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定風波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定風波》浙江省 - 紹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定風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反復吟詠,逐步感受詞的節(jié)奏韻律和思想情感; 2、扣問重要意象和關鍵詞語,探析詞人思想情感層次;
3、利用資料穿插和活動設計,加深對蘇軾人生境界的理解和體悟; 4、學習蘇軾豁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詩詞學習的興趣。
【教學層次】:
1、尋“獨”之雨中蹤跡 2、品“獨”之任性灑脫 3、感“獨”之失落孤獨 4、悟“獨”之理性超脫 5、延“獨”之生活體驗
【教學課時】:1課時
一、教學導入:同學們,還記得那個月夜尋友賞景的“閑人”嗎?那個躬耕于東坡、刈草
蓋雪堂的蘇東坡。今天我們要走進他黃州時期的另一篇作品——《定風波》。
二、朗讀詞文,整體感知
(一)、借助注音,自由誦讀詩歌.
要求:字正腔圓地讀、有板有眼地讀、有情有味地讀。(出示PPT) (二)、教師配樂范讀。
過渡語:要讀好一首詞,我們就先得去讀懂它。
(三)、關注小序,初步感知。
引導:蘇軾在詞作上一個變革性的地方就是用了詞序,你在這篇詞的序中讀到了哪些內(nèi)容?
預測:時間、地點、事件、環(huán)境,創(chuàng)作緣由等。 關注“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揣摩同行人的心理和外在表現(xiàn),“余獨不覺”的猜想。能用“獨”組詞談談對蘇軾的初步印象嗎?(獨特、特立獨行)
三、品讀詞文,入情入境
(一)品“獨”之任性灑脫 過渡語:(默讀小序和上闕)
詞是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語言藝術,我們讀詩詞要適時駐足、叩問、敲打。 PPT:介紹叩問法,例:你從哪些地方探尋到“獨”的味道?
板書:獨 預測重點:
1、“形”之獨特。
“竹杖芒鞋”的村野農(nóng)夫似的形象,與其為官者形象不符——被貶黃州后,生活艱辛,常親自躬耕勞作,以補家用。自號“東坡居士”也源于此。所以是他真實的寫照。
2、“行”之獨特。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莫聽”意味不要去管,“何妨”意味“不妨”“不如去”,有俏皮、挑戰(zhàn)的意味,“吟嘯徐行”有閑適之感,比較此時的天氣和“同行者”的表現(xiàn),他的任性、灑脫,的確是特立獨行的存在。
仿句體驗:莫聽(看、管) ,何妨 。(生交流) 朗讀指導:“莫聽”和“何妨”讀出任性俏皮,語氣可上揚輕松些,“聲”“行”是平聲韻,可作延長處理。
3、“感覺”之獨特。 ①“竹杖芒鞋輕勝馬”,叩問“輕”——一根竹杖和一雙草鞋真的比馬要輕松、輕快嗎?他為什么會覺得“輕”?
預測:心理輕松。(可能有九死一生后的僥幸;暫離政治旋渦的清靜;身居閑職“無案牘之勞形”的輕松……)“輕”是一種放下、一種知足、一種隨遇而安的豁達。
②“一蓑煙雨任平生”。
層次:你看到怎樣一幅畫面。(詩人披蓑戴笠,手拄竹杖,腳著芒鞋,風雨中前行。)
為什么是“一蓑”,不是“一場”?(隨遇而安的心境) 最能體現(xiàn)詩人主觀心態(tài)的是——“任”。有“任意”“任憑”之意。——任意灑脫
的表現(xiàn)背后有一顆隨遇而安的心。
板書:任(灑脫)
追問:此時的“煙雨”還只是剛才大自然中那場“風雨”嗎? 預測:暗指人生風雨。此句讀來意味深遠,“任”和“生”讀得逍遙自在些、悠遠綿長些。
分工合作朗讀上闕。
(二)感“獨”之失落孤獨
過渡語:如此任性灑脫的詩人,對瀟瀟風雨真的毫無知覺嗎?——聚焦“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酒醒”后的“冷”只是身體感覺上的冷嗎?
PPT穿插“烏臺詩案”背景資料和《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答李端叔書》。
滿心的委屈和驚恐,卻無處可說。這種“難言的孤獨”又有誰能體會,獨自承受罷了。 朗讀指導:語調(diào)沉重。“冷”仄聲韻,有幽咽晦澀之感。
(三)悟“獨”之理性超脫
過渡語:酒后任性灑脫固然瀟灑,更重要的是清醒后面對冷酷現(xiàn)實的態(tài)度。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蘇軾并未沉浸在這份失落孤獨中?
預測重點: 1、“微”,程度輕,風雨并沒有讓他過于消極。 2、“山頭斜照卻相迎”。“卻”字,出示三種解釋,結合情境你喜歡哪一個?(學生思維激辯)
①“表示轉折”;②“剛剛,恰好”;③ “回頭”
①有驚喜之意,說明詩人心中本無期待。照應后來的“也無風雨也無晴”,“風雨”“晴天”“微冷”“斜照”,他對一切本就心如止水,無甚過重的在意。
②剛剛,也有驚喜之意,似乎是一種緣分般的相遇。 ③“回頭”,詩人一回頭,斜陽就迎上來擁抱他,給這個凄苦遭遇的人一絲親切的溫暖,很有意境。
3、“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層次一:兩個“也無”感受到詩人豁達、無畏。 層次二:叩問“歸”——歸向何處?
引導語:蘇軾是有“歸去”情結的,360首詞中,“歸”字出現(xiàn)了100多次。(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幾時歸去,作個閑人……)
預測1:歸向朝廷。蘇軾的確是個心中有政治抱負的人,否則也不會因為痛砭時弊而得罪人,而且他每到一處任職都是勤于政務、造福百姓。
預測2:歸向故地。因為那里有熟悉的故友舊交,把酒吟詩的生活的確令人向往。 預測3:(像隱士一樣歸隱山林?)首先,戴罪之身,身不由己,此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罷了;心中有報國濟世的志向,所以他躲不了,也不想躲!
過渡語:心中有追求向往,現(xiàn)實有風雨坎坷,哪里才是可以“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地方呢?——“心”!(只有心的江海可以遠離世俗之外。人生就是一場風雨,無邊無際,無處躲藏,最好的避風港就是自己的心靈。)(板書:無、歸于心)
其他人是怎么描述這顆“心”的呢?
PPT出示強化: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華嚴經(jīng)》物境轉化;對聯(lián)
承接語:所以有人評價,蘇軾這一生融合了儒家的積極入世,道家的曠達出世和佛家的超脫塵世。(哀而不傷,獨而不廢,任性而不放縱)被貶黃州后他開始不斷調(diào)適著自己的內(nèi)心,在以后的貶謫中,無論是惠州還是遠在天涯海角的儋州,此心不改,無論陰晴,泰然自若。
PPT引:人間有味是清歡。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過渡語:吾鄉(xiāng)何在,在心安處。
追問:此時的心境和上闕的灑脫一樣嗎? 引導:如果說上闕詩人是“莫聽”“何妨”有不管不顧、挑戰(zhàn)較勁的任性灑脫,眼中風雨仍在;下闕的“無風雨無晴”則是超越了一切悲喜孤獨,這就是超脫!(板書:無 超脫)
這顆高貴的靈魂在心中化解了人生的風雨。(板書:蘇子化境) 口述:在黃州期間,沒有朋友去找朋友,和田間農(nóng)夫交談,請教如何種麥子,躬耕東坡,蓋“東坡雪堂”,煮“東坡羹”,做“東坡肉”,釀“東坡酒”,包括我們今天讀的一篇篇優(yōu)美詩文,都是孤獨和現(xiàn)實的超越。
師生配樂共讀:同學們,相信對蘇軾和這首詞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后,我們的朗讀會變得更有情有味。“誰怕”“微冷”“歸去”這三個短句包含著詩人的心路歷程,交給大家讀。
四、延讀詞文,拓展體驗
(一)過渡句:黃州的那抹斜照撫平了一顆孤獨失落的心,余秋雨說“黃州注定要和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行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讓我們替他們來續(xù)寫一段對話吧。
黃州:子瞻啊…… 蘇軾:黃州啊……
(生寫作,學生呈現(xiàn)作品。)你們的感悟和理解也將成為這場壯麗對話的一部分
(二)對于文人,每次落筆就是與心靈的對話;對于讀者,每次閱讀就是與他們的對話。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讀一讀、看一看這些內(nèi)容。(出示推薦內(nèi)容)
五、課堂小結,激勵提升
我想把這把傘送給同學們,希望你能在遇到人生的風雨時,想起“蘇子化境”的這份平
和超脫,想起那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師生共讀此句結束)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