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代詩歌五首,己亥雜詩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20古代詩歌五首己亥雜詩(其五)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20古代詩歌五首己亥雜詩(其五)陜西省 - 西安
【教學課時】 1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宋詞、元曲是詩歌史上的三朵奇葩,同時涌現出了不少杰出的詩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再一次感受詩歌的魅力。 二、作者簡介
龔自珍(1792--1841):一名鞏祚,字璱人, 號定庵, 清代思想家、文學家。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學、文字學和史地學。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托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 三、解釋題目
《己亥雜詩》選自《龔自珍全集》。這首詩寫于己亥年,這一年作者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當局排擠,憤然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迎眷屬,往返途中將見聞感受寫成三百一十五首雜詩,統名曰《己亥雜詩》
四、朗讀詩歌的要求
A、聲音洪亮 B、字音準確 C、停頓正確 D、讀出情感
你覺得哪種感情更占上風?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
明確:一二句:通過寫景表現詩人辭官南歸的愁苦心情,通過動作描寫表現離去時的決絕。三四句抒情。以落紅自比,表明自己仍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
前兩句:離官辭京(抒情、敘事)
后兩句:以落紅自喻,闡明心志。(借代、比喻、議論) 感情:離別憂傷——回歸喜悅——積極的人生態度 八、品讀感悟
1、詩人是怎樣把自己的離愁別緒表達出來的?
以“浩蕩”二字“浩蕩”本指水勢浩大,在這里喻“愁”,,極為凝練地寫出離愁的深廣。強化了詩人離京時的眷戀、悵惘、失落、孤獨的種種情懷
詩人為了襯托離愁,特別把離京時間選在了傍晚,馬致遠散曲“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以夕陽西沉、暮色蒼茫的氣氛襯托離愁。詩人通過比喻、襯托把愁表現得淋漓盡致。
2、吟鞭東指即天涯”
詩人甩響馬鞭,奔向遙遠的天涯,從此和朝廷天各一方,絕然離開京城,湮沒于滾滾紅塵之中。離京標志著龔自珍政治生涯的終結。
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練習篇
一、默寫《己亥雜詩》(其五)。
二、詩中哪句表現了詩人憂郁孤獨和悲壯豪邁的復雜心情? 三、詩中哪句表現了詩人雖辭官,但仍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四、詩中寫了幾種心境?
五、對《己亥雜詩》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頭兩句抒發作者辭官離京時的無限感慨,表現了詩人拋棄離愁后的興奮心情。
B.后兩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養鮮花生長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為國效力
C.“落紅”含義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無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為滋養萬物的春泥;春泥雖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壯生長,繼續為人類造福。
D.這首詩反映了詩人辭官后不甘消極,決心繼續為變革社會而努力的精神。
六、閱讀下面兩首詩,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題目。
漫 感
龔自珍
絕域從軍級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己亥雜詩
龔自珍
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 誰分蒼涼歸棹后,萬千哀樂聚今朝。
(注)此詩寫于西北邊疆動亂及東南沿海一帶遭殖民者入侵時。 分:料想
1、請找出《漫感》一詩的詩眼,并分析該詩眼的作用。 2、兩首詩都運用了“劍”“簫”的意象,兩個意象也被認為是龔自珍人生的真實寫照。結合這兩個意象,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詩人形象。
七、“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可謂千古名句。寫 段話用上此句詩。(50字左右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