君子”形象及文章主旨。
3.引導學生保持堅貞正直,潔身自好操守的價值取向。 教學重點:1.掌握重點字詞,疏通文章。
2.理解“蓮”與“君子”的形象及文章主旨。 教學難點:1.理解“蓮”與“君子”形象及文章主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蓮花,古往今來都是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大多文人都驚嘆它的清姿素容而將其 形諸筆端,卻很少有人能真正讀懂它。有這樣一篇描寫蓮花的文章,雖然只有119個字, 但能讓我們不僅看到了蓮花的清新談雅與高潔。其中的深意更顯打動著每一個人,今天我們 一起學習課文《愛蓮說》(朗誦)
2.介紹“說”這種文章。 3.介紹作者:
周敦頤為官清正廉潔,以為百姓洗脫冤屈為已為,深得 百姓愛戴。他是宋代理學的創始人,對宋·明兩代的哲學思想影響很深。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兄弟都是他的學生。下面,我們得在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中走進蓮花深處。 二、讀蓮之音律
活動:形式多樣的朗誦課文
1.聽老師范讀課文,注意聽清紅顏色的字的讀音 2.自由朗讀,讀準9的音 3.全部大聲朗讀
4.沒有句讀的文章再讀(注意讀清楚讀準紅顏色的字)。(句讀,古人寫文章都 是不斷句,沒有標點符號,文章連在一起,后來人讀這些文章很不方便便常常自己用筆把文章的句子點斷,從而便于更好的理解,這種叫做“句讀” 5.豎排版的原文朗讀 6.古文繁體字再次朗讀 7.抄寫“予獨愛蓮”,加上標點,抄完齊讀
三、譯蓮之文意:
活動: 團結協作翻譯課文
1.學習小組學習五分鐘(對照注釋,疏通文意) 2.請三號同學接受拷問三分鐘 3.請翻譯“予獨愛蓮”,獲得滿分的小組上來翻譯
小結:翻譯一句,10個詞義 四、悟蓮之深意
活動:深入探究理解課文
1.從五個“不”字理解“蓮”的形象美
不染不妖-生長環境-凈-清正廉潔 不蔓不枝-外形-直-正直無私 不可褻玩-氣質-傲-剛正不阿 香遠益清-氣味-香-正氣凜然
我們看到了干凈,筆直,傲然不群,清香撲鼻的蓮花。
2. 花的特點折射出人的品 格,請用帶有“正”字的成語來概括。 處處充滿了正氣,這正是“正人君子”。
作者借花喻人,抒寫情志,愛蓮,就是愛君子之德“獨”是指獨一無二,情有獨鐘。 表明了自己既不媚求于人,不攀附權貴,性格剛正不阿,純正通達,保持正操守的志向,這正是周敦頤的君子之志。
3.思考文中的“牡丹”與“菊”起到的作用?
反襯、正襯(為了突出主要景物,用類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襯,這種手法叫襯托) 資料:唐人特別是統治所曾,甚愛牡丹的風氣,所以將牡丹議論最后,重在對競名逐 利的世態人情的批判,是直接社會弊端的。牡丹花中之王,國色天香。長期以來,被人們當 作富貴、吉祥、繁榮的象征。唐人種花賞花,蔚然成風,家家以弄花為習俗。有一個種田的 老漢,偶然來到賣花的地方,看著這一切,不禁低頭深深嘆息,就會是“富貴閑人一束花, 十戶四家一年糧”的貧富差距。一叢顏色濃艷的牡丹花,能抵得上十戶中等人家所納的賦稅。 揭露批判社會的不良風氣。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讓我們通過朗誦、翻譯、煉字等活動不但掌握并積累了一些文言字詞,而且深入理解了蓮及君子的形象,更明白了作者批判社會不良風氣的主旨。
六、布置作業
背誦全文及課下注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